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英杰 《魅力中国》2010,(17):191-191
在这个剩男剩女被大家炒的很响的时代,这些所谓的剩男剩女由于工作地域、时间等原因,交友的机会和选择性不多,《非诚勿扰》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广大的交友平台。自开播以来受到受众的热捧。该节目的成功和高收视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节目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剩男剩女”现象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重视物质的择偶观对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样的择偶观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婚姻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的同时,我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生活在经济社会中的这些“剩男”、“剩女”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生理疾病,增加社会生活的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剩男”、“剩女”过多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3.
爱情和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中国流传千百年的古训。但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传媒时代,大量适龄男女青年没能适时走进婚姻的殿堂,数以万计的男女青年被“剩”下来时,“剩男剩女”的广泛存在及如何解决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对传媒时代相亲类节目中“剩男剩女”的心态作以简要的分析,并为解决“剩男剩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剩男剩女被大家炒的很响的时代,这些所谓的剩男剩女由于工作地域、时间等原因,交友的机会和选择性不多,<非诚勿扰>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广大的交友平台,自开播以来受到受众的热捧.该节目的成功和高收视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节目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10,(17):74-75
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5000余名职场人参与了智联招聘推出的2010年七夕特别调查。调查显示,“剩男”“剩女”数量呈愈发增多之势。  相似文献   

6.
入夜时分,穿梭在流光溢彩的都市丛林,四周擦肩而过多少独立而新鲜的寂寞脸孔,他们带着嗟叹、共鸣相视一笑……剩男剩女——专属于这个时代的守望者,从何年何月起,他们在城市  相似文献   

7.
白菜 《中国西部》2009,(2):50-57
2008年,最让人担忧的不是剩男和剩女,而是股民和基民;在奥运的背景下,2008年飚升的是CPI和通胀率,下降的是结婚率和婚姻质量。前有金融风暴,后有情感危机,坚硬的城市在财富中觉醒,却不复柔软。  相似文献   

8.
废品与精品     
核心提示:剩男是废品,但都会被人当成香饽饽,剩女是精品,色、香、味俱全。男人剩下的都是废品,女人剩下的都是精品。男人只要性格和功能正常,都会被人当成香饽饽,想剩下都是不可能的。职业不是问题,长相不是  相似文献   

9.
文化&往事     
在剩男剩女越来越多,谈情说爱方式越来越奇怪的当毛相亲这种本还带点严肃的传统活动,悄然被时尚潮流和娱乐收视给娜了去。今年年初开始,各色各样的相亲真人秀在各大卫视高调走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谈婚论嫁的仪式演变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华丽表演,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电视相亲已经成为了大众解决单身问题的宠儿。电视相亲,令人耳目一新,迅速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给剩男剩女更多的接触外界的平台。在参加这类节目过程中,男孩女孩能够有更多的接触机会,节目里的男孩女孩有着各种身份,各种才华,也是为什么现在电视相亲类节目会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节目策划契合社会热点,紧抓受众眼球.创新节目内容与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