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近期建设的以高铁站为代表的第三代铁路客站,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成就斐然,但对车站的经济效益尚缺少分析和规划,存在经营短板。在铁路体制改革的今天,“以人为本”的服务更需要长期良好的经营效益来保障和维持。在分析铁路客站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着重从铁路与物业结合的方式、旅客与顾客的关系、建筑设计与商业策划原则等方面探讨“铁路+物业”的客站模式,以期为新一代铁路旅客车站的建设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路交通枢纽与城市综合体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铁路旅客车站交通枢纽设计模式及国外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体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提出铁路旅客车站结合物业开发设计并形成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体将是国内铁路旅客车站发展趋势之一的观点,以期对今后铁路旅客车站的建筑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站型是功能完善的铁路旅客车站必须具备的条件.分析站场形式、客站站房的建筑规模、车站广场面与站台面的高差、站区地形、设计洪水位或内涝水位等因素对中小型铁路客站的布置及旅客流线的影响,探讨中小型铁路客站站型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
绿色铁路客站建筑方案设计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铁路客站的建筑设计应以被动式设计策略为基础。分析绿色铁路客站建筑设计策略的主动、被动两种方式,结合案例和铁路客站建筑设计的特殊性,探讨被动式设计策略在绿色铁路客站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以期推动被动式设计策略的运用发展。  相似文献   

5.
春运期间安全迅速、有序组织旅客乘降已经成为铁路车站的突出问题。从分析铁路春运期间铁路车站存在的旅客乘降安全问题入手,从人、设备、环境和管理方面阐述影响铁路车站旅客乘降安全的因素,提出铁路车站在春运期间保障旅客乘降安全的应对措施,即加强旅客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完善客运安全知识培训、加大安全设施投入、降低候车室旅客聚集人数、强化车站乘降组织、做好应急处置、加强站场治安秩序管理。  相似文献   

6.
丁亮 《铁道经济研究》2012,(2):19-22,29
新建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中间站主要位于县市地级中小城市,车站数量较多,在设计中逐步形成固定模式。分析这类车站站区规划,找出符合其客流特点与城市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做好铁路与城市衔接的规划与设计,发挥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的作用,也有利于设计者对这类车站设计时更加重视和做好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借鉴SERVPERF模型5个维度的思想,结合旅客感知服务流程建立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指标的客观权重,建立基于综合主成分分析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以西南地区11个客运站和20列旅客列车为例,综合车站、列车进行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车站方面昆明站客运服务质量水平最高,资阳站客运服务水平最低;列车方面高速列车服务水平最高,快速列车服务水平最低;综合考虑车站与列车因素,攀枝花站服务水平下降较多。  相似文献   

8.
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向旅客提供服务的经济实体,铁路客运服务要能满足旅客的需求,应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与规范,对服务质量进行衡量.就铁路站车商旅服务标准的制定与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制定铁路站车商旅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成渝铁路客流特征分析及营销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成渝铁路的旅客问卷调查,分析成渝铁路的客流特征、旅客需求和客运产品情况,从优化列车运营、提高站车服务水平、完善与丰富客票销售渠道3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从树立动车组列车品牌、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培育固定客流和开展特色服务等方面探讨成渝铁路客运产品营销策略,提升成渝铁路旅客运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与普速铁路有根本性差异,我国铁路企业查定高速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仍然沿袭普速铁路区段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通过对高铁站咽喉通过能力查定进行研究和建模,以全国旅客发送量最大的高速铁路车站广州南站为研究标本,对现行普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同时运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设备精准采集广州南站接发列车占用咽喉时间数据,实际查定和分析广州南站分车场分咽喉分方向的咽喉通过能力,并提出相关提高高速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措施,对我国高速铁路车站运输生产、站场设计和扩能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中国绿色铁路客站标准的必要性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我国铁路及铁路客站快速发展的现状;总结国内外绿色建筑标准发展概况,对已有绿色建筑标准指导我国铁路客站建设进行适应性分析;最后阐述建立中国绿色铁路客站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客运站综合交通体系,制订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法和评价指标,对于我国铁路未来客运站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这一目的出发,研究客运站综合交通体系的技术评价,分别从客运站选址、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换乘衔接、周边道路的适应性以及各种交通方式间的运能匹配等几个方面分析客运站综合交通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铁路编组站布局的双层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双层规划对编组站布局问题进行描述,上层规划表示决策者为了达到车流组织最优而采取的最优投资策略,下层规划为给定编组站布局方案条件下的车流组织优化。通过对上层和下层问题分别剖析,构建了编组站布局的双层规划模型,考虑到模型的复杂性,提出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并给出了求解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规划方法适用于实际编组站布局问题决策。  相似文献   

14.
邵永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呼南通道的组成部分,在路网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根据永州铁路地区内既有线路概况,以及永州城市总体规划及客运需求,综合考虑相关规划线路建设时序,研究邵永铁路引入永州铁路地区方案,即接入既有衡柳场方案和新建永州东站2套建设方案及其子方案系统。通过比较分析各项地区接入方案的线路布局方式、工程投资额度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推荐采用邵永铁路引入永州站衡柳场并改造车站咽喉、预留高速场方案,从而实现邵永铁路与永州铁路地区其他铁路的分工协同,减少对既有铁路的运营干扰,提高永州铁路地区运输能力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铁路客站商业开发由于其涉及面广,复杂性高,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铁路客站商业开发现状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结合其评价特点,利用专家咨询法建立了铁路客站商业开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部分方案偏好强度的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引入可拓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铁路客站商业开发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铁路两侧栽植灌木、乔木等植物所构建的绿色长廊,对稳固边坡、保持水土、改善环境、防御灾害及美化路容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论述铁路绿色通道建设重要意义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目前铁路绿色通道在建设理念和设计、施工、验收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全路绿色通道建设专项调研和新近发布的《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成果,介绍、分析路基、桥隧、站区等重点地段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的优化措施和创新内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设计问题,是实现一体化运输的重要环节。以南京南站交通客运枢纽为例,对客站交通综合体的换乘设计和建设管理等进行探讨和思考。对如何建设好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铁路客站综合体,使之在规划设计、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和谐发展,以及如何统筹协调好铁路与地方之间关系等方面对同类型的交通枢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