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镠 《港口经济》2013,(5):43-46
为了促进江苏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江苏以"南北合作"、"苏沪合作"的形式在苏北共同建设了一批园区,为苏南、上海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空间,也加速了苏北的工业化进程。但是,江苏共建园区也存在着共建模式过于单一、共建主体不够多元、没有形成园区管理的长效机制等问题。因此,江苏沿海开发共建园区应该健全园区共建模式,构建多元的共建主体,创新园区共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盐城南北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是江苏省省委、省政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苏南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战略举措,对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盐城市南北共建园区的建设发展情况近年来,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合作共建园区工作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加  相似文献   

3.
合作共建产业园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是泛北部湾国家经济合作的具体平台。共建产业园的合作模式基于合作双方共同规划,共同建设,由东道国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培育支柱产业。合作共建产业园的运行方式以政府规划为主导,企业参与运作相结合。中马钦州产业园与马中关丹产业园是中外两国政府国际园区合作的新典范,开创了中国同泛北部湾国家互设产业园区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国内观察     
《广西经济》2011,(5):4-4
温家宝:中马共建钦州合作产业园区 中国日报4月29日消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中国一马来西亚经贸投资合作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其间提议双方共建钦州中马产业园,并指出,广西钦州中马产业园区是双方在中国西部地区合作的第一个工业园,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遵循产业园区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创新合作共建模式,才能实现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经济联动发展。文章在充分借鉴国内和省内合作共建的成功范例,剖析利益共享机制中存在问题,提出了集中区与相邻区域的利益共享机制上的对策,逐步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的共建模式。  相似文献   

6.
国际科技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目前"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搭建的科技合作平台、民间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发展以及共建产业园区带动国际科技合作等。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共建更多的沿线国家或地区双边及多边科技合作平台、科技合作研究中心、特色科技园区等模式,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7.
跨江发展是沿江城市扩展其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转型升级等推动力为江苏实施跨江联动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对文献的深度梳理发现,江苏跨江联动发展的实质就是城市间的合作。基于上述考量,文章从探讨江苏跨江发展模式和驱动机制入手,应用博弈模型分析跨江合作城市的策略选择,得出合作是合作城市的唯一纳什均衡解的结论。由于共建园区是江苏跨江联动的主要形式,而园区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城市合作的基础,对共建园区产出—分享模型的推导,诠释了合作双方的努力程度与分配比例、贡献系数、创新性成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江苏跨江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跨组织合作理论为参照,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使用2008—2019年成立的长三角35家省际合作园区数据,检验了制度邻近性、地理邻近性、组织邻近性3个环境条件与目标相依性、资源互补性、治理协同性3个组织条件对合作园区绩效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产业转移型、治理型、同城化协作型3种合作园区产生高绩效;环境条件与组织条件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由组织不邻近的合作方(如政企)共建的产业园区,若合作方之间目标相依性低且资源互补性低,则产生低绩效合作园区的概率明显增大。研究结果为已有合作园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合作园区战略定位、合作方选择、内部治理机制设计等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和协同化“走出去”,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政府推动和引导、政策优惠、园区选址和产业定位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应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规范园区管理体制,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标准互认互通,提高园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发挥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作用,积极发挥中欧班列的运输和物流作用,总结园区发展经验并创新园区类型。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科研院所及中关村的调研显示,京津科技资源分布具有互补性,京津科技合作需找准对接点,但天津承接北京科技溢出的机制不顺,承接技术转移和扩散能力偏弱,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笔者建议:1京津科技对接以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和吸引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落户为重点;2园区对接以园区合作共建、上下游产业衔接和培育创新源为重点;3机制创新以汇聚科技资源、提升研发转化能力为重点;4服务体系建设以科技生态环境营造、提高研发、咨询、交易、孵化和转化能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雷仲华 《广西经济》2014,(1):30-31,34
正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我国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级产业园区。园区于1994年2月设立,同年5月破土动工,经过19年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固然有各方面的因素,但其与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行")  相似文献   

12.
夏茜 《改革与开放》2021,(21):23-27
共建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共建园区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是一项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课题.江苏省作为最早探索园区共建模式的省份,在新发展格局引领下,需要在推动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入探索、持续发力、立住脚跟,明确新形势下谋划南北共建园区新路径的重要意义,形成更多可供参考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盐城南北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是江苏省省委、省政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苏南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战略举措,对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2011,(12):7-7
11月24日,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签订《创新跨越共建“智汇张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合作,围绕以“城市光网”、“无线城市”为引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云计算”合作创新,助力园区管理、企业信息化能级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园作为"数字科技园"的运作主体,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信息产业局三方合资成立,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信息产业局、中科院合作共建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三位一体的"数字科技园区"。园区战略数字科技园以建设国内一流的服务外包、物流信息化、工业创意设计、软件开发、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的园区为目标,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宁波乃至浙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2月16日,北京分院与北京市科委共同召开院市科技合作工作小组会议。 会议听取了2010年院市科技合作工作总体进展以及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建设情况汇报,并就近期重点工作进行研讨。经过工作小组成员共同努力,院市合作在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怀柔园区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在京转化、中科院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共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相似文献   

17.
中俄丝路创新园,一个将陕西西咸新区和莫斯科紧密相连的园区,正探索一种新型丝路合作方式. 从2014年2月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经济论坛上首次提出“中俄双方合作共建产业园”设想,到双方园区代表20余次互访磋商,创新园从无到有、从规划到实施、从图纸构想到雏形初现,这是中俄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主旋律下,将两国高层领导政治层面的互动“热度”向经济层面传导的具体体现,加速推进丝路经济合作“提挡增速”.  相似文献   

18.
《发展》2010,(8):156-156
——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是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个高技术产业园,也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自2002年7月奠基以来,已发展成为白银市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科技创新层次,为我市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9.
投资事件     
《首都经济》2014,(9):53-53
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落户良乡高教园 8月15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大学研发试验服务基地智汇城服务中心落户良乡高教园区教育实习基地。该项目是在北京市科委、房山区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北京大学授权)、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目的在于整合资源,服务创新型企业,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共同服务房山区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共建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进的实质是转出地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对转移企业的知识溢出以及转移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共建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以转移企业为核心节点所形成的复杂连接。其演进动力主要来自转出地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交易成本降低、互补机制、知识流动与集体学习、外部环境和政府主动对集群的规划与调控。其演进过程包含萌芽期、成长期、巩固期与互动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