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 《商》2014,(43):77-78
随着政府绩效评估在各级政府的广泛开展,公众作为评估主体参与绩效评估也日益得到重视。公众作为政府工作最直接的作用对象,对政府工作和行为享有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对政府的绩效评价也最有发言权。但由于传统政治思想的影响、现有政府体制的束缚以及公众自身奈件的限制,导致公众参与范围和程度不够、规范性缺乏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实效性。为有效提高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实效性,亟需提高公众自身素质、增强公众参与的规范性以及完善公众参与的各项保障机制,进而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从绩效评估指导思想、指标体系、主体、制度、角度和外部条件与环境提出了构建科学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路,为提高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的现实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行政管理绩效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国内外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现状,分析其所存在的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渠道不畅、评估技术落后、制度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适应我国发展要求的360°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4.
政府绩效评估对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改善政府形象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民众本位”,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中国体制转轨与政府行为的价值取向转变的必然结果。我国政府绩效价值取向以民为本的途径是;扩大公众对绩效评估的参与程度,使绩效评估能真正表达公众利益,反映公众对政府的责任要求;绩效评估应着重于政府行为的实际效果,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完善绩效评估过程中的经济指标测定,降低政府与公众的“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方治理的出现,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政府改革的有效工具也发生某些变革。治理就是多元主体对公共事务协同管理的过程,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多元共治",政府绩效评估中引进多元评估主体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的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着主体缺位和错位、独立性不够以及主体间的权重比例不够科学等问题。消解策略成为提高政府绩效评估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政府绩效评估自传入我国以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研究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评估主体体系的构建,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政府绩效评估是实现责任政府的途径和保证。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他们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政府绩效评估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公众参与并促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我国建立现代化的政府绩效评估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评估主体多元化是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迅速,多元化评估主体的逐渐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评估主体单一化的局面,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构建中还存在着观念、制度及技术等方面的障碍,多元评估主体的构建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春平 《江苏商论》2010,(6):158-160
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在于促进电子政府为公众提供高水平的政府服务,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促进政府机构提高决策与管理水平。本文认为,应该从更新观念、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电子政府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了价值导向,是其重要的理论前提。传统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着价值扭曲,评估指标体系内容不完善、设计不科学,评估主体单一,法制化、制度化低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塑绩效评估的价值,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确立多元化的评估主体,积极推进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是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有力之举。  相似文献   

11.
绩效评估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公共服务购买成效的重要手段。目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存在着缺乏有力的法律与制度保证、评估主体单一且独立性不足、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评估过程缺乏完整性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促进评估主体多元化、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健全完整的绩效评估过程等入手,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汪德明 《商》2014,(5):207-207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和政府绩效评估活动的广泛运用,新时期行政问责制更关注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关系,从政府被动应付转为积极主动的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与工具,以政府的绩效为评价依据有利于公众实施对政府部门的问责与控制。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呈现出彼此推进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13.
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大推力和正能量。当前,在对政府绩效考核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是上下垂直考核的方式,导致了评估主体比较单一,公众参与度较低;评估指标体系不全面、经济指标权重大,民生和公共服务指标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环境问题考核有所忽略。完善服务型政府视觉下的绩效评估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增加改善民生、公共服务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量化指标;增强考核的民意基础和透明程度,增加公共知情权。同时加强绩效考核的规制约束,以建设职能科学、清廉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相似文献   

14.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项强有效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工具,对提高政府组织管理职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号召下,当前阶段实行绩效评估已经成为政府行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政府绩效的涵义,以及绩效评估现状出发,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袁薇锦 《现代商业》2011,(23):187-189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行政管理的一项制度创新,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体系和机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要求"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本文介绍了政府绩效管理和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概念,谈到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天然缺陷,进而提出政府绩效评估必须走法制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李锐  黄金鹏  赵曼 《财贸经济》2015,(3):150-161
公共项目涉及市场与政府双重主体,市场关注效率,政府注重公平,单一指标的绩效评估存在不足.本文构建公共项目第三方评估框架,采用双重基准,以收入绩效评价市场“效率”、以满意度绩效评价政府“公平”作用:为克服绩效评估中的选择偏差,建立市场与政府双选择模型,并明确不同主体对项目选择的作用力度;进而将选择模型引入绩效评估模型,得到项目绩效的无偏估计.本文利用2008年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对积极劳动力市场项目评估,发现同质效果下:项目主客观平均效果的方向一致;一旦考虑本质异质性,不同项目及个体的主客观效果有显著差异,收入提高并未引起满意度的提高;尊重市场选择,更能保证财政资金配置的效率;但政府主导项目选择能显著提高弱势群体的主观满意度,从而增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力武器,为了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迫切需要开展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展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我国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目前我国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很多不足。为此,通过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概述,阐述了目前我国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对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政府的公共行政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构建科学、完善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财政资金绩效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估,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指标设置的原则,提出财政资金绩效评估具体指标的设置,初步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其评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都比较成熟。他们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明确考核主体责任,建立监督体系和科学的评估程序,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重视考核前的培训及考核结果的运用等。其绩效评估具有趋向法制化和规范化、趋向个性化与开放、趋向吸纳公众参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