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向世界》2011,(12):65-65
SNS全称Social Network Sites (社交网站),是在职场人群中颇为流行的一种交友.休闲网站,如人人网.开心网.Facebook等都是典型的SNS网站。而在地铁里,大街上随处可见人们持着手机埋首于微博之中。目前职场人士使用SNS网站和微博的频率如何.他们最青睐的网站功能又是什么.是否会影响职场人日常的工作呢?  相似文献   

2.
在以Facebook、微博、切客等为代表的新网络社交时代,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特征及人际关系已越来越多地映射到网络。社交网络以其特性征服了许多既有闲暇时间,又对社交网络存在依赖性的大学生。本文从描述社交群体的选择、行为特征分析以及对策分析三方面来讲述,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社交选择行为特征深层次原因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交网络营销成为中小旅游企业营销战略中的重要一部分,企业的社交网络营销影响着用户的态度和行为。文章以莫干山目的地的民宿类中小旅游企业为例,通过抓取其微博社交网络平台和在线旅游代理平台数据,研究其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交网络的影响力、活跃度和互动率均对企业客房销量有正向影响,社交网络影响力对企业网络口碑也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SNS可以说是网络上的一大新热点,去年10月,微软公司宣布投资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1.6%的股权。按这个价位计算,创建才3年多的Facebook市值一举超过150亿美元。也正因为Facebook在西方的成功.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交型网络服务)网站立刻成了风投和网络淘金者的首选。国内诸如校内网、开心网等诸多模仿Facebook成功模式的SNS网站也走上前台。在风投商和网络运营商看来,SNS简直就是一个可以无限拓展的超级金矿,亟待挖掘。可现实的问题是,Facebook在西方的成功模式真的能直接复制过来吗?  相似文献   

5.
叶莉芳  江志玉 《黑河学刊》2011,(12):117-118
于对35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了大学生使用实名制社交网站(socialnetworking service,SNS)的心理动机维度,发现:大学生SNS网站使用动机由六个维度构成,按其重要度依次为:好友联络动机、自我展示动机、互动娱乐动机、交际扩展动机、信息获取动机、休闲享受动机;据此形成的"大学生SNS网站使用动机问卷"各维度项目间的α系数在0.647-0.889之间,各维度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在0.219-0.729之间,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男性和理工类学生的交际扩展动机高于女性和文科类学生,女性的好友联络动机和自我展示动机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李光斗 《上海经济》2014,(10):70-71
如果说传统社会人们所说的"社交"主要是指线下活动,那么随着互联网出现并兴起之后到今天人们所说的"社交网络"则就纯粹指的线上交际了。从早期的QQ、MSN这种基于PC端的即时通讯工具发展到后来的开心网、人人网甚至微博的广场式社交工具,人们对于社交的欲望没有变化而需求却一直在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用户再次发生了大的移民浪潮,大量的网民从PC互联网端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端,微信作为新兴的社交工具渐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孔华 《理论观察》2014,(12):150-152
近年来,微博已成为大学生在社交网络必用的工具,这一交往媒介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此背景下,了解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微博的概念、特征以及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入手,探索性的提出应对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社交网站是基于"你是谁?"、微博是透露"你在想什么?",那么,"LBS"呈现出的则是"你在哪?"目前在中国,LBS(Location Basted Service,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还只是一块假想中的大蛋糕,但是在美国Foursquare网站空前成功的激励之下,中国的"LBS探险队"已颇具规模,并且已经开始了疯狂的圈地。LBS也被认为是继"团购"之后,中国互联网下一个"注定血腥"的战场。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SNS社交网站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SNS应用于高校教学的两大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应用前景:①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②发展协作式学习空间;③建立全程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探究在社交网络服务(SNS)情境下从众行为和习惯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来拓展ECM-IT模型。结合从众行为和习惯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从众行为和习惯调节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满意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的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02份中国社交网络服务用户的数据,并利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众行为增强了感知有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作用;习惯减弱了使用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文章的管理启示以及对后续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葛磊 《魅力中国》2010,(11):54-54
作为目前国内领先的SNS类网站,开心网(wwww.kaixin001.com)自2008年开始上线以来,就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截止2010年7月中旬。开心网已吸引了超过4000万的注册用户,其每日登录用户超过1200万,页面浏览量超过10亿,新增注册用户仍在递增中。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媒体,社交网络的发展可谓"神速"且已显现出巨大力量。从数量上看,腾讯QQ注册量已达9.9亿,活跃账户数达4.48亿;新浪微博用户数预计到2011年底将达到2.6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人人网的注册人数也已超过1.5亿,社交网络正在快速发展。同时,新的信息平台给社交网络带来无与伦比的方便性和实时性,使用智能手机,人们能随时随地在社交网络上接受、发布、处理信息。无疑,这是一片新的营销天地。当前,民航竞争激烈,价格战只会造成多输的局面。谁先找到新出路,谁就最有可能在这场生存之战中胜出。于是,利用社交网络的营销方法进入航空公司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当电商巨头爱上社交媒体,两者不仅各取所需,融合也更为密切。但社会化电商平台能否发挥1+1>2的最初预想,仍然是个未知。4月29日,一直在无线领域攻城略地的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换得新浪微博18%的股份,成为新浪微博第一大单一机构股东。这不仅让坊间早有的阿里与微博投资合体的传闻得以证实,也终于让马云在退休前十天携阿里巴巴如愿完成了这一重要的投资动作——打通SNS,搭建起社会媒体化的商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网络社交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传统社交模式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模式,也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延到了虚拟空间。微博以其发布信息快速、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成为时下重要的通信及社交网络平台。而个人在微博中的自我呈现也表现出与戏剧论中有所不同的新特点,即:前台后台关系的改变、剧班成员的随机性及印象管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多样化使投资者能够更迅速地获得信息,从而影响其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行为。针对社交网络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及价值,本文选取社交网络平台上投资者的言论和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指标构建社交网络指数。通过建立社交网络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间的VAR模型分析两者的动态相关关系,提出构建社交网络指数期货交易具有可行性的观点。最后,结合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社交网络指数期货的应用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网络社交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传统社交模式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模式,也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延到了虚拟空间。微博以其发布信息快速、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成为时下重要的通信及社交网络平台。而个人在微博中的自我呈现也表现出与戏剧论中有所不同的新特点,即:前台后台关系的改变、剧班成员的随机性及印象管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偷成为时尚今天你偷菜了吗?你太狠了,把我的菜全偷没了!……有没有留意到身边年轻白领们的见面问候语正在发生着变化?偷,已经成余生活的主要娱乐项目。偷文化也从未如此正大光明过,这一切都源于这个运行仅15个月的网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纳了2700多万人成为它户,每日7亿的网页浏览量,远远超过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令人忧心的是为首的SNS(社交型)网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势迅速虏获众多办公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红色旅游消费群体的不断年轻化,社交网络成为相关企业营销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对湖南韶山红色旅游相关微博营销账户的营销行为与对潜在消费群体的影响效应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红色旅游在社交网络营销中存在消费群体定位偏差与营销重点缺少,营销模式不具有针对性以及缺乏较完善的营销平台建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网络营销理论方法与红色旅游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推进红色旅游社交网络营销绩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10,(6):76-77
开心网、微博……中国的网民们仍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加入到一波波网络社交中,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中国网民的社交形式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Web2.0技术对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支持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相权 《黑河学刊》2010,(2):134-135
Web2.0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分享和参与。Web2.0技术主要包括:Blog(博客)、Wik(i维基)、Bookle(t网摘)、SNS(社会性网络)等六项内容。web2.0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