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多瓦式滑动轴承(图1)修刮轴瓦时,过去一般都用比真轴轴径大0.01~0.015毫米的假轴进行合研,这样,修刮前后轴承组需要一个星期,而且轴瓦修刮后,装配间隙不能调得,太小,磨活光洁度只能达到▽8,有时还有抱轴现象。北京量具刃具厂刃具车间采用兄弟厂加大假轴轴径的经验,在去年,修理 M1420外圆磨床砂轮轴瓦时,将假轴轴径比真轴加大0.15毫米,并采用车床研磨代替手工刮研,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仅用两天时间将轴瓦全部研磨合格。装配时轴瓦间隙调整在0.01毫米左右,并无发热现象,且磨活光洁度提高到▽9,至今精度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结构如图 1所示 ,M84160轧辊磨床主轴前后轴承均采用内部节流静压轴承。这种静压轴承没有外部节流系统 ,结构较简单 ,油路不易发生堵塞现象。装配时径向轴承不需要调节 ,调节推力轴承的间隙也很方便 ,与小孔节流和毛细管节流静压轴承相比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二、主轴部件的修复1 静压轴承修复图 1 主轴部件基本结构示意图对静压轴承瓦采用分次研磨、抛光轴承内孔的方法 ,即先用铸铁研磨棒 ,后用氧化铝研磨棒 ,分次研磨 ,最后抛光。( 1)初研。铸铁研磨棒 ,采用M10~M14研磨粉和煤油进行初研。研磨时研磨棒既旋转又作微量上…  相似文献   

3.
我厂46车间是民品五金模架的主要生产车间,为了扩大模架的生产规模,提高模架的产品质量,1987年购回两台上海机床厂产的MG1432A高精度外圆磨床,主要用于加工模架中导轴和导套。由于导轴和导套的加工精度好坏将直接影响整套模架的产品质量,因此对设备自身精度和工作稳定性要求很高。但该设备在使用近一年的时间,由于一次突然停电,致使设备供油系统中断,主轴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旋转,产了生抱轴。由于当时生产任务较紧,对该轴及轴承进行了修复使用,从1988~1991年3年里共抱轴4次,此时轴与轴承的配合间隙已达0.2mm,无法修复,严重地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厂一台M1083无心磨床,加工产品粗糙度偏高的问题长时间未能解决,但维修人员反映测试主轴静态精度是在允差范围内,后对砂轮又做了精细的平衡调整,粗糙度问题仍未有所改善。经现场认真观察,也没有发现机床有异常状况。操作人员说,机床在开始工作时,工件粗糙度尚可,过了一段时间粗糙度就变得越来越差。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们怀疑粗糙度问题是主轴运转有波动,原因可能为轴瓦不同轴或轴瓦间隙过大。为了证实判断是否准确,对磨床前后轴瓦进行了信号采集与频谱分析(图1),并注意了传感器一定要放在轴瓦调整螺钉上。幅值从两张谱图上看,都在两倍转速频率处出现峰值,只是幅值前端稍大于后端,初步证实了主轴运转存在前后轴承不同轴的情况。于是决定进一步检查主轴配合间隙,检查中发现前端轴瓦  相似文献   

5.
在机床的维修或大修理时,车床主轴瓦因“抱轴”或轴瓦研伤,但只要研伤部位没有呈流态或形成疤痕,一般不必更换新瓦。我们在维修和大修时对1650、1660、1670、1680、1682A 车床丧失旋转精度的主轴瓦均采用瓦内外圆矫正后加粘接的修复工艺方法使其再生利用。修后主轴的旋转精度及加工工件精度均达到了工艺技术要求。工艺措施如下:1、旧主轴瓦拆下后如果  相似文献   

6.
螺纹磨床砂轮主轴的滑动轴承,以外锥整体薄壁弹性变形轴承最为常见。该轴承的优点是回转精度高,温升低和寿命长,缺点是承载能力较小,工作面的形状不容易控制,调整不当容易引起抱轴。关于这类动压轴承的大修工艺,在《机修手册》第三篇下册中作有详细介绍,在“机床”杂志81年12期中也曾介绍。但对平时的维修方法,则尚缺乏系统的说明。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摸索出一些对磨头进行维修的方法,现提出供参考。一、主轴和轴瓦的修复1.主轴的修复“抱轴”是螺纹磨床常见故障之一,它是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注入胶粘剂工艺,解决轴承位轴与轴承配合间隙问题的方法.以轴承内圈抱轴,两端球垫分别开注胶孔和出胶孔,安装并做密封处理,调整耳轴与轴承同轴度后注入结构胶粘剂,完成耳轴轴承位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型号K40的德国产申克秤空气轴承陶瓷主轴磨损,间隙达到0.4 mm,空气轴承配合间隙应为0.04~0.06 mm,采取替代方法修复。修正相关尺寸后,在主轴原轴承部位加上聚四氟乙稀轴套,保证主轴与轴套间的同轴度,可替代原陶瓷轴承。  相似文献   

