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计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计量在会计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会计信息需求对计量属性的选用将会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尚不成熟,在人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本的确认和收益分配等方面会对企业传统会计体系带来影响,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在现实条件下不宜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传统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知识经济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并且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如果不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核算与报告,那么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知识经济呼唤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作为组织资源的人的成本价值进行记录、计量、报告的专业会计。  相似文献   

5.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溪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6.
现行会计模式下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民  刘鹰 《当代财经》2006,(10):125-128
现行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复杂状况的形成,究其原因在于现行财务概念框架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实质无法合理确认,是现行会计观念与模式落后于现代企业实践的产物,这种情况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是难以根本消除的。笔者认为,目前为了使经理人股票期权能够在表内较为恰当的反映,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相对可靠、相关充分的会计信息,有必要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性质及表现形式综合考虑,使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在会计模式下相对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1.权责发生制是面向过去的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难以提供未来的会计信息。权责发生制只是对已发生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权责发生制是指权利和责任已经发生,不是将要发生,这些均排除了对企业未来交易与事项的确认。而且,与权责发生制相联系的历史成本原则也是面向过去的,在难以用历史成本合理可靠加以计量的业务中,权责发生制也难以确认,这限制了权责发生制的确认范围。在会计信息使用者日益关注未来现金流动信息的情况下,权责发生制会计将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未来会计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会计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因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重大失误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项要素:第一,会计风险的主体是会计人员的行为。第二,会计风险和客体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的结果,也是会计风险的载体。第三,会计风险的性质,是可能发生的损失,并且具有不确定性。第四,会计风险的微观环境是在一定时期内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 数据缺乏真实性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载体和现实基础,会计数据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开端。所以,数据的重要性对于信息系统是关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会计信息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然而在信息时代,大量数据涌入企业数据仓库的情形下,  相似文献   

10.
会计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因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重大失误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项要素:第一,会计风险的主体是会计人员的行为。第二,会计风险和客体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的结果,也是会计风险的载体。第三,会计风险的性质,是可能发生的损失,并且具有不确定性。第四,会计风险的微观环境是在一定时期内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相似文献   

11.
徐永敏 《时代经贸》2012,(6):212-213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实务中一直是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权责发生制明确了要在“发生”时确认,而非在“收到或支付”时确认。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特别是有关企业预期现金流动方面的信息。这些新的变化,对权责发生制会计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从权责发生制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出发,结合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来分析它的局限性,从而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事项或交易进入会计系统后,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输出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差错。会计差错特别是重大差错若不及时、正确地更正,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或判断。所谓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多数国家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这主要是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界不得不重新确定一些新的会计确认标准,这为我们解决包括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4.
会计确认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确认的再认识张俊瑞会计确认对于会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支柱之一,确认贯穿于会计信息加工的全过程。确认时间基础的选择和确认标准的规定构成了会计确认的双重要素。确认主要针对收入与费用而言,也连带地涉及到资产、负债及权益等会计要...  相似文献   

15.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会计必须实现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等会计职能,而管理会计能否有效地履行这些职能则取决于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就是取决于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人力资源确认与报告模式的经济学基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报告是解决企业经济资源信息如何输入和输出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问题。人力资源会计需要建立一个确认与报告的模式,以解决人力资源输入和输出会计信息的问题。企业是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的经济组织,其基本委托关系有以下几个:①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②企业内部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③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④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的间接委托代理关系。这些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契约关系,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契约约定,形成契…  相似文献   

17.
宋春红 《时代经贸》2013,(14):65-65
收入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和其它子系巍相互作用才才能发挥作用,本文从确认、计量、报告这三个方面说明了完善收入会计信息的措施,希望规范会计收入流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佳琨 《经济师》2001,(11):251-252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赖于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础是企业的知识资源。而知识资源是由人力资源和知识组成。但传统的财务会计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还没有单独地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这样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不全面 ,不充分。虽然 ,人力资源会计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就产生于美国 ,许多专家、学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 ,但至今还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文章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刘睿 《时代经贸》2012,(4):183-184
商誉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性的企业合并愈演愈烈,商誉确认问题越来越迫切的牵动着整个会计理论及实务界。商誉的确认带来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其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商誉确认对会计报表所传递的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是通过会计信息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解的,这些信息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做出的决策。本文对2007年上市公司中确认的商誉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商誉确认对会计信息产生了影响,与企业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由于2007年上市公司首次确认商誉,对股价影响的检验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从修证的Ohlson模型中证明了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比例的提高会使股票的市场价格降低,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无形资产甚至商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花 《经济师》1999,(9):102-103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国家的税收,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本文试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浅析,以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重视,尽可能解决或避免此类问题。会计资料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信息的失真表现在会计资料的失真。从其直观的认识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丧失了真实性,即会计资料的记载和记录,歪曲了会计活动发生的事实依据和真实面貌。但从修改后的我国《会计法》第四条第1款的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执行本法,保证会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