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年终奖,顾名思义是用人单位在年终发给员工的一次性奖励。员工在辛勤一年之后,岁末将至之时获得一份丰厚的报酬自然倍感欣慰,因此,发放年终奖不仅是企业对员工一年努力工作的认可及对其所作贡献的奖励,而且成为企业激励员工,留住优秀人才的砝码之一。但有时却事与愿违,关于年终奖的劳动争议,特别是离职员工的年终奖问题在实践中往往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导火索;另外,怎样制定年终奖的发放范围和标准、年终奖如何缴税等都成为企业与员工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期邀请到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王桦宇先生给大家就如何理解有关年终奖的法律概念以及如何应对和处理年终奖法律纠纷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敕赫 《人力资源》2011,(11):74-77
岁末将至,企业的年终奖发放自然就再次成为了企业和员工们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对员工而言,辛勤劳动了一年,自然希望在年终获得一份丰厚的奖金;对企业而言,发放年终奖不仅是对员工积极工作的奖励,同时也是激励员工的体现,更是企业留住核心人才的重要砝码。发放年终奖本是为了让企业和员工能够实现双赢,但在实践中,围绕年终奖的纠纷却接连不断,使之成为劳动争议的多发地。  相似文献   

3.
辞职员工的年终奖问题是劳动者关心的一个问题,如果用人单位处理不好,有可能引发劳动争议。在我国,关于辞职员工的年终奖发放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以两则案件为例并结合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并为用人单位防范法律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年终奖顾名思义,年终奖是对员工一年辛勤工作的奖励。企业对年终奖的发放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双薪,即在年终多发一个月的工资;组织旅游或发  相似文献   

5.
周禹 《人力资源》2007,(1X):50-53
时值岁末,辛勤了一年的员工对年终奖充满了期待。企业也开始为年末激励展开各种思量。一些专业杂志的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参与调查企业把年终奖的发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专门进行,但同时也有80%以上的被调查员工对企业发放的年终奖不尽满意。企业花了心思和银子却换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年终奖的失效是一个怎样的“迷”呢?  相似文献   

6.
岁末年初,围绕提前离职所产生的年终奖争议也日渐增多。到底什么是年终奖?年底双薪就是年终奖吗?什么条件下该拿年终奖……这些疑问成为许多单位和员工颇为困惑的问题。 年终双薪就是年终奖吗 由于目前年终双薪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年终奖发放形式,许多人便简单地把“年终双薪”和“年终奖”等同起来,从法律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14,(1):71
HR来信:我公司(上海)有一名员工于2005年6月3日入职,2012年10月31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公司也支付了经济补偿金。不久前,该员工向公司提出索要年终奖12000元,但公司的《员工手册》中规定年终奖的发放对象是年底前仍在册的员工,另外也没有明确年终奖的具体数额,而是需要董事会根据当年经营情况来决定。请问我公司是否需要按照员工在职时间比例来折算发放年终奖?  相似文献   

8.
范斌 《人力资源》2006,(24):66-67
时近岁末,很多HR忙于开展年终绩效考核、安排假期值班、给员工发放年终奖或福利等工作。我们发现,这段时间也是很多企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或纠纷的高峰期。本期我们将一些年终期间容易出现的劳动纷争集中起来,——细说,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9.
范斌 《人力资源》2006,(24):68-69
时近岁末,很多HR忙于开展年终绩效考核、安排假期值班、给员工发放年终奖或福利等工作。我们发现,这段时间也是很多企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或纠纷的高峰期。本期我们将一些年终期间容易出现的劳动纷争集中起来,--细说,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10.
范斌 《人力资源》2006,(24):67-68
时近岁末,很多HR忙于开展年终绩效考核、安排假期值班、给员工发放年终奖或福利等工作。我们发现,这段时间也是很多企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或纠纷的高峰期。本期我们将一些年终期间容易出现的劳动纷争集中起来,--细说,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11.
岁末年初,职场中人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年终奖金的发放了。设立年终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认可员工劳动,给予物质奖励来激励员工。年终奖占年度总薪酬的比例不大.可是它却很微妙,处理不当可能给公司的发展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的年终岁尾都是发年终奖的时候,但因为很多企业人事部门、财务部门或其他负责考核发放年终奖的部门对年终奖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法不熟悉,或熟悉但了解不透,造成企业多发放、多负担而职工个人少拿少得的双亏局面。为此,笔者拟分析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一、年终奖计税方法对企业、员工影响及分析1.年终奖计税方法对员工及企业的影响。年终奖作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国家为了降低纳税人税负,由国家税务总  相似文献   

