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午4点半,耀州区麻子村主任安武名会骑着电动车去镇上接孩子,这样的行程每天要跑三趟,有时村里事多脱不开身,就由他的妻子去接.实际上在农村,女人接孩子的时候更多,因为男人们大多出去务工. 麻子村是一个自然村,全村185户,758人.安武名说,大约有100个孩子每天都要这样接送,每次要骑行35分钟. 像麻子村存在的"上学难、上学远"的困境,其背后是持续了12年之久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俗称"撤点并校".政策的初衷,是针对农村学龄人口大幅下降的现实,通过集中资源办学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十余年来,全国农村小学减少了一半.但它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走样变形,出现了"一刀切"和过度撤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孩子还在念小学,怎么就"叛逆期"了?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当儿童进入三年级后,由于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大人,开始能够把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区别开来,并努力设法的去支配和控制环境,包括通过多种途径要周围的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这个时候孩子的需要不仅仅限于物质上的满足,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这个需要与儿童自我评价水平低、自身尚未发育成熟的身体素质构成了一对矛盾.这种情况下孩子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其实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所以,如果这时我们就把"叛逆"的帽子戴在孩子的头上,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3.
"把历下区打造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安全的城区之一."在"平安山东"建设中,济南市历下区以超常的气魄与安定的发展环境成为领跑者.历下区是山东省会济南市的文化和商贸中心,历下稳则济南稳,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统筹经济发展、加快"平安历下"的建设已成为全区的共识.为把历下区打造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安全的城区之一,历下区广泛开展了"平安办(镇)"、"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网络"、"平安场所"系列活动,为整体推进"平安历下"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部署,浙江在全国首创"平安金鼎"评选机制,也开启了宁波平安创建的征程。宁波人口密集、产业高度聚集,这样一座城市要连续12年完成省内"平安市"的考核目标,相当不易。摘得铜鼎,拿下银鼎,捧起金鼎,夺鼎之路折射出宁波平安建设格局、体系的构建,机制、方法的创新,以及社会各界持之以恒共谋大平安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5.
如今,有些家长在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不要引进西方的方法,二是孩子要不要送到西方去接受教育,比如到美国或英国去接受学校教育.这些问题都与中美教育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6.
沈黎明 《中国西部》2012,(Z2):130-133
美国人在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有一个共同认识——要想孩子成才,必须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智商、财商、情商,三者缺一不可,但在这"三商"中,财商的教育培养最重要,一定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不久前去美国,有幸接触了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先生,听了他关于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介绍和观点,在领略了美国家庭教育风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美国家庭教育与我国家庭教育的明显不同。其中,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是对孩子财商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7.
龙春雨  徐蕾 《中国西部》2013,(27):56-61
我们第一次见到的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金华希望学校校长李仁强是那个在小雨中骑着摩托车向我们驶来的中年男人.他皮肤黝黑,有着健壮的身体和国字脸,踏实沉稳但不刻板,严肃正经,平易近人. 采访之前,李仁强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2002年的一个月明星疏的晚上,李仁强将留校辅导功课的最后一个孩子送回家,因为孩子家在很偏僻的地方,李仁强便和司机说好,等他送完孩子之后再返回学校.  相似文献   

8.
白晶 《西部大开发》2007,(12):34-34
在仲秋午后的西安街头,邂逅了"步兵"。他骑着山地车,黝黑的脸上架着一副墨镜,一身标准的"驴子"装扮。我们在他一位朋友的黑牦牛户外用品商店里坐了下来。"步兵"名叫陈强,今年已近不惑。而在十几年前,当户外运动在西安还没有这么蔚然成风的时候,陈强就和朋友们疯狂地爱上了爬山等户外运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高官被强劲的反腐东风刮倒.这些被刮倒的"老虎"在任期间,有的迷恋于烧香拜佛,有的傍大师作保佑,有的将自己姓名刻在寺庙中,有的在办公楼前建镇邪物……如此种种,无非寻求平安.然而最终难遂其愿,有的撤了职,有的进了监狱,有的上了断头台.究其根源,在于不守规矩.领导干部要想平安从政,必须规矩做人、规矩做官、规矩做事.  相似文献   

10.
《发展》2014,(2):61-61
正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大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1个小时,你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上站起来,凑近了专家说:"你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大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