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区转移农村导致的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环境立法不健全,环境执法工作滞后,农民环境管理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要改善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不力的现状,需从完善农村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工作和提高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入手,完善环境法制,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因素,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及税务稽查人员的个人素质与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税务稽查手段单一、重数量轻质量、查大户放小户、案件质量不高、执法手段不强、执法监督不力、执法环境不优、办案经费不足和稽查队伍有待提高九个方面,建议优化税法宣传,加强部门协作,行使执法权力,完善稽查方式,完善稽...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到来,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完善相应的生产技术,科学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达到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整合的效果,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于排污企业的执法检查这种复杂、信息量大的工作要想有非常好的决策辅助及应用效果,就要在环境执法监测过程中,发展大数据技术,打造“环境大数据平台”,进而提高环境执法工作监测创新化、精细化的目的。本文将从大数据应用于环境执法的必要性出发,进而探讨大数据在环境执法中应用的注意事项,总结了大数据在环境执法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强化环境执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日趋恶化,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执法仍存在种种问题,迫切要求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完善环境立法体系,为强化环境执法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加大环保行政执法力度,使各项法律制度落到实处;完善环境权益的司法救济制度,强化司法执法。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也是民众呼声最高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已非常完善,食品监管执法不力和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导致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国食品监管执法缺陷表现在执法理念落后、监管体制混乱、执法不严、问责不力等方面。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要破除执法运动主义,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日常化;要严格执法,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加强问责;要发挥国家和社会的作用,落实食品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罗海涛 《全国商情》2006,(1):95-96,94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所处的司法环境,认为在民营企业所处司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法律适用统一原则得不到有效贯彻;执法较缺乏公平,执行力度弱;案件诉讼难,成本高。提出完善司法执法环境建设的对策:在司法领域,完善商法体系,协调相关法律内涵的一致性,加大对司法裁决的投入;在执法领域,提高执法部门的执行力,提高执法机构的能力和执法行为的一致性,减少法官的相继抉择权力,克服歧视或不公正对待民营企业的现象;在具体司法实践中,要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业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保护民营企业所有人或投资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影响税收执法环境各种因素的罗列与分析,汲取和借鉴国际上的一些成熟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和税收实践。提出如何优化税收执法环境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不力、处罚力度不够、监督不力等问题,需要从监管立法、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加强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城镇化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议题,此举措推动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但也对农村环境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农村环境污染执法入手,探讨了目前执法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应对农村环境执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区域环保行政执法协同发展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京津冀地区的环保执法工作中尚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三地配合程度不够,存在传统的各地分而治之的现象,各执法部门职能交叉,从而影响到区域环保执法的效果.加强区域间环境执法的协同合作与发展,是治理污染、建立健康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京津冀地区的现实环境状况出发,结合区域环境行政执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京津冀地区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性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增长加大了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破坏,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又加剧了这一态势的发展。我国环境立法日趋完善,但治理情况不容乐观。其深层次原因就是制度因素,制度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应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理顺和改革体制入手,设立独立性较强的执法常设机构,杜绝政府失灵,加强环境规制;并将严格的环境规制与经济手段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劳动者和消费者安全和健康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政府应完善和细化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通过社会性规制,控制风险,保护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刑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对猖獗的环境犯罪,相关刑事法律的约束力和惩治力仍然显得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完善环境犯罪刑法规制,需要科学定位环境犯罪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适度增加危险犯的立法模式、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实施更加有效的刑罚措施、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的立法环境和执法环境决定了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方向,无论从法律体系的构建看,还是从法律实践看,法务会计都需要有明确的执业规范和依据。法务会计得以在我国出现和发展的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涉及市场经济新环境、诉讼制度变革、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和专家辅助人制度建立四个方面,若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务会计法律环境,还要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合规成本理论,围绕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的出台,采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截面回归实证考察了“史上最严环保法”的股价冲击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发现:(1)“新法”颁布和实施均造成了显著的股价冲击;(2)“新法”颁布事件窗口,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加剧了股价冲击,上市公司外部的环境执法力度缓解了股价冲击;(3)“新法”实施事件窗口,盈利能力缓解了股价冲击,环境执法力度与股价冲击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法”颁布表现出政策冲击效应,而“新法”实施表现出信息发现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决策的过程及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环境侵权的特殊性使得传统救济方式在环境权保护上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面对频发的环境事件,环境权的有效救济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应当建立环境权的社会救济制度,通过修改环境立法,推行环境损害赔偿救助基金制度,建立环境侵权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环境侵权行政补偿制度,构建完善的环境权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是基础和保证。我国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法治机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能力,必须坚持健全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组织协调机构,强化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措施,提升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执行力:依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体系,强化科学发展的保障措施;依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解决好影响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制度,提升环保的司法救济能力,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立法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环境法制观念是法治观念、守法观念、权利观念的统一。要树立良好 的环境道德观念、强化环境法制观念、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