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期导读     
<正>1、广西大学商学院段玉、卓泓良、李林军同志《广西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协整关系研究》以1978-2014年广西的GDP及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来研究广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动态分析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短期与长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第二,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  相似文献   

2.
采用1980—2009年江苏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和检验出口贸易对江苏省产业结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与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出口贸易对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动的影响比较显著;出口贸易额与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有利于江苏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却不利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奚琳琳 《商》2014,(8):224-224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运用协整理论,通过实证方法分析了1978-2012年的江苏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余敏  武戈 《江苏商论》2008,(5):138-140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江苏的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以1985年-2005年间江苏省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和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省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而第二产业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在工业强省战略下,贵州省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就业吸纳能力。本文借助1990—2010年三次产业相关数据,对贵州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协整分析方法,检验贵州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协整关系,得出短期内仅有第三产业的产值与就业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VAR模型对天津城市化、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三个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得到城市化、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分析后可知,在加速城市发展的同时,应结合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以及产业梯度转移,同时也要考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和环境等方面对城市化的要求。天津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存在互动关系但不明显,这是因为天津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还存在诸如基础性保障不足、企业研发能力弱、产业升级区域协调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体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VAR模型,对1990—2011年广西城镇居民消费与广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广西城镇居民消费与广西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广西城镇居民消费与广西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长期内广西城镇居民消费对广西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能源作为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之一,其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合1985年~2003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第一产业能源消费、第二产业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着由经济增长到第一、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吉林省1978-2015年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检验分析了吉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吉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发现吉林省存在长期的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吉林省经济增长促进了能源消费,而非能源消费促进了经济增长,吉林省经济属于非能源依赖型经济。吉林省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应积极改造高能耗、低效率的产业;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发展,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发挥政府调控手段,鼓励技术创新,在采取适当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促进产业结构从资本、能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商》2015,(8)
本文以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误差修正模式的方法,对山西省产业结构效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山西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不存在格兰杰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了山西省产业结构效益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缺陷,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规划下,应该抓住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增长,这就需要不断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对河南省人力资本和产业机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从短期来看河南省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从长期来看,河南省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湖北省1985-2008年三次产业演变过程描述基础上,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对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特征,但变化显著、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模式已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协同关系,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为因果关系。湖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继续坚持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渠道;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现代制造业,提高其吸纳劳动力的比例,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四川省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了四川省1995-2009年的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的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经济增长的变化反过来也对产业结构造成影响。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广西省1978-2010年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广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唐玉娟  高家颂 《商业时代》2012,(21):114-115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经济中,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去分析经济增长。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78-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并针对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彬  陈圻  王志华  徐建荣 《商业时代》2007,(10):102-103
本文以江苏省1993-2003年化工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并在利用单位根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应用协整方法对变量的长期均衡进行分析,最后对集聚度和经济增长作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1993-2003年样本区间内化工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集聚度和经济增长存在的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三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志伟 《商业时代》2012,(27):140-141
本文根据山东省1980-2009年数据,通过构建VAR和VEC模型,对山东省的人均GDP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就业规模扩大和就业结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短期内,产业结构和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呈非同步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85-2008年的经济数据,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港口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港口吞吐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针对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临港产业集群的产业关联度低与产业链较短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