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银保合作推出了不少新产品,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以下简称“信保融资”)就是一项新的贸易融资产品,它是以保险公司作为介体,使出口企业更容易在银行融资。由于保险公司能够承保出口信用,大大降低了融资银行的风险。这一新型的融资产品受到了中小出口企业与各大商业银行的欢迎。由于最近我国处于经济发展不稳定期,信保融资业务也受到了大的影响,经常会受到不良风险的侵袭,一些融资企业由于资金链断开无法按期归还,信保公司又拒绝融资银行的索赔。为了能规避风险,使业务发展良好,笔者围绕短期信保融资业务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是中国信保为解决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于2003年正式推出的一项业务,指出口商在中国信保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出口贸易融资,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中国信保根据相关规定,将按照保险单规定理赔后应付给出口商的赔款直接全额支付给融资银行的业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许多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开始一种新的业务尝试,将出口贸易融资与出口信用保险相结合,推出信保融资业务,在一定程度为企业融资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和银行的信贷安全,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风险保障的政策性措施,也是世贸组织认可的贸易促进措施。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独家经营。截至2010年末,中国信保出口信用保险总承保金额在全球所有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中排名第一,这表明中国信保的发展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我国信用保险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上。  相似文献   

5.
齐宣 《中国经贸》2010,(19):60-62
9月9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突破了千亿大关,同时,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在落实“专项安排”方面进展顺利。这标志着中国信保的发展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有了质的飞跃。2010年,中国信保在全球所有官方出口信用机构(ECA)中的业务排名,有望上升到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按照国家"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措施"的要求,坚持"以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政策性职能,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2010年12月24日,中国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突破了1500亿美元大关。同时,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在落实"大型成套设备融资保险专项安排"方面也取得了富有成效的阶段性成果,有效实现了以保险促融资、以融资促出口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齐宣 《中国经贸》2011,(3):72-72
截至2010年12月24日,中国信保总承保规模达到1811.7亿美元,向企业支付赔款3.2亿美元,服务的客户数同比增长42.7%。1-11月,中国信保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融资1700亿元人民币,出口信用保险保额占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5.9%,比2009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沪港经济》2010,(2):35-35
日前,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签署了出口信用保险银行保单,进一步优化信用保险及一站式的保理融资方案,提高出口企业向银行获取融资的机会及加强风险保障。  相似文献   

9.
A公司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一家生产锂电池电极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开始开拓国际市场,2011年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方面建立合作。合作两年来,在信用保险的支持下,企业出口业务均以增幅超过100%的速度发展,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中国信保针对A公司的发展及出口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服务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广应用,给信用保险与银行合作带来了更多机会,与信用保险相关的融资业务规模呈现不断扩大势头。金融危机也给信用保险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文章初步研究出口信用保险在银行国际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且尝试建立信用保险机构、银行与融资企业的三方合作模型,为三方合作提供了思路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不仅是中国企业应对海外风险的坚强后盾,更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破冰利器;不仅能够协助企业稳固传统市场,更能带动企业拓展新兴市场。作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国家风险主权风险的研究和资讯服务;逐步扩大出口保险的覆盖面,特别是对符合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求的产品和产业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出口企业对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许多银行通过市场细分,推出了贸易融资和采购融资相结合的国际票证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09,(7):74-74
作为国家唯一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信保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政策性职能。据投保企业反映,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买家的订单逐渐集中到大中型供应商身上,有了中国信保的风险保障和配套融资,这些大中型供应商可以安心地接单,并且拥有足够的资金采购原材料生产,从而抓住了海外订单,稳定甚至扩大了出口。  相似文献   

14.
王民业 《走向世界》2015,(16):62-63
纳税信用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客观反映,如今也可以成为获得银行授信、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依据。在4月1日举行的青岛农商银行与青岛市地方税务局银税合作签约仪式上,双方联合推出了“税贷通”创新融资产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银行授信审批系统与地税局纳税信用系统信息共享,开创出以“信”养“信”、以“信”用“信”的企业融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齐宣 《中国经贸》2012,(19):40-4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继续实施大型成套设备小出口融资保险专项政策的部署,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日前召开国家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政策对接暨银行交流会,  相似文献   

16.
傅友发 《中国经贸》2013,(19):67-67
今年8月13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将600万美元出口保险赔付款交到A企业手里。”通过本次巴西客户违约事件,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信保在控制防范外贸业务风险中的抓手作用.信用保险发挥了强大的保障作用,保障了我们企业的现金流。”A企业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17.
杨萍 《中国经贸》2015,(18):121-121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但影子银行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业务和风险形式.本文主要围绕影子银行的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和民间融资,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和风险,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提出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2012,(13):78-79
"要为湖南企业‘走出去’提供最贴心的金融服务."第七届中博会在长沙举行之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长沙营业管理部(简称"中国信保长沙营管部")总经理刘正茂言语铿锵.2011年,中国信保为湖南105家小微企业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支持企业出口4.25亿元;为全省111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总额20.4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便利.  相似文献   

19.
石磊 《中国经贸》2013,(17):74-75
案情简介 中国出口贸易型企业R公司向香港S买方出口价值约30万美元的健身器材,双方约定支付方式为OA120天。但是,上述货款到期后,S买方却一直未启动付款。R公司遂委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追讨。同时,中国信保还接到国内融资银行Z书面通知,通知表明.因S买方拖欠直接导致R公司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融资款项,希望中国信保尽快介入。  相似文献   

20.
方丰霞 《中国经贸》2010,(20):10-11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及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公认的国际贸易促销手段,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出口信保发展现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与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