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从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全面小康关系的角度切入,在对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全面小康加以简单解读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科教发达、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及生态友好等七个方面对统筹城乡发展对全面小康的推动作用加以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秀平 《活力》2014,(3):8-9
兰西作为农区,53万人口40万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主体是农民,核心是农民收入的翻番,这是货真价实的硬指标。因此,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合作化、现代化的大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谋划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非常明确地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非常明确地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会议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就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和转化利用,推动城乡之间统筹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要求,是长沙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现实选择,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未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已经开始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其中,乡村振兴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人往高处走,是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只有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才能真正留住人、留住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完善公共服务,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是以推进城乡融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两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贾林 《内蒙古财会》2003,(10):11-12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因此,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提高农牧民收入,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像我们巴盟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巩固我国农业基础性地位,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城乡的巨大反差和“三农”处于弱势的状况,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加大外部投入。发展中心村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重构的标志之一。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为苏中苏北第一个全面小康达标市,江苏省海门市将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小康新水平,构建和谐新海门”的重要举措。通过近两年的建设,海门市的农村社区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镶嵌在海门的乡村间,描绘出一幅城乡一体化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成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地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切实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大复合系统。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6个方面,涵盖18个评价指标,构成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对全区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情况的调研,看沈北新区距离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多远的路程,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尽管我国农村建设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当前农村的经济社会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索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发展的农业大国,中国人口的80%生活在农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农业为基础,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中国社会的这一重要特征。没有农民生活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时期,需要推动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化农业、工业发展,实现城市化、城镇化水平提升,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为: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等战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缓解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最终实现城乡发展相协调的目标.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城乡规划一体化存在的现状与经济问题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私人企业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城乡分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并日益强化。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向好势头,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必须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公共产品供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主要依靠政府供给,受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治本之策,是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长浏、大浏、浏醴高速和永盛大道等“新四路”的开工建设,浏阳正阔步迈入“高速时代”,推进城乡统筹成为必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和谐的农村,也就不会有和谐的中国,而金融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20.
开栏语:自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社会各界已经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全面小康的前提是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农村的现代化,又首先是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在这转换过程中,乡镇企业无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离土不离乡,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凡是乡镇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当地经济发展得就快。由此不难看出,乡镇企业在实现农村小康的过程中,的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乡镇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又与当地政府对乡镇企业管理指导得好坏分不开。为此,本刊特辟“乡企扫描”栏目,意在全景式的反映各地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并采撷其中的突出者加以推介,希望读者朋友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