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业发展拉动了休闲消费,文化娱乐、运动体闲、商业、农业在广西成为休闲消费的时尚,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休闲产业特点.但是,从政府到企业,从交通部门到旅游服务业,许多部门和商家在"食、住、行、玩"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只有提高旅游产业水平,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才能促进休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全域旅游"体验消费主导下的体验经济时代,从消费者体验需求出发积极开发产业旅游资源,促进区域农业、工业(特别是生活消费品行业、高科技行业)、商业的观光化、休闲化、创意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的基本方向之一,如观光-休闲-创意农业、观光工厂、休闲商业商圈等。本文基于我国观光-休闲-创意农业、观光工厂、休闲商业商圈及其典型个案的体验价值(链)分析,发现通过产业资源休闲化、产业链条体验化、产品服务创意化、产业要素协同化、产业基地平台化、相关产业融合集聚化等路径,可以构建起"旅游休闲吸引+体验经济平台+商业购买服务"的体验式商业或产业模式,从而将农业、加工制造业、商业、文创科创业与旅游休闲业融为一体,趋向服务业特别是体验服务业升级,呈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态势,这为传统农业、工业、商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缺少实践经验,无法整合适合中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建设,本文以越南的庄园经济体系为借鉴对象,利用他们的发展经验来总结我国新型农业经济,探究庄园经济对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鄂西地区的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由此提出了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形成以体育旅游和体育健身娱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快鄂西地区城市化进程;构建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体系;加快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步伐;加强区域合作、科学规划,加大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统筹力度;加强对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但是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市场拓展和项目推广中,存在"大猪"和"小猪"的智猪博弈现象。文章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智猪博弈分析,提出相应的企业博弈策略,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背景出发,针对当前农村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融合进行了观点探讨,希望为推动当前农村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经验分享。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农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农村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布局。当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发展农村休闲农业的观点,并结合休闲农业发展,深入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促使农村地区能够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东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主要立足特有的生态、民俗、历史、宗教和黄河旅游文化五大品牌资源优势,各区县因资源优势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市场竞争力及特色旅游产品,目前海东市民和、互助、循化三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较好,重要的竞争资源以休闲农业产业、自然风光、特色人文为主。因此,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乐都区怎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如何很好的融合是乐都区旅游发展的难题。本文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在使农村的产业兴旺。农村经济发展要以什么样的路径实现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是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农村一二三产业在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的不断升级、农村电商不断全面推进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纵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以及农村电商发展过程,呈现出了许多的结合点。但是,在现实的农村经济发展中,要么没有认识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以及农村电商之间结合点,要么没有完全发挥他们融合发展的作用。本文就关于潼南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做了几点思考,并给出了其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伴随着农业改造的要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谐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加大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力度。本文主要从产业融合角度去分析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以期对涪陵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及产业融合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主题下北京休闲农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模式为要素,以地域文化和自然资源为载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庞各庄实际,把乡村旅游和农业融合一体的一种新型休闲业态,涵盖一二三产业,具有改变休闲农业的带动功能,具有吸纳农民就业的承载功能,具有拓展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牵动功能,具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接功能等四大功能升级,为市民"商、养、学、闲、情、奇"提供活动空间。加快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北京休闲农业,既是实现后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北京休闲农业升级的新路径,更是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的极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旅游结合农村电商的发展与创新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新的政策支持给两者的结合带来了发展机遇。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分析"休闲农业旅游+农村电商"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杜鹃故里农场为例,提出"休闲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发展的思路、打造的方式和实施要点,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上海商业》2014,(7):77-77
随着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业态类型日益多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更将充满无限发展空间和潜力。6月29日上午,由浦东新区书院镇人民政府和东方城乡报社联合主办,上海葵园农家乐合作社承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休闲农业是当今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正在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一个新热点。如何将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和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开辟出一条富有竞争力的农业发展新路,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态势看好。同时,政府对休闲产业的重视也给宽甸发展休闲农业带来新的契机。宽甸县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发展休闲农业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需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针对宽甸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项目的新趋势,但哈尔滨市休闲农业旅游还刚刚起步。本文从哈尔滨休闲农业发展规模、模式多样化等几方面阐述了哈尔滨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现状,并针对哈尔滨市休闲农业旅游中出现的问题和特点,结合哈尔滨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6.
青岛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本研究在对青岛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对休闲农业的影响,提出青岛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并构建青岛休闲农业"乡约"电商平台。该平台包括"乡约"信息系统和"乡约"交易系统。通过构建该电商平台,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政府、休闲农业经营和消费者互联互通,确保供需双方利益最大化,促进青岛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人类社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日益扩大的休闲业悄然崛起。休闲是一个大概念,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青田县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实施"大旅游产品"开发战略,把青田组团城市作为一个旅游景区和浙南旅游接待次中心加以建设,使其成为世界风情的国际度假会务中心,并通过合力打造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区和章旦-阜山宗教文化旅游区等措施,将青田建成富有侨乡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区。  相似文献   

18.
当前,休闲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方兴未艾。农民职业化、人才化、知识化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发展趋势,而新农村更是朝着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的方向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加之于农村软实力的提升,就会起到凝聚作用。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和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以"旅游+"促进科工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养生等新兴旅游业态加快发展,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大众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是一大原则,将极大地发展好新"三农"。在政府扶持科技的同时,我们要创新驱动。总之,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升研学旅游目的地的有利地位,加大乡风文明建设机制化建设,就一定能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新农业的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候鸟式"休闲养老产业不仅是海南面向老龄社会、休闲时代、互联网背景的一种产业发展选择,更是立足海南品牌资源,对接国际旅游岛品牌战略的一种理性判断。为了让"候鸟式"休闲养老产业发展成为海南的品牌产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品牌之路的制约因素,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大旅游"理念;虚心借鉴佛罗里达产业发展经验;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各级政府—社会力量"立体式养老产业扶持体系;积极探索"长期休闲养老""分时度假休闲"等具有海南特色的"候鸟式"休闲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休闲农业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旅游方式。现以环塔里木地区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和农家乐为研究对象,借助空间结构分析,运用最近邻指数评价法及休闲农业平均城市距离、回转半径法等对环塔里木地区休闲农业进行特征分析,并对此提出加强产业联合;提高产品吸引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人员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