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结合GIS可视化技术,具体研究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在时间格局演变上,2011—2020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上升趋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辐射强度和空间集聚能力不断加强,但城市群整体发展不协调;(2)在空间格局演变上,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东部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城市交通通达度较低,逐步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吴磊 《市场论坛》2016,(9):32-36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阶段,整体外向功能差,城市流强度偏低;从空间上看,中上游城市发展水平有限,外向功能弱;下游城市外向功能较强;城市经济联系随流域向下游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城市内各行业之间外向功能表现不平衡,上游城市集中于第一、二产业,下游城市外向功能行业较集中于管理与服务行业。据此,提出了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是中国于新时期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探索开创区域新型合作的战略构想,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维度来衡量城市竞争力,并从中选取16个指标,构建一个简单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4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沿线城市中的19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3的城市竞争力较为低下,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不同城市竞争力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罗弘毅 《中国市场》2014,(12):113-116
发展聚集经济圈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形式,城市群则是聚集经济圈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群的发展本质上依赖于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功能定位和交互关系,城市群通过在政府引导和政策的支持下逐步释放经济效应,从而提升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本文采用城市流强度测算方法,度量武汉城市圈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城市流的空间流动,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外向功能所产生的聚射能量、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揭示武汉城市圈城市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探索武汉城市圈未来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城市流强度反映了城市对外联系与辐射的能力.本文以中部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流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中部三大城市群各主要城市对外联系和辐射能力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中部城市群第三产业产值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在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据此本文提出了促进中部城市群改善和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进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空间网络结构以及13个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空间联系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分异和不均衡特征,并逐渐呈现多中心发展趋势;该城市群整体网络联系由京津向周边城市逐渐衰减,且具有显著的圈层结构特征。整体网络联系紧密,各城市间吸收、传递功能显著增强,但更多依赖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群内部城市联系强弱存在明显不均匀特征,具有一定梯度层级。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京津冀城市空间网络结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姜峰  刘俊杰 《商业时代》2015,(3):124-126
本文立足空间相互作用视角,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联系强度模型,评价了广西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出相关结论,揭示区域旅游空间非均衡发展格局。最后提出广西各城市互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流空间为视角,以高等级景区的空间分布为基础数据,借助Arc GIS分析河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网络空间结构和节点等级体系。结果表明空间网络结构的演变形成了"钻石型"→"跳跃型"→"T型"→"直线型"→"三角形"→"网格型"的趋势,由几个中心点发起,然后以这些中心点为中心向外围辐射然后蔓延所有区域。入境旅游流的强度在空间上形成了"一带一点"格局,以郑汴洛旅游带为核心,外围形成南阳1个极核。旅游流强度的分布呈现出右偏态状态,以平均数的众数为中心,大多数旅游流在距离该中心的远距离外围区域呈集聚状态,而且河南省入境旅游流联系强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网络节点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等级性,同时层次和等级的节点呈现出大致均匀分布的状况,且每个层次和等级城市数目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
黎熙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1):42-45
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可以发现云南省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情况:高强度城市流城市为昆明、玉溪和曲靖,是云南省区域发展的核心;昭通、红河、文山、丽江、临沧与德宏因其较高的城市流倾向度,属于云南省的次中心城市;大理和保山由于从业人员的基数大,拉低了两城市的城市流倾向度。由此,根据对各城市城市流强度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增强云南省各城市空间联系的基本对策,为云南省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的高级形态载体。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收敛性分析、修正的引力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25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为样本,剖析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2017—2022年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城市间发展差距大且呈现出梯队层级分布态势;从各维度看,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和消费满意度四个维度发展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消费繁荣度涨幅最大,到达便利度发展水平较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间发展的绝对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追赶效应使得相对差距缩小;从空间格局看,城市初步形成了北部“北京+天津”集聚圈、南部“广州+深圳”集聚圈以及以上海为首的长江联系带的“两圈一带”总体空间网络格局,表现出“高者全局集聚、低者局部扩散”的集散效应特征,城市间有着“核心城市占据主导,边缘城市结构优化”的非均衡空间联系。因此,应立足城市比较优势、深入挖掘并梯次培育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引力模型框架下,将城市间物理距离改进为基于交通时间和货币上的相对距离,构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2012年和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旅游影响力,并运用ArcGIS10.2软件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联系格局从以北京为中心的"单中心放射型"演变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双核心网络型";北京的旅游影响力在京津冀城市群处于绝对优势,天津次之;河北省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以及各城市的旅游影响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巨大上升空间。