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也不例外 ,户口、用工等制度的约束一直严格制约着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和移民。随着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变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劳动力 ,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了大规模的流动和迁移。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速度 ,并长期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因而近年来劳动力的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和其它欠发达地区农民大量流向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流动和迁移 ,一方面解决了发达地区由…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水库移民的社会冲突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廖蔚 《农村经济》2004,(11):71-73
水库移民既是经济资源,要素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又是社会结构局部性变迁与发展、社会关系重构的过程。水库移民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冲突根源.是多元化的既有利益之争,也有化差异作用。要促进水库移民过程中的社会整合,就需要根据社会冲突出现的基础性因素采取社会整合策略,主要有政策手段,制度手段、管理手段和教育手段,以此形成水库移民过程中的社会整合策略——政策性社会整合、制度性社会整合、管理性社会整合和教育性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正林 《中国农史》2004,23(1):57-65
抗日战争期间,边区存在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分布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大生产运动兴起后,边区展开了一个以增加粮食为主的垦荒运动,使劳动力更加显得不足。边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对农业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分散的个体劳动组织起来,使其由个体劳动转变为集体劳动;二是通过移民政策,把地少人多地区的过剩农业劳动力迁移到人少地多的地区,同时把国统区和沦陷区流动到边区的难民安置到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区。在对乡村农业劳动力进行整合时出现了曲折与反复,反映了国家政权在制定行政制度和法律时,如果不考虑民间社会传统,必然和民间固有的、约定成俗的惯行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这种矛盾与冲突得到调适时,国家政策就容易被民间社会所接受,推行起来就顺利的多。通过研究表明,延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对建国以后农业以及农村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态移民是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现实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概括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移民状况与迁移类型、流域生态移民的相关政策,分析生态移民实践中面临工程建设周期长及资金瓶颈、水土资源紧张、移民参与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情况,从民族文化、水土资源规划、移民人力资本、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战略等角度探讨流域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运用参与观察、民族志、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考察移民的社会资本变迁状况及其对移民个体及家庭发展的影响。认为,由于族群文化的不同及政治资本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移民的发展选择,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移民长期以来具有普遍的"逃离孤岛"的心态,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此提出改进安置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关注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扶贫移民搬迁的有效实施打造了诸多移民社区,改善移民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冲突与对抗。本文在回顾达伦多夫的阶级冲突理论和科塞的多元冲突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河西地区w村的田野调查,发现该移民村在三十年的治理过程中面临自然资源、社区权力、价值观念等不同类型的冲突,文章系统梳理扶贫移民社区的冲突类型与治理过程,分析总结其应对、化解矛盾冲突的机制,以期对其他地区移民社区的融合发展与有效治理提供有效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峡移民迁入安置区后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浙江安置区的特点,分析移民的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对地理环境、资源环境、人工环境、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利用社会学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移民外迁浙江的整合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对移民的后期扶持,消除有碍社会调适的不利因素;尊重和保持移民传统生活习俗;解决移民安置和土地配置的矛盾以及关注移民的教育问题等促进社会整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是我国优质粳稻主产区。近代东北地区水稻从无到有,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东北地区水稻是在清朝持续长达200多年封禁之后,在关内移民为主的旱田农业开发基础之上,由拥有寒地稻作经验的朝鲜移民移居东北过程中传入并主要由其直接耕作的。同时因水稻也是日本在东北地区重点投资经营的作物,其传入过程突显着复杂的政治、社会、民族等各种矛盾和冲突,对传统东北农业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该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层揭示我国东北地区农业近代化的特色,将我国朝鲜族形成问题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吴维强一、农业产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由于受经济、社会、区位、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发达地区更具有传统农业和弱质农业的特征,因而发展产业化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更是其现实选择。一是农...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多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为缓解人与自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尖锐矛盾,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生态移民计划。生态移民政策旨在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搬迁到宜居地区,这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西北地区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因此,本文从草地生态资源、水资源、森林生态资源、耕地生态资源以及地区生物量等方面总结了生态移民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后续生态移民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龙羊峡水库位于青海南部,是黄河中下游重要的防洪、发电、灌溉工程,主要目的是蓄滞黄河洪水。由于当时移民补偿偏低、区内基础设施差等原因,给库区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在水库建设带来的移民遗留问题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双重作用下,如何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缩小库区和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差距,实现库区社会的稳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金颖  许佳君 《水利经济》2005,23(2):58-61
