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摄像是电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关键,一部电视节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摄像的技术和艺术,当然后期加工亦不能忽视。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摄像是电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关键,一部电视片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摄像的技术与艺术,当然后期加工亦不能忽视.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包黎霞 《发展》2011,(12):151-152
电视摄像是电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关键。一部电视片,虽然后期加工不容忽视,但主要取决于摄像的技术与艺术。画面构图则是摄像人员构思立意的直接体现,是使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合乎造型审美的要求,成为一个优美的视觉空间的过程。如何依靠一系列造型手段,充分发挥摄像机镜头所具有的发现力、捕捉力和表现力来展现大千世界、描绘...  相似文献   

4.
马盛杰 《魅力中国》2014,(17):272-273
在电视摄像之中,拍摄角度是相当关键的问题,加强对拍摄角度的研究与分析,对于增强电视的摄像效果与摄像质量均有着关键的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电粳摄像之中拍摄角度的若干问题,同时对拍摄角度之中应当注重的相关原则和主要角度的选取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旨在不断促进电视摄像效果的增强。为更好的选取拍摄角度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铭 《黑河学刊》2002,(2):58-58
自从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电视就成了最具现代化、最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电视屏幕三大节目支柱之一的电视文艺(文学与艺术的统称),成了新时代的艺术骄子,使得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视了。因此,电视文艺也就成了最具大众化、家庭化的艺术。而电视艺术作品则是电视世界中表现性最强的部分,它是电视工作者以电视的手段所创造出来的,毫无疑问,是表现的、艺术的,同时,又受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影响,有着强烈的娱乐性、通俗性、社会性、大众性。由此,电视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一直是电视艺术美学要研究和提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乔春梅 《理论观察》2011,(2):170-171
电视晚会,由于受传播方式的制约,没有了舞台晚会的观众在剧场观看时选择局部与整体的任意性和自主性。它只能靠摄像取舍后的镜头(通常是依据导演对镜头的要求或指令)经切像导演选择并使之呈现在屏幕上来引导观众被动地观看。电视晚会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切像这一创作环节的重要,因而把切像作为一种艺术(而非技术)来探讨,是电视晚会艺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王秀云 《理论观察》2008,(6):152-153
电视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主要是传播的功能。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电视艺术的传播功能,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其对“电视艺术”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冯海龙 《发展》2011,(4):110-110
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因为它是与电视屏幕效果的好坏、受众的视觉反应和思维接收紧密相关,对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技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正日益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技术为手段的艺术表现形式,改变了人类对艺术美学理解,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媒体艺术在改变我们对传统艺术认识的同时,整合了多种媒介,通过媒体互动建立了全新艺术的形式,真正做到了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与创新,推动了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对艺术美学的发展具有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付东 《黑河学刊》2012,(4):46-46
电视是一种技术媒介。现在的电视观众对节目内容和画面质量都有很高要求、作为电视摄像人员如何提高电视画面技术指标。拍摄出优美的画面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高鹏 《发展》2005,(7):57-58
当今世界,电视媒体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电视媒体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完成了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就决定了电视媒体包装工作必须不断向深层次发展.换一个角度说,一些电视媒体由于不注重应用美学进行艺术包装,在市场面前丧失了竞争力.提升电视媒体包装的营销力,就愈加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2.
苏红 《魅力中国》2014,(22):278-278
近两年,音乐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的火爆掀起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狂欢”,“狂欢”的背后,笔者从美学的角度对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加以分析,以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为例,详细探讨了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审美特征。论文将以艺术理论为基础,围绕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情感性”、“主体性”、“审美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李亚强 《魅力中国》2013,(13):308-308
新闻电视画面不单是为了通报消息而进行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对所拍摄的画面的技术处理和艺术构思的剖析下进行的系统工程。把握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从艺术和技术的角度认识电视新闻画面,以其为依据探讨新闻电视画面拍摄的技术要领和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美学史中,美学范畴即相对稳定又不断变化,反映了人类艺术认识的经验及审美地掌握世界的特殊规律。其意义在于,美学范畴体系的形成实现了哲学向美学的分化,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学科建构、艺术创作与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5.
灯光参与电视节目创作并配合演出,功能是把照明技术和照明艺术溶为一体,使电视节目制作具备艺术创作的可行性和让电视屏幕更具艺术效果的“观赏性”。而创造时空意境,营造情感气氛,提升节目品位,触动观众心灵,则是电视照明艺术的精髓和魅力之所在。光线,对于电视艺术,不只是单纯的照明,重要的是光线在现代艺术中是一种视觉美学,是情感的传达和能量的表现。特别是电视照明光线在光色彩(即色光)方面的处理和应用,更是对电视节目的艺术性和可视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一、常用的四个技法1.单一色光运用顾名思义,就是在电视节目艺术创作中,只用一…  相似文献   

16.
沈利 《魅力中国》2010,(30):96-96
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终极的美学价值和对艺术的形而上的态度三者共同塑造了一种独特的“随类赋彩”中国画用色的模式,决定并规范了中国画艺术的美学和民族特色。本文从中国画用色的精神本质和中国人的色彩观浅谈对中国画用色的“随类”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电视摄像这一工作环节的成功,前期的准备工作犹如是纸上谈兵,后期的编辑工作也只能是无源之水。一名合格的电视摄像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这些基本素质,才能在电视的旋转舞台上不断学习,积极创新,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情感:艺术教育的本体--苏珊·朗格艺术教育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美学史上,对艺术的情感特征存在着很多片面的认识.苏珊·朗格指出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它有着自己的功能、目的和价值,深远地影响着生命的质量.在现实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电视专题片剪辑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专题片剪辑艺术,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剪辑艺术,是电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是随着电视的产生与发展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电视艺术和电视剪辑艺术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重视电视专题剪辑艺术,同时有利于推动电视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20年代,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设计大师们就开始设计法则的理论研究和教学,他们将现代艺术各派别的艺术原理、美学思想应用与现代造型设计中,集合成为单一的艺术设计体系,为以后西方发达国家认识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