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齐哈尔市是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优势巨大,也存在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品少,品牌策略不完善,产业链短,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通过绿色有机食品集贸中心建设,使齐齐哈尔市由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向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集散基地转变,打造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升级版。  相似文献   

2.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齐齐哈尔的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基地建设、企业实力、品牌营销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产业呈现"大而不强"的状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从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营销、质量监管等方面入手,将齐齐哈尔建设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以实现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培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绿色食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绿色食品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由此带来了绿色食品生产的相对过剩.同时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绿色食品的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绿色食品数量不断增多,这使得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绿色食品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绿色食品的品牌建设,试图以独特的,难以模仿的品牌工具寻找获取独特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探讨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对策,对企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焕群 《魅力中国》2014,(14):10-10
绿色食品是政府倡导建设的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展绿色食品的目的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政府作为绿色食品品牌的管理者,应进一步强化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一要为绿色食品的技术研究开发培训提供支持。二要加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三要强化对绿色食品产业的监管力度,四要推动绿色食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郭艳  王家旭  王洋 《理论观察》2014,(12):79-80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产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享有"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农业生产与发展对齐齐哈尔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对齐齐哈尔市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到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瓶颈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齐齐哈尔市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议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速度持续保持高增长,优势产品和区域逐步形成,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已初显成效.但是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如下问题:许多国民对绿色消费的意识淡薄;企业创新欠缺,生产管理方式滞后;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健全;绿色食品产业面临生态威胁;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文章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绿色食品的影响力;放宽政策,扶持发展;完善绿色食品标准和法规;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之一,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目前缺少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的理论分析.根据这种情形,要全面研究新疆的绿色食品产业,必须首先对新疆绿色食品企业及产品、产品类型和绿色食品企业的地域分布特征等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臧良运 《理论观察》2013,(10):81-82
齐齐哈尔市是国家权威机构命名的全国唯一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以绿博会为平台,发挥“绿色食品之都”的品牌优势,破解绿色食品集散中心建设存在的项目、土地、资金、人才和环境难题,利用绿博会的引领作用,做实、做强、做优齐齐哈尔市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与集散基地,使之成为国内、东北亚乃至世界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集散基地,为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速我市农业经济的升级、提升我市核心竞争力、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若干意见》出台后,石城县修改完善了《石城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立了打造"区域性矿山机械制造基地、闽台产业转移承接地、赣闽粤绿色食品基地、赣闽边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秀美赣江源头"的战略定位。石城县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以工业平台建设为契机,力促工业提档升级,着力破解工业底子薄、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格局;积极编制城乡民生项目,切实解决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围绕"赣江源头""生态养生  相似文献   

10.
谷佳  王涛 《理论观察》2002,(2):121-122
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的农业面临许多挑战 ,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 ,齐齐哈尔市发展了相对优势产业——绿色食品产业。但我市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 ,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市场体系不健全 ,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不完善 ,品牌杂没有规模效应 ,绿色食品生产科技落后等 ,影响了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左伟 《改革与战略》2013,29(3):49-52
电子商务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建立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有利于发挥电子商务产业聚集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文章分析了南宁高新区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政策优势、产业规模优势和基础配套设施优势,认为南宁高新区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必须明确基地发展定位,优化制度环境,完善支持体系,构建重点特色行业电子商务集群,形成区域电子商务品牌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2.
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绿色食品工程”作为我国一项新兴的产业,尽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很大差距,如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日趋恶化;绿色食品研制、生产起步晚;绿色食品在营销中存在不少问题等。为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增强高新技术的应用;重视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加快绿色食品市场的拓展;确保绿色食品生产支撑体系的建立;加强绿色食品质量的控制等。发展“绿色食品工程”无疑将大大推进持续农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培育区域品牌,做强做大区域产业,是迅速壮大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文章以云南玉石行业为例,分析了"云南玉石"这一区域品牌经营中存在的"柠檬"和"公地悲剧"问题,提出了培育和发展云南玉石行业可以从建设企业自有品牌和构建品牌差别优势两方面着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经过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优质的食品。研究绿色食品发展状况为实现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解决“三农”f*-I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绿色食品的概念及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针对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十五年来发展迅速,但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化、绿色贸易等方面分析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必要性,并从产品质量、品牌、流通监督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政策扶持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品牌意识,完善服务支撑体系、优化品牌发展环境,明确主体管理职责、形成品牌发展的合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区域品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勇  邱婷 《特区经济》2007,225(10):297-298
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群的根本发展又依赖于区域品牌的建设。区域品牌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在区域品牌的建设中存在种种的问题与缺陷,使得我国区域品牌建设路程缓慢,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发展区域品牌,用区域品牌来带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使我国产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因此本文围绕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内在联系,分析区域品牌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创建区域品牌的重要性,并对区域品牌的建设展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品牌经济日益渗透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品牌建设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强大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品牌建设、商标注册和老字号等维度分析辽宁品牌建设现状,并从老工业基地历史、政府政策体系、产业集群、企业品牌四个层面分析辽宁品牌建设问题,提出"品牌兴辽"的四个支撑,即构建服务型政府品牌、外向型区域品牌、附加型产业品牌和国际型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19.
五常市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万物土中生,因此土壤环境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绿色食品的品质.采用中国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对五常市绿色产业基地土壤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的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 ,可以作为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投入品使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绿色食品原料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深入的专项调查,对创建大基地投入品使用情况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大基地生产投入品使用情况及其评价、存在问题、原因和应进一步采取的对策措施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基本把握,有利于促进绿色食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