针对三峡移民由经济不发达山区外迁至沿海发达地区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教育、医疗及生活质量等问题,提出构建安置区整合测评体系,从不同角度研究移民的整合。通过采用客观指标体系和主观指标体系了解移民对安置区的评价、感受、满意度和愿望,以便更进一步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云南红河流域所实施的一系列反贫困战略和措施,其基本的依据是高海拔山区人口密集,土地相对稀缺,交通不便,加之森林破坏;而河谷地区土地(主要是荒坡)相对丰富,人口稀少,向河谷地区移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高山地区人口对土地和资源的压力,而河谷地区只要水利条件具备即可形成新的以热带林果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区。对红河流域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综合研究的初步发现,上述战略的实施存在着经济、社会及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复杂因素。按目前的开发模式运行,极有可能引发新的生态恶化,从而导致潜在贫困化的发生。该问题直接涉及扶贫与可持续性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这不仅在红河流域,而且在全国很多地方均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朱爱萍 《农业经济》2001,(11):22-24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包括劳动者自身素质及在劳动力市场中参与竞争能力的提高。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以及地区间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女性作为劳动者,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她们在劳动就业中的处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经过千百年的斗争与进步,尤其是最近半个世纪的突飞猛进,妇女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使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广大妇女的物质生活和健康教育水平也经历了极大的提高过程。但这种绝对的进步不是本文所…  相似文献   

15.
青海三江源区生态恢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严重阻碍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并严重影响着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该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全球气候的变化、草场超载过牧、偷捕乱猎、乱采滥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从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态移民、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意识等方面阐述了恢复生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给予移民概念下,研究移民与准移民和打工者的社会现象及评估趋势后得出:尤其西部地区移民的数量激增,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成就标志;同时指出移民和准移民经济等状况相对不发达,这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开展移民与准移民的经济发展工作,能够推进他们在经济等状况与当地村居民无差距或较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移民与准移民发展经济措施:国家、地方、社会、家庭等共同协调、配合、努力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的进程,逐步缩小直至消除经济等差别。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塔里木河流域轮台县生态移民自愿性、扶贫性、发展性与返迁可能性等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该生态移民工程的政策体系与实施工作,从社会、经济与生态3个角度对生态移民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制建设、生态移民规划与重视文化的持续性方面对西部生态移民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水库移民的公平补偿及其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崔广平 《水利经济》2003,21(3):57-60
我国水库移民补偿分为经济性补偿和政策性补偿两种,经济补偿存在着移民补偿费偏低、补偿标准低、对不同地域和不同身份的移民补偿标准不同等问题;政策补偿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非常有限。以往的水库移民补偿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符合公平价值的情况。为了体现对水库移民补偿的公平,在水库移民补偿立法中应当规定以政府作为移民补偿法律关系的主体,确立移民的补偿投资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给予库区经济结构调整特别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19.
移民作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在从原所在村落迁入新址和被征地后生计恢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社会不适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Y工程二标段H市为例,基于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相关资料,分析Y工程移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社会适应困境。研究表明,移民社会适应不良会导致经济水平下降、社会网络破坏、工程推进困难和地方治理无效等社会经济系统风险。基于此,提出帮助移民转变思想观念、重建社会网络、完善监督制度、建立互助机制等风险减缓措施,以促进移民、业主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发展,解决移民社会不适问题,促进调水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是移民搬迁至城镇安置点后融入迁入社区的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过程。文章基于无结构访谈资料,对贵州省S市X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生计方式、消费支出、心理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社会融入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整体融入性较强,基本融入了城镇生活,但部分移民的社会融入性程度低。基于此,进一步讨论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需要关注的问题,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融入城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