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0月号《新财富》杂志登了一篇名为《坏账魔术》的文章.拜读此文后,看得出来,编撰人员在这篇文章上花费了不小的工夫,从中国说到美国,从国家政策说到企业经营,旁征博引,有文字有图表还有图片,并且好好包装了一番,以“封面故事“的形式隆重推出,以期叫座.……  相似文献   

2.
盘活坏账     
沈建苗 《资本市场》2003,(11):67-69
不良信贷在渐渐耗尽欧洲各大银行和工业公司的利润。专业管理不仅能够遏止这种亏空,还能够带来颇为可观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新准则所体现的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理念角度出发,探讨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首先必须采用个别认定法,然后可采用账龄分析法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建议取消销货百分比法,实现与国际惯例真正接轨。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财政部2001年制定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中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做出了新的规定,除新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之外,对坏账准备的管理又有了一些新的规定。这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  相似文献   

5.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企业往往会发生应收款项不能全额收回的情况,即可能会发生坏账,从而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损失。为了加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坏账的发生,本文将主要从坏账的确认与会计处理、坏账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坏账的具体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6.
论坏账损失     
付世英 《时代经贸》2013,(24):141-142
随着科学技术和企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在日益加剧,赊销这种商业信用的存在一方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即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有可能不能收回,便会形成坏账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坏账损失的处理问题目前已成为企业会计核算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坏账处理的会计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了坏账损失估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对坏账损失处理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
亚洲的坏账     
<正> 1997年的那场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经济陷于瘫痪。如果各国政府和银行不严厉管制不良贷款,坏账危机就有可能重演。 1997年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余波恐怕就是负担越来越重的坏账,这对该地区的国民经济和银行构成了危胁。据民间机构估计,如今不良贷款高达惊人的2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的30%。不过各国政府尚未完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各国的财政报告认为不良贷款在GDP中仅占很小比例(见图1)。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直接转销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优缺点入手 ,分析了现行的“备抵法”与“直接转销法”实质上都是将本期发生的坏账损失一词全部计入本期管理费用 ,完全体现当期损益的弊端 ,从而提出了按规定提取、逐年抵补、均匀冲销 ,一直抵补到使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与应收款项余额之间保持规定的比例关系为止 ,并设置具有双重调整性质的账户“坏账准备”的方法来解决《企业会计制度》的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企业财务坏账准备的计提原则、方法及比例等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应适当放宽对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和比例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为了短期的账面好看,为了实现任期目标,往往会不顾坏账风险盲目赊销。虽然账面利润增加了,但同时增大了坏账的可能性。此外,当前坏账处理方法也不利于经营者收取旧账,因为收取旧账对本期的经营利润影响不大,相反,追收旧账除了难度大外,还耗人、耗力、耗财,减少当期的账面利润,吃力而不讨好。难怪一些企业班子越换,应收款越多,坏账越大。笔者认为,要治好这一怪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应收款的坏账准备率以调整企业的经营利润。  相似文献   

11.
12.
企业为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采取赊销的方式,增加了应收账款,会发生坏账损失。为防范坏账损失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企业必须对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3.
一家国有企业1984年借了笔贷款,至今本息相加己达2亿元,该厂厂长竞瞒天过海,使来华投资的外商莫名其妙地成了“担保人”。如今该国企垮了,厂长被免职了,一屁股坏帐就赖在了外商头上,法院追着外商要债。  相似文献   

14.
周士贺  刘功芳 《经济师》2003,(6):154-154
文章对我国企业坏账损失的现状、影响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防范坏账损失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罗声明 《经济师》2004,(12):197-197
文章对目前坏账损失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目前的会计处理方式欠妥 ,并对坏账损失账务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除了采用优惠价格推销产品外,还大量的运用商业信用的发展,盲目采取赊销的方式,企业垫支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逐年增加,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所占比例日益扩大,“三角债”和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现象严重,已成为企业目前最棘手的问题,坏账损失已呈上升趋势,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为防范坏账给企业带来的种种损失,便出现了坏账会计核算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颖萍 《经济师》2004,(7):210-211
企业坏账损失的确认和提取 ,关系着企业盈利、国家税收的缴纳和企业资金真实性状况。文章针对坏账准备计提中的错弊表现 ,探讨了如何对企业坏账准备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9.
《经济纵横》2004,(7):52-52
经营特色:出售新颖时尚的魔术玩具,并教给消费者一些神奇魔术的玩法。  相似文献   

20.
曹湘平 《经济师》2005,(11):206-207
文章从引起坏账的根源入手,分析坏账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对企业造成的危害,提出加强管理,防范坏账的若干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