京津冀三地应联动整合旅游资源,开发跨区域旅游大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建立区域旅游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平台使旅游发展低阶梯度地区能够直接承接高阶地区的前沿旅游创新成果;在政府引导下通过促进行业协会、旅游龙头企业、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发挥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21个主要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中心城市间呈现出两级分化现象,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四个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与其他城市间差异较为显著;其他城市之间差距较小,城市竞争力缺乏梯度分布;竞争力相对较差的8个城市,其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发展资源配置往往过于侧重某一方面,需要注意结构调整,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联系的视角,定量测度并刻画2013年和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地区)190个样本城市网络联结状况,并探究其集聚性影响因素.结果 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联结具有复杂性和尺度变异特征,不同层级城市联系网络的空间形态与密度存在较大差异;沿线城市间网络联结具有核心-边缘结构,东、西两端分别已形成多中心网络化联结格局,中间欧亚内陆腹地城市的网络联结及其集聚性相对不足;整体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具有多中心、多层级、嵌套型特征;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连通性硬件设施、软件环境以及城市所在国家的对外开放水平和营商便利度因素,对城市网络联结的集聚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空间联系是城市与区域、区域与区域融合的重要过程,是城市地理学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核心问题。鉴于空间联系研究的复杂性,本文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区位熵模型和发送到达模型综合评估了沈阳经济区空间联系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沈阳以较高的城市流强度成为区域联系的中枢,鞍山次之,其他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均较低;2000年以来,沈阳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上升态势,而其他城市则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沈阳经济区空间运输联系近20年总体上呈现出小幅度减弱态势,铁路旅客运输、公路旅客运输、铁路货物运输联系明显增强,仅公路货物运输联系表现为小幅度减弱态势;经济区各地级城市与沈阳的联系最为密切,其中沈(阳)抚(顺)联系居于首位;城际交互作用联系强弱总体上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东北城市(组)群经济空间联系,利用MapInfo软件绘制经济空间联系网络图,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各地的国际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城市经济等级分布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差异的影响,存在梯度差异限制了东北地区的整体发展。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分析结构的对等性,结果显示沈阳是网络中最核心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大连是网络资源或信息流动的"源头";经济联系量和国际化水平共同表明同一城市在不同尺度上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创新力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1-2016年中国338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位城市的创新指数,从空间分布、空间集聚、空间差距和空间极化四个维度出发,综合采用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系统考察了中国城市创新力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创新力呈现点-面扩散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创新力空间分布上的东强西弱、南强北弱格局与创新力增速上的东快西慢、南快北慢格局并存;中国城市创新力出现了一定的空间集聚趋势,高-高集聚范围由北向南逐渐延伸;城市创新力具有较高的空间集中度,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城市创新力的空间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南方、北方两大地区的总体差距则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距;中国城市创新力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横向极化与纵向极化并存,并且纵向极化速度远快于横向极化.  相似文献   

17.
阐述创新扩散理论及创新扩散与城市体系关系的相关文献,选取我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利用城市间创新扩散强度模型,实证分析城市规模和创新的关系及城市间扩散模式。得到结论:北京、上海扩散强度最大,东部城市普遍较高,扩散强度基本与城市人口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提出充分运用等级扩散规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开拓和改进交流渠道,继续扩大已有城市规模对创新扩散和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中国和欧亚的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枢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新疆的战略重要性十分突出。新疆被确立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不仅能够极大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而且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文章通过从新疆地缘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等方面分析了新疆被确立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考量,并进一步分析了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为新疆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做出了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9.
物流畅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崛起的关键。中国西北段是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黄金段,而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银川、西宁作为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对于西北段物流畅通至关重要。从国家的宏观定位来看,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全国性节点城市,西宁、银川为区域性节点城市;从现状来看,西北地区已经形成了铁路为主、公路和航运为辅的物流系统,以铁路物流为主的格局依然存在并将长期存在;从各自的自然人文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来看,五个节点城市应当各有分工,将兰州作为西部物流中心和大陆物流几何中心,西安作为西部物流商贸中心和大型出版物流基地,乌鲁木齐作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西宁作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银川作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同时,要在功能定位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搭建区域物流基础平台和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各地区物流体系衔接与协调,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物流体系,实现西北段城市物流节点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九城市旅游经济的联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珠江三角洲九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密切,但旅游经济联系量化研究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用有关公式对珠三角九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状况进行了测定,包括旅游经济联系度和非中心城市对中心城市的旅游经济隶属度,用以揭示珠三角九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差异性,并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