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威部门预测,“十五”期间我国轿车需求将保持20%-25%的年增长,其中家庭轿车将保持30%的增长水平,成为拉动轿车市场高速增长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2.
刚刚跨入新世纪,我国轿车市场就出现了一派喜人景象:厂家推出质好价廉的新品,此起彼伏;商家国民有频频亮相,一浪高过一浪,消费看车问车评车,跃跃欲试,放开价格企业自主定价,车市降价你方唱罢我登场,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国内轿车市场正处于轿车大量进入家庭的导入期,专家估计,今后两年左右的时间,将迎来我国私家车消费的高潮,也就是说,中国家庭轿车市场开始驶入“战国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家用轿车需求市场分析,指出目前影响我国家用轿车市场需求的因素,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轿车市场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促进我国轿车需求市场蓬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理解消费者才能理解市场。从价格区间上看,15万 ̄50万元的轿车是中国轿车市场的主力,我们根据价格区间进一步将其划分为3个档次:中档轿车(15万元左右)、中高档轿车(20万 ̄30万元)和高档轿车(35万 ̄50万元)。这3个档次轿车相应的消费群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针对每个档次相应的消费群体内部是否存在共性?  相似文献   

5.
赵玲玲 《消费经济》2001,17(4):20-22
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状况初步实现了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并普遍出现卖难现象,农业的发展从资源约束转变为越来越受到市场消费需求的约束,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对我国农业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浅探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如果消费需求上不去,投资也难于发挥效应。”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其原因很多。当务之急是提高收入预期,稳定支出预期;实行有效供给优化政策;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实现有效消费。  相似文献   

7.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但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旺,其根本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因此,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最终消费率,提高居民收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发展、完善消费信贷。而要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除了通过前述途径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功夫外,还要在经济增长本身相关的方面下功夫。具体讲,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消费力。  相似文献   

8.
廖岑  邝嘉烨  林至焕  周雨 《商业科技》2013,(27):100-101
21世纪初,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带动了我国轿车市场的蓬勃发展。由于市场分工更加细致,竞争激烈的市场促使轿车的品种向着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人们逐步抛弃中低档轿车市场,倾向于消费中高档的轿车。本文以宝马汽车为例,结合中国轿车行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条件,对企业在我国市场所实施的营销策略进行调查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观点和建议能够为宝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注入新的思路源泉,同时可以帮助其他的轿车企业在中国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苏北 《市场论坛》2001,(12):12-13
刚刚跨入新世纪,我国轿车市场就出现了一派喜人景象:厂家推出质好价廉的新品,此起彼伏;商家车展频频亮相,一浪高过一浪;放开价格企业自主定价,车市降价你方唱罢我登场.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国内轿车市场正处于轿车大量进入家庭前的导入期.专家统计,今后两年左右的时间,将迎来我国私家车消费的高潮,也就是说,中国家庭轿车市场开始进入"战国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旅游消费需求的满足依赖于提高旅游消费密度来实现,旅游消费密度不能无限度地提高,而收入的迅速增长却使得旅游需求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传统需求的概念在旅游中遇到了时间的障碍。现在与未来,时间成了制约旅游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忙碌。  相似文献   

11.
向常清 《消费经济》2004,20(6):23-25
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新时期扩大广东农村消费需求直接关系到广东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我国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近几年,广东农村消费需求增速缓慢,有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负增长,已经缩小的城乡收入消费差距又逐步拉大,严重挫伤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如何扩大广东农村消费需求,已成了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刺激消费需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魏杰 《消费经济》2000,16(1):12-13
本文认为总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消费需求不足,并且从消费倾向、消费方式、社会保障、价格、利率、收入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启动消费需求的问题,尢其是对2000年我国在启动消费需求中的消费政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收入的上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本文通过运用非线性近似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模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服务消费需求弹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以"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富于弹性,而以"家庭服务、教育、居住"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缺乏弹性。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领域的支出会明显增加。从区域比较来看,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服务消费支出弹性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服务、教育和居住"领域。此外,价格是影响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家庭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类支出的价格敏感性最强。结合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需求特点与变动趋势,建议未来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重点应从增加购买力、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消费: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视角的阐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钟茂初 《消费经济》2004,20(5):48-51
本文在分析可持续消费特征的基础上,从把人类需求划分为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视角对可持续消费作出了新的阐释。由此提出了引导消费者有效处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物质财富与非物质财富、排他性消费与公益性消费、环境友好消费与环境不友好消费、正效用消费与负效用消费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消费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一 衣、食、住、行的消费是个人消费的基本组成部分.个人消费首先注重衣、食,即解决温饱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就要注重解决住、行问题了.20世纪末,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已经从总体上进人小康水平,温饱已不成问题.新的消费热点正转向住宅和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家庭轿车).这两者之中居于首位的是住宅消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市场》2003,(12):24-24
随着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老百姓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轿车正在大量进入家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选购轿车要注意什么呢?在欧洲和韩国、日本、经济性绝对是消费者选择汽车时首要考虑的园素之一在以往喜欢大型轿车的北美,随着消费心理的日趋朴实和环保主义思想的深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汽车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这也是近些年韩国和日本汽车在北美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我国轿车市场的影响因素发生了诸多变化,既有新的有利因素出现,也有新的不利因素产生,总体来看是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从而使2004年的轿车市场出现了急剧滑坡的局面。2005年我国轿车市场的发展环境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轿车市场因此将有许多新的调整,轿车企业及相关部门需要对此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农村消费环境对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影响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除了收入、价格、消费观念外,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且长期得不到改善也是一大“瓶颈”。它对农户消费需求增长形成的束缚链条,不仅影响农户的生活水平、质量,而且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繁荣、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构架新型城乡一体化购销网络体系、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消费品等,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归纳法对新时期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背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消费需求受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体育消费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社会制度、国民收入、国民文化素质、体育资料消费价格、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教育水平、体育产品结构、个人收入水平、群体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未来体育消费需求将起决定作用,显然,只有不断改善提高消费环境,才能引发更多新的体育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农村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如何使农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是我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当前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来看,农民具有快速提高消费水平、追赶城市消费结构、模仿和追随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的特点,而农村零售业的发展与经营服务水平跟不上新的消费需求又制约着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因此,农村零售业需要创新发展;以大型连锁超市为平台构建农产品"双向流通"渠道,完善农村零售商品结构体系和零售业服务体系是零售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