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柏 《浙江林业》2006,(5):18-19
董鑫康是一位下岗工人,年过五旬的他为了生计目前还在一个社区当保安,但清贫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愁眉不展,相反,乐观向上的董师傅整天都是笑呵呵的,显得那么开心。因为他是养花高手,只要有花相伴,他就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  相似文献   

2.
我和爱人婚后一直没有生育。1970年收养了黄某为养子,在当时生活很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省吃俭用,供养他上完了高中,又参加了工作。现在他突然离去,不和我们来往,也不管我们的生活。请问,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佳瑞 《致富之友》2005,(8):31-33
20岁之前,他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没有一件新衣服。为了让孩子过年的时候能够吃上一点点肉,他和三个哥哥一起被逼上了创业之路。养鹌鹑,他们做成了世界第一。改行做饲料,又成为中国饲料大王。不管生意做得如何大,他始终小心翼翼地坚守自己的主业。  相似文献   

4.
都说兰无价     
方琳 《致富之友》2005,(7):32-33
每当家里有客人来,金定先最得意的就是给他们展示放在家中小暖棚的兰花。他养了许多年的兰花,将其视若珍宝。他的花有人已经给到一苗十七八万元的价格,但没有20万,他是不会卖的,其中有一苗独具特色的兰花能卖到100多万元。一盆花能卖100多万元,这还不是老金最让人感到惊奇的地方。老金家的院子大概有5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江苏建湖县轻工业通用机械厂厂长张永干在这个企业一干就是 40多年,他当厂长就有 20多年,企业红红火火常盛不衰。张厂长并没有因为企业干得好就谋求升迁,他的上级也没有因为他干得不错就以政府的“官”来奖励他,或者把他当作“能人”挪动到其他企业去“扭 亏”、“改变“落后面貌”,而是一直让他经营自己的企业,张永干也认为自己的舞台是企业,所以他沿着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将企业盘大。从中我们悟出一个道理,企业的厂长不宜常动,宜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厂长对企业、产品、市场情况了解,盘根错节心中都有本账,知道如何去…  相似文献   

6.
汪民安 《致富之友》2010,(7):112-115
在李磊的画面上,似乎什么信息也难以捕捉到,没有任何的确定性在追逐着我们。李磊的作品,并没有把我们引向任何具体的外在之物,也没有将我们从社会和历史的方向牵引。在这个意义上,李磊的作品,不是对外在于己的生活(无论是过往的生活还是现实的生活)的再现,而是他自身的倾泄渠道。  相似文献   

7.
出浙江长兴雉城乘车西行不到20公里,有一个与众不同且四方驰名的特殊村庄——中国扬子鳄村。它的与众不同,并不在其外表,因为这里没有崇山峻岭,也没有奇峰异石,更没有参天古树。它的独特之处便是村中“居民”,村里的“子民”与恐龙、翼龙共同生活了一亿多年,历经三叠纪、侏罗纪的演化,并一脉相承至今,在地球上生存了已有2亿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动物——扬子鳄。它奇迹般保留了原始形态,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如今,这座寂静的村庄里,正在传承并延续着古老的神话,折射生态文明演进中诸多的元素与因子。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5,(7):37-37
在广东省怀集县城,有家赫赫有名的三星级酒店,其掌门人叫邓玲。尽管他的卡片上早就印上了“董事长”的头衔,但四周认识他的乡亲始终爱叫他“邓叔”.反倒把那“正规头衔”晾在一边了。别小看了这个称呼,他既是乡情的写照,也是邓玲生活轨迹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顾问》2009,(5):21-21
张大勇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头脑灵活,善于社交,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他曾做过电脑销售工作,并酷爱电脑,因此他对电脑技术有一定研究,又在工作中结识了一批电脑爱好者。由于电脑销售行业竞争强,工作报酬无法令他满意,张大勇便想自己创业当老板。他看到如今网络已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便瞄准了一个挣钱的项目——开网吧。但他自己没多少积蓄,缺少资金。  相似文献   

