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特征是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是收入差距扩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较好地控制收入差距扩大,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经验。本文将分析我国身处"中等收入陷阱"边缘的现状,指出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一步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再次聚集于"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及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进程表明,收入分配不均和不平衡在诸多因素中是影响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诱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收入分配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发。本文运用收入分配、经济发展与跨越陷阱之间的均衡互动关系理论分析宏观构架,剖析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标志着中国终于走出"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迈向"上中等收入"行列,但因此困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在中国也日益凸显。从国际上看,从中等收入经济体步入高等收入经济体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难题,但也是一个国家机遇与挑战共存的重大变革时期。本文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入手,深入分析中国为什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借鉴各国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战略,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石新波  刘仕队 《商》2012,(15):93-94
"中等收入陷阱"是转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尤以拉美、苏东国家为典型。当前,我国刚刚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瓶颈。本文在总结了拉美模式的困境基础上,分析了冲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三个错误倾向,进一步提出了超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理论中有三种关于国民收入陷阱的理论,即低收入国家的"马尔萨斯陷阱",中等收入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高收入国家的"代际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通常指的是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发生的经济波动或停滞状态。这个概念在2006年被提出以后,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为此发表了研究论文。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与其他两类陷阱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三者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目前,中国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持续发展,国民收入持续增加,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拉美及东南亚部分国家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原因能够对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稳定、人力资本的积累保障了我国能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但要成为高收入国家,仍要注重传统产业升级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相似文献   

7.
教育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教育如何发展才能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商》2015,(37)
本文在高收入国家中选择了新加坡和爱尔兰,中等收入国家中选择了秘鲁和中国,通过对比四国的贸易、外资、储蓄、高科技投入、出口结构的差异,分析了高收入国家的经验以及秘鲁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应坚持加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扶持高新技术产品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为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规避五大风险:一是规避"金融陷阱",金融改革应慎之又慎;二是规避"美元陷阱",确保国民经济安全;三是规避"人口老龄化陷阱",缓解"未富先老"的经济压力;四是规避"捧杀陷阱",韬光养晦;五是规避"民主政治陷阱",确保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3)
近年来,我国"用工荒"的问题逐渐凸显,而这个问题正是刘易斯拐点中所揭示的"人口红利"枯竭的间接反映。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贫富收入差距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并且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步放缓。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中等收入陷阱"。针对此问题,政府宏观上如何应对将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1.
经济博览     
警惕市场化的倒退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近期在回答媒体"未来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是什么"的提问时说,进入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后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在于如何穿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要穿越"中等收入陷阱",重要的在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目前而言,深化市场化进程,在"择机退出"中,我们可以更积极更主动。  相似文献   

12.
"中等收入陷阱"这一个现象引起了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中国正是到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刻,对于如何跨越这一议题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通过介绍了中国的经济现状,然后结合中国人口现状从人口转变的视角来讨论"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机制,扩大"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GDP增速放缓,人均国民收入一直在8000美元左右徘徊,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从拉美国家的视角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并试图在产业结构、收入差距、人才培养、社会治理等方面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比较优势战略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本文对产品空间理论进行拓展,提出了包含比较优势、制度及产品生命周期的国家竞争空间理论,并采用整体网分析法,通过研究1995—2014年样本国家的出口数据来考察中等收入国家的比较优势战略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可视化样本国家竞争空间的演变过程,结合面板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和发生机制及一国制度环境对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呈现专业化生产趋势;"上中等收入陷阱"其实是"比较优势陷阱";一国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5.
杨秀林 《消费导刊》2011,(11):181-182
本文从整体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从而特定浅析我国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途径。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秀林 《消费导刊》2011,(12):77-78
本文从整体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从而特定浅析我国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途径。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经济学将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称为“贫困陷阱”,1000-3000美元称为“起飞阶段”,3000-5000美元称为“中等收入陷阱”,1万美元被看成高收入的门槛.2011年我国的人均 GDP 有望达到5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正处于中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迈进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发展的现实情况,我国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范洁 《商业时代》2012,(33):4-6
包容性增长主要强调经济过程的平等参与和经济结果的公平分配,而中等收入陷阱一般表现为经济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升级艰难、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腐败频发等主要特征。包容性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是工业化、城市化及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学术热点和政策焦点,而且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收入分配机制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两个重要理念。包容性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即包容性增长的实现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用"包容性增长"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9.
周颖 《商》2014,(17):49-49
本文主要研究了部分国家在面对"中等收入陷阱"中的表现,通过比较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成功和失败的国家和地区,指出了我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应该遵循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陈曦 《商》2014,(30):188-18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中等收入国家。但是在这过程中,中国应该吸取国际经验,采取积极措施防治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文针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分析探讨,以期研究出一系列防治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社会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