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O抑价现象在世界各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研究表明,成熟股票市场上的抑价率相对较低,新兴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高.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市场65家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是该市场短期投资、跟风投资的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价值投资的理念.因此,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养,让机构投资者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2.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一个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国外的理论重在研究IPO抑价的原因,且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市场有效的前提条件之上的,用这些理论解释我国IPO抑价率过高的情况不是特别合适。本文就我国证券市场各个阶段定价方式和发行制度的特征及各阶段IPO抑价率的情况做一简要分析,并针对IPO抑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1990年我国股票市场建立以来,在新股发行上,普遍存在着IPO高抑价现象。所谓IPO抑价是指初始发行价与首日收盘价的偏差幅度,其幅度通常用初始报酬率表示,也即是抑价率=(首日收盘价-发行价)/发行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发行人为什么没有介意股票市场的IPO高押价.在借助Barry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沪深两市的实例,从发行人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发行人为什么没有介意IPO高抑价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根据发行人观点定义的抑价率并没有传统定义下的抑价率大,且发行人更在意留在自己手中股票的价值和新股发行数量占发行前股本的比例.因此,这为我们重新看待新兴股市的"高抑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任小滨 《商》2014,(21):166-166
IPO抑价存在于世界上每一个股票市场,而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问题尤其严重,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市场,即使相比于新兴市场,我国IPO抑价程度依然很高。IPO抑价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的IPO抑价既有世界普遍性原因存在,也有着自身特殊的国情。在简单地分析A股抑价的原因之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以此促进中国股票市场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婷 《商》2012,(14):92-93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文中统称IPO)是指公司第一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普通股,IPO抑价表现为新股发行价明显低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上市首日即能获得超额回报。我国学者朱红军、钱友文(2010)对45个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的IPO抑价率进行统计发现,中国市场的IP0抑价率居世界首位。国内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股票市场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IPO成为永久不衰的讨论话题。本文在阐述国内外经典抑价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2010年开始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作为样本,对新股的抑价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找出新股抑价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针对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次公开发行(IPO)抑价是世界各国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中国A股市场又显得十分突出。本文从理论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角度对可能与我国A股市场发行抑价率相关的一些因素及造成高发行抑价率的根本原因做一简要的经济学分析,并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高抑价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公开发行(IPO)抑价是世界各国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中国A股市场又显得十分突出。本文从理论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角度对可能与我国A股市场发行抑价率相关的一些因素及造成高发行抑价率的根本原因作一简要的经济学分析,并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高抑价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IPO抑价理论以及对2010—2012年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且其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募集资金量、发行市盈率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赵贞玉  耿艳 《中国市场》2015,(13):10-11
新股发行抑价是指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显著为正的现象。不论是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是在新兴的资本市场,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文章通过运用弹簧振子理论,研究上海股市IPO抑价问题和新股上市后续定价效率问题,得到结论如下:我国IPO抑价程度与新股上市时间和流通盘大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比成熟的资本市场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率极其高,随着新股发行定价机制不断向市场化完善,IPO抑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廖昌利 《商》2014,(31):154+141-154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高IPO抑价现象,长期下去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从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上IPO抑价的现状出发,结合已有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高IPO抑价的原因,从而提出出了缓解我国股票市场高抑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党楠  徐丹萍 《现代商业》2012,(29):35-36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育程度远远不及国外股票市场,IPO抑价程度一直很高,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未对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达成一致的理论观点。文章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选取了2004年5月17日到2011年12月51日期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651只中小板股票作为样本,以三种方法衡量的主承销商声誉为基础,分析造成IPO高抑价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IPO抑价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一直都是一个普遍现象,它反映了一级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也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创业板市场2009年10月30日正式开市以来,IPO抑价率同其它市场一样也一直居高不下。为了提高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新股定价效率,中国证监会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行监管规则也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发行监管规则的调整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新股定价效率到底影响几何,学术界对此探讨甚少。因此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DID模型)来对发行监管规则调整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率影响进行研究,得到发行监管规则调整短期内没有实现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吕非易  张夏夫 《现代商业》2014,(15):192-193
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问题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IPO抑价率绝对值远远高于国外市场平均水平。寻求IPO定价与分配的有效机制以提高市场效率,是财务和金融学者探究“IPO折价之谜”的重大意义所在。本文对于中国证券市场IPO抑价问题的研究,将根据相关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选取特定的区间样本,统计IPO抑价结果,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检验相关指标与抑价率的线性关系,并以此得出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的成因,并针对其中造成IPO严重抑价的因素提出可能的缓解措施,为IPO发行定价制度的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科创板背景下,研究战略投资者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配售比例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表明战略投资者在参与科创板IPO过程中存在认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认证效应在引入更多战略投资者和研发强度更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此外,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配售比例还与公司IPO抑价率的后续效应,即上市后的未来市场表现显著正相关,说明战略投资者的认证效应不仅引发上市初期的较高抑价,还会推高新股上市后的价格。本文研究结论为探讨我国注册制市场IPO抑价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监管机构优化战略配售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9—2018年我国创业板IPO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参与及其特征对企业IPO抑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参与并未降低IPO抑价现象,反而使该现象显著提升,说明在我国,风险投资并未发挥其认证和监督作用;对风险投资机构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的年限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IPO抑价率,而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和机构数量在抑制IPO抑价方面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8.
IPO抑价问题的研究对了解与降低我国创业板IPO高抑价,实现市场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分两类,一是定性分析IPO抑价的可能影响因素,二是定量分析以创业板295个股票样本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据此对我国创业板IPO高抑价率的现象提出建议:第一,IPO抑价率正比于公司总资产,提出完善市场上信息的披露并加强监管的意见;第二,其反比于中签率,则应培养新时代高科技企业上市;第三,其反比于发行价,则要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树立企业良好竞争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48家制造业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创业板制造业公司IPO抑价率和IPO前盈余管理程度的计算,引入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创业板制造业IPO前盈余管理与IPO抑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IPO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IPO抑价就越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功 《商》2012,(3):83-84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抑价是指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后(一般指第一天)的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出现了巨额的价差,导致首次公开发行存在较高的超额收益率。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IPO抑价现象在各国普遍存在,只是抑价的程度不同而已。成熟股票市场的抑价度要低于新兴股票市场,然而还有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股票市场的抑价度也存在这明显差异。本文对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影响进入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