13.
发放年终奖,既因涉及利益而让员工十分关注,又因难以权衡而让老板非常头痛。因此,制订出公平合理的年终奖励方案,并将奖金顺利发到每个员工手上,成为当下人力资源管理者(以下简称"HR")案头上的待办事项之一。拟定年终奖方案时的考虑对员工适用性的考虑。年终奖励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HR应明确其制订的是全员适用的统一方案,还是针对不同人群设计的子方案。例如:某公司规定  相似文献   

14.
李晨 《上海企业》2010,(4):96-97
李晨律师: 自2008年1月1日的《劳动合同法》以及2008年5月1日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以来,我们企业在处理人事劳动争议方面仿佛成了“弱势群体”,一不小心就会触犯法律而不得不向员工支付补偿金甚至赔偿金。反之,有一些员工却钻起了法律空子,利用法律对员工的善意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领域,做好纳税筹划工作不仅能够减少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税额,而且还能够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由于年终奖金、一次性奖励的发放方式和发放额度会直接影响到个人所得税税额的大小,所以企业必须将年终奖的纳税筹划作为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点,本文对年终奖金、一次性奖励的计税方法和纳税筹划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2007,(22):71-72
案情简介 李某是一家IT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公司薪酬管理办法,每名正式员工在年底都会有多少不一的年终奖,并有细致的考核标准、奖励依据和发放方式.同时该公司还在工资制度中规定每年年底最后一个月发放两个月的薪水,也就是年底双薪.2006年12月,公司向李某发放了两个月的薪水.2007年2月,公司开始结算上一年度的年终奖并陆续向员工发放.  相似文献   

17.
张驰 《人力资源》2009,(24):70-71
转瞬之间,已到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随着各企业人力资源部年度总结和考核工作的开始,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劳资矛盾也在一系列考核、结算、续订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升温,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两周年之际,劳动争议案件也如同“甲流”一样,在年底步入高发期。比如,企业将会面临因与员工连续订立二次劳动合同而需签订无固定期合同的问题,也会面临年底前离职员工的年终奖问题,还会面临年休假。加班补休等若无法休完是否可以清零的问题等等。这对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岁末年初的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年底,工作了一年的人们最为期待和最关心的事情除了春节假期,就是年终奖了。但近日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七成人抱怨年终奖发放不公平,两成以上的人决定节后年终奖到手就跳槽。年终奖的发放和满意程度与职场人士的跳槽行为是否相关?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员工认为年终奖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情绪和表现,许多员工也确实把年终奖的多少作为去留的准则。因年终奖引发的“人才争夺战”也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2007,(22):69-70
案情简介 张先生于2004年5月进入上海某合资公司工作,2006年9月离职.今年1月,他得知公司发放2006年年终奖后,认为自己也应拿到一半奖金,理由是年终奖既然是对于员工在一年中为公司工作的回报与奖励,如果员工按劳动合同和公司的规定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公司就不能歧视离职员工,应当贯彻同工同酬的原则,付给离职员工相应数额的奖金.  相似文献   

20.
企业劳资人员由于工作的分工以及企业内部人员的更替调整,对劳动争议促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乃至审理等特点不熟悉。随着社会的进步,员工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员工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与企业的劳资纠纷。因此,企业对劳资人员代表企业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活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那么,企业劳资人员在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和诉讼活动巾如何才能当好委托代理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