10.
笔者做基层调研时,有村民反映说村集体账面上有46万元的固定资产,但村里除了有两间办公室和残桌破椅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可以判定为固定资产的东西,因此他认定这些只存留在账面上的固定资产肯定都被村干部贪污了。事实上这类村集体固定资产的问题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1.
刘佼 《致富之友》2011,(1):68-68
1930年出生的蔡吉民。受在上海的书店里画教科书插图的父亲的影响,从小就钟情于画画。但家境贫寒的他并不被鼓励走上绘画的道路.在父亲的期望下,十六岁就进入工厂做学徒。从薄荷厂到五金厂,从学徒到工会主席.这几年工人的生活中并没有磨灭他对画画的渴望,蔡吉民利用工作之余在上海的一家美术班学画,两年后,他成为了上海劳动报社的美术通讯员和特约美术记者.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雕刻家,自从爱上这一行后,从来没有好好睡过一次觉。他常常和衣而睡,他没有时间脱衣,也没有时间半夜起床在抓起雕刀或铅笔记下他的构思时披上衣服。每到有作品需要创作的时候,他的一日三餐仅是几片面包。清晨他从面包店买来面包,吃一个当早餐,剩下的就揣在怀里。他爬在高高的梯子上整日工作,饿了便啃面包充饥。他最大的痛苦不是创作不出满意的作品,而是需要为琐事忙碌,对于他来说这简直是种折磨。如果有人为他举行一个晚宴并邀请他参加,他会暴跳如雷。他以前并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但到后来,他无法容忍自己作品出现微瑕。一旦他在自…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财务会计》2010,(3):62-62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顾准生前著述被人们一一发掘,但他的会计研究成果并没有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到90年代中期,几乎在整个中国知识界范围内掀起了“顾准热”。但人们反思、讨论顾准的重点都集中在他的思想层面和经济学层面。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沭阳县钱集镇新桥村曹军,1992年高考仅几分之差与大学无缘,但他并没有气馁,带着一箱书,同时也带着希望,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决心在那里干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09,(4):F0002-F0002
健康文明生活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庞杂而丰富,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但就当前而言.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物质生活刚刚得到改善,水平仍普遍偏低.有一部分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特别是作为精神生活重要部分的文化生活还十分单调.除了看电视、打牌,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  相似文献   

16.
曹占金,是内蒙古察右前旗塑料滴灌设备厂厂长,是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获得全国乡镇企业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出身贫寒的农家之子曹占金,自幼因田地劳作的熏陶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立志献身农业。机遇一次偶然的机会,曹占金走进了公社机械厂做了学徒工。他求实好学,刻苦钻研,摆弄机器、研究工艺成为他工余的爱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该厂的技术骨干。20岁刚出头,便成为车间主任。他以初中文底刻苦自学,两次考取大学,终因厂方不准离职而未能走进高等学府的大门,但这并没有使他灰心,反而更加激励了他走自学成才之路的决心…  相似文献   

17.
广西邕宁县有一位瓜农,去年春天种下几十亩西瓜,为了让西瓜早熟上市,以卖得好价钱,便自作聪明,在西瓜生长中期便不断喷施催熟剂,结果西瓜只有五六成熟便被催熟上市,比往年提早了20多天。但实际没有成熟的瓜肉寡淡无味,根本没人愿吃,这位瓜农只好一再降价推销,最后还有大量的瓜销不出去而烂在地里。这一“小聪明”不仅没有给他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使他损失了近10万元。这位农友的教训很值得大家汲取。同时告诫人们,搞农业生产也要有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有一位朋友被信用社评为信用户,但他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时,手续仍然那么繁琐,利率更谈不上优惠。据笔者所知,他在这家信用社开户几年了,每笔贷款都按期还款结息,从没有逾期过一笔贷款,可称上标准的信用户。另据了解,某县信用社去年所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额不足10万元。由此可见,即使是农村信用社自己评选、确认的所谓的信用村和信用户,对他们仍存有戒心,惜贷、惧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某些地方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评比还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将人总行关于把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评比与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相结…  相似文献   

19.
私访     
班车在沙石公路上沙沙地响着轻轻地颠簸着,像听音乐像躺摇篮;天气虽热,但时有凉风从车窗中鼓进来。许多乘客昏昏欲睡。卢宏没有困意,因为他在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再说不定要在哪儿下车……这时,他看见路边田上有一大片各类蔬菜,煞是可爱。可奇怪,竟有几个人在放牛吃菜。他就叫停车,下来了。“老叔,这么好的菜怎么让牛吃呀?”卢宏走近一个放牛老人,问。“人和猪吃不完,就让牛吃呗!”老人答。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单县花元乡信用社职工、共产党员朱瑞秋,在1988年6月,不幸得了脑血栓病,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全由妻子照料,1989年县联社安排他回老家河南竹虞城县休养。 朱瑞秋虽久卧病榻,但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每月发了工资,他总是叮嘱妻子先放下手中的家务,骑上自行车,把3角钱党费送给20里外的信用社党组织。 五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朱瑞秋每月都让妻子到信用社把党费按时交给党组织,表现了一名普通党员对党的忠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