9.
汽轮机和离心压缩机等高速旋转机械中,广泛采用可倾瓦滑动轴承。此类轴承在压铅丝法间隙测量中,测出的间隙值并非轴承的真实间隙,这与剖分式轴瓦不尽相同,如果以此值作为轴瓦间隙,很可能造成轴承间隙超标。现场用几何三角关系由测量值可以推算出轴瓦真实间隙,但涉及的数据多,不便于操作,为找到一种计算简单、记忆方便的办法,便产生了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0.
采取调整推力间隙、轴瓦接触面和转子推力盘面研磨、更换磨损件、修复受损件等措施,解决2×1050 MW燃煤机组2号轴承座推力轴承瓦块磨损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转动机械中,轴的转动大多采用滚动轴承,因为滚动轴承启动力矩小摩擦系数小,而且转动平稳,不随转动速度而变化,加之功率损耗少,运转精度高,标准化生产,故成本较低。在机床主轴等的转动机械中大都采用滚动轴承作为转动配合,这就意味着轴的回转精度不仅取决于滚动轴承的制造精度,及与此轴承相配合的零件的精度、轴承的间隙及其装配质量。主轴轴承一般是内圈转动、外圈固定的,其中大部分机床主轴的负荷方向是不变的,所以轴承内圈的径向跳动是造成主轴部件装配后中心线偏移的主要原因,而外圈的影响则是极小的。对于两支撑的主轴部件,若采用正确的的方法装配,就可降低轴承的制造误差对回转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BZK D20自卸车,使用的是重庆—康明斯NH855型发动机,此发动机装配要求严格、精确。装配发动机时,除了要遵循的一般事项之外,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保证零件之间的配合适当。如曲轴轴瓦及连杆轴瓦间隙,此发动机对此要求严格,如果间隙过小,容易烧瓦、抱瓦抱轴。轴瓦间隙过大,机油压力低,可能造成曲轴、连杆等折断。因此,在装配轴瓦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来操作。康明斯发动机连杆的弯曲现象很少见,一般不对此进行测  相似文献   

13.
我校办工厂有1台M7150A平面磨床(上海机床厂产),投用以来先后发生过两次主轴抱轴故障。第一次更换了主轴和瓦块,第二次是将后瓦改作前瓦进行修理。两次故障均发生在主轴前瓦轴颈处,前瓦块损坏严重不能继续使用,后轴颈和后瓦块基本完好。根据上述状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修复: 1.修光主轴前轴颈,并检查了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硬度,基本符合原设计的装配要求。 2.主轴的前瓦块,用第一次主轴抱轴故障后拆下的后瓦块来替代。因为经查阅有关资料,均没有要求前后瓦块必须分别使用,只强调必须注意瓦块的旋向及  相似文献   

14.
三块轴瓦结构(图1)是动压轴承中最常见的,广泛用于外圆磨床和平面磨床砂轮架。而轴瓦间隙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磨削质量、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据《机修手册》等资料提供的数据,短三块轴瓦热态调整间隙为0.003~0.008mm,长三块  相似文献   

15.
1.故障分析1台风机电机每次停机后都必须开盖检查轴瓦,每次轴瓦钨金面都会有损伤,特别是轴瓦内侧钨金面需要外协加工,喷涂或更换,增加了设备检修维护费用。电机在停机后,工作人员断开联轴器,复查中心对中情况,打开轴承大盖,拆开1#、2#轴瓦上瓦,测量轴瓦间隙及紧力。检查发现1#轴瓦下瓦没有损伤,2#轴承下瓦面碎裂严重、轴承内侧  相似文献   

16.
炼油厂无盐水装置有两台HY80-315立式离心泵,运行期间经常出现堵转现象,即启动数分钟后,泵轴立即停止旋转。断开联轴器,检查电机,滚动轴承,两者均完好,松开压盖,去掉盘根填料后,用管钳可将泵轴转动,但扭矩大。后将泵体吊出,检查叶轮处无异物及卡死现象。怀疑四氟轴承与轴配合间隙过小。根据检修规程标准,四氟轴承与轴配合间隙为0.3~0.4 mm,查阅该泵出厂资料,原设计间隙0~0.07 mm,极限间隙0.1 mm。因此可以判断,故障点是几  相似文献   

17.
车床大修后,割刀切割时有时产生颤动、切削无力的现象。对这个问题,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找到了它的主要原因是主轴前轴承外壳与孔配合的公差不当而引起的。车床经过多年使用,轴承外壳与箱体孔的配合会出现局部间隙。大修时一定要正确测量箱体孔。若有椭圆度一定要消除,然后要保证轴承外壳与箱体孔配合有过盈量,不能有间隙。一般配合:零碰零,或过盈0.01mm。采用这样的配合公差,就不会出现上  相似文献   

18.
滚动轴承的外圆和轴承座配合间隙较小,经过几次拆装后,轴承座孔磨损,使配合间隙增大,俗称“跑外圈”。我厂有1台S7525螺纹磨床,高速砂轮轴的轴承座因多次拆装轴承,孔径加大0.03mm,磨削产品表面粗糙度为R_a=3.2μm(▽5),严重影响生产。为此,我们采用电火花强化机堆焊轴承外圆的方法,恢复外圆配合尺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修复时,将要强化堆焊的轴承装入自制的简易工具(见图),夹在普通车床上,打12r/min的转速;用φ2×500mm的铜或铝废旧导线芯作电极,选用与加  相似文献   

19.
BTD-110.R16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中发生严重撞车事故,主轴上的刀柄断裂。测得主轴端径向跳动0.002mm,主轴检验棒300mm处跳动0.3mm。着色法检验锥孔表面,锥尾处有面积较大的划痕,前部有小面积凸起,主轴整体精度和轴承运动精度尚好。通常主轴内锥孔受到轻微损伤,用手工研磨方法修复完全可  相似文献   

20.
大型卧式车床主轴轴承采用注胶方案成型,利用加工合格的主轴及两组半加工好的套筒就可以完成,分为粗加工、定位、注胶、固化、移轴工艺过程,可形成具有等量间隙的减摩涂层套,达到理想静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