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小护士”还是没能逃过被欧莱雅收购的命运。 2003年12月10日,一项收购协议在北京王府饭店秘密签订。11日,世界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正式宣布,将“小护士”收归账下。“这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欧莱雅集团全球总裁兼CEO欧文中说,“中国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收购小护士品牌,为欧莱雅集团加快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2003年12月11日,法国欧莱雅集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盖保罗宣布,欧莱雅完成了对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收购.欧莱雅集团对小护士品牌的收购,还包括其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一个生产基地,以及"小护士"的分销渠道.  相似文献   

3.
《东方企业家》2004,(6):33-33
2003年11月,三笑集团将手中持有的高露洁三笑公司30%的股份尽数卖给了高露洁,同时卖掉的还有“三笑”品牌50年的使用权。很快,“三笑”牙刷便在大超市的货架上消失了。2003年年底,国产品牌“小护士”宣告易帜,根据与欧莱雅达成的协定,在完成收购后,小护士掌门人李志达将离开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10日,小护士化妆品公司董事长李志达终于同意出让小护士的所有权。280000个销售网点,96%的市场认知度,以及2003年预计近4000万欧元的销售收入,一并归入了欧莱雅。“犹豫四年,欧莱雅的什么打动了你,最终还是将小护士卖掉了?”在收购消息的发布会上,《中国企业家》记者向李志达这么提问,李志达犹豫片刻,一字一顿答:“诚意。”“还是利益!”媒体中有人高声回应。李志达匆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宣布收购中国品牌“小护士”,紧接着又在2004年1月28日收购了“羽西”,产品线一下子延伸到50元人民币以下。与欧莱雅迂回曲折降低产品线的做法相比,宝洁的降价措施显得直截了当。比如在2003年11月,宝洁推出零售价只有9.9元的200ml瓶装飘柔洗发水,而在此之前的价格是13.5元。欧莱雅降低姿态“在中国,更大的市场是属于‘大众化’的,要想取得成功,大众市场是必争之地。”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表示。但是在购买“小护士”、“羽西”之前,欧莱雅投放在中国的护肤品并不特别“大众化”:价格最高的是兰蔻,单品价从230元到99…  相似文献   

6.
残酷竞争中的星光点点 喜忧参半的本土日化业现状 张建国:日化企业作为典型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国内多家曾经盛极一时的本土品牌都被外资收购,比如,大宝被强生收购,丝宝集团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合作,上海牙膏厂与联合利华合资,"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等等不一而足,本土品牌的发展空间受到了空前的挤压.那么本土品牌为什么节节败退?在未来的时间里还有多少生存空间?如何才能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请到立白集团副总裁彭玉冰博士和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周良文先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冯青 《经营者》2004,(1):90-92
“小护士”还是没能逃过被欧莱雅收购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许许多多的民族品牌都没有逃脱被强大的外资品牌收购的命运.比如中华牙膏被英国联合利华收购,南孚电池被美国吉利收购,乐百士被法国达能收购,小护士被法国欧莱雅收购,乐凯被美国柯达收购20%等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这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如果没有很好的突围之道是很难生存下来的.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事件注定要触碰到民族品牌敏感的神经。回想前段时间的徐工收购案以及娃哈哈和达能间控制与反控制之争,再回溯到在外资收购中惨遭"斩首"的活力28、美加净等,加上南孚、苏泊尔、小护士等代表性民族品牌纷纷被外资收购,无不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关注。从以往多个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化行业的并购此起彼伏."大宝"被强生收购,丝宝集团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合作,"小护士"嫁给了欧莱雅,等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1.
外资收购者对本土品牌的收购就像一把高悬在民族产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民族品牌生存发展之路上投下了一片危险的阴影…… 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事件注定要触碰到民族品牌敏感的神经.回想前段时间的徐工收购案以及娃哈哈和达能间控制与反控制之争,再回溯到在外资收购中惨遭"斩首"的活力28、美加净等,加上南孚、苏泊尔、小护士等代表性民族品牌纷纷被外资收购,无不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骄人业绩 如果说,"欧莱雅"的知名度是靠日积月累的广告投放而"脸儿熟"的话,那今年初媒体纷纷讲述的一个新闻事实,却不折不扣地折射出欧莱雅雄厚的实力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欧莱雅将国内三大护肤品牌之一的"小护士"收到自己麾下:40天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了个连贯动作,正式收购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羽西".  相似文献   

13.
63岁的欧莱雅中国"创始之父"盖保罗,4月13日在意大利因病去世。盖保罗1996年赴任欧莱雅中国区总裁。17年来,他引入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薇姿等众多品牌,收购小护士、羽西完成本土化整合,拓展男士护肤全线产品……一路过关斩将,在激烈的化妆品市场实  相似文献   

14.
悠远 《经营者》2007,(10):46-47
收购,整合,再收购,再整合,这就是欧莱雅进入中国以来的全部主题。完成小护士与羽西的收购计划之后,欧莱雅再现了法国人凡尔赛宫前复制金字塔的神妙。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10日,为了填补其竭力打造的品牌金字塔的塔基部分(即低端大众化妆品市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拿下了与之谈判4年的小护士.所获包括小护士品牌、除了李志达之外的所有管理团队、所有销售网点以及位于湖北省宜昌的一个生产基地等.  相似文献   

16.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多品牌家族,在中国市场上,它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星光灿烂”。目前,“欧莱雅”旗下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有“兰蔻”“赫莲娜”“碧欧泉”;中端化妆品品牌有“薇姿”“理肤泉”“欧莱雅”;低端化妆品品牌有“巴黎欧莱雅”“羽西”“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3日,我国饮料企业的旗帜--汇源果汁集团发布公告称,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以1 79.2亿港元收购汇源全部已发行股份及未行权可换股债券.一时间舆论大哗,随着南孚、苏泊尔、小护士等代表性民族品牌纷纷被外资收购而兴起的争论再度被点燃.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公司》2004,(3):18-19
欧莱雅收购羽西 世界最大的化 妆品公司欧莱雅宣 布,已与美国科蒂 集团签定协议,与 其旗下的中国彩妆 及护肤品牌羽西 “联姻”。该收购将 在获得中国有关部 门批准后最终生效。欧莱雅集团不仅拥有了羽西的固定资定和无形资产,还拥有了“羽西”品牌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2005,(5):79
作者简介:陈云岗 品牌战略顾问.博卡品牌行创立人,兼任多家公司品牌总监。在快速消费品、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中有十多年的服务经验.在品牌经营方面富有理论建树和实战经验,创新意识强.讲求战略的创新性和执行的实效性。他曾经服务过的知名品牌包括“小护士”、“白加黑”、“杏花村”、“脑黄金”,以及彩虹集团、中国联通、博瑞地产等。  相似文献   

20.
最近十年,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美国互联网通过品牌扩张对中国互联网界的并购风潮也风起云涌,中国概念和美国资本正在进行一种全新组合。Google、雅虎、eBay和亚马逊是目前全球市值前四大的网络公司,两年来它们在中国动作频频,除了Google收购百度未成,另外三家公司都至少在中国完成了一项收购。2002年美国eBay出资3000万美元收购中国的拍卖门户网站——易趣网(EachNet)33%的股权,后又在2003年以1.8亿美元收购了EachNet;美国InterActiveCorp用1.28亿美元买下中国旅行网e龙52%的股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