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作为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乙烯的用途非常广泛,2005年全球产量约1.1亿吨:2005年我国共有18家企业、20套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约773万吨,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总产量755.5万吨:预计2006年全国乙烯总能力将达971万吨,总产量950万吨 。[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国芳烃生产和技术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有纯苯生产企业70多家,总产能在200万吨/年以上,2002年产量达到213.06万吨,其中石油苯约占总能力的88%,焦化苯占12%。我国纯苯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中石化2002年产量达到123.02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7.7%;中石油2002年产量达55.8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6.2%。  相似文献   

3.
我国甲醛工业发展至今,生产和消费均已唇世界首位.并且在规模、产量、质量、技术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甲醛生产能力达1223.6万吨。预计2006年将超过1300万吨:年生产能力达到或超过10万吨/年的企业已超过25家;在生产方法上已从单一的“银法”逐步变化到“银法”和“铁钼法”共同发展的格局。预计2010年.我国甲醛生产能力1410万吨、产量1000万吨、装置总开工率71.6%。[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世界醋酸生产能力约1165万吨,产量约940多万吨,预计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1350万吨左右。2006年我国醋酸总生产能力约236万吨/年,约占世界总能力的20%,总产量约180万吨。预测到2010年我国醋酸新增产能433万吨,加上原有2367万吨,合计总能力将达669万吨,总产量将达563万吨。而同期需求量约为310.7万吨,届时醋酸将会较大量的过剩,市场将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随着烧碱产量的增长,我国商品液氯的产量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累计产量达到176.6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5%,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年液氯产量可能超过230万吨,今年国内市场对商品液氯的需求量约230万吨,明年国内市场对商品液氯的需求量约245万吨。目前我国有商品液氯生产企业150多家。2001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70家,在2万吨以上的企业有32家,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有5家,超过10万吨的企业只有1家。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商品液氯产量达到10.74万吨…  相似文献   

6.
橡胶市场极具增长活力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总能力的9.9%、总产量的14.5%,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合成橡胶市场之一,2007年我国合成橡胶(含胶乳和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总产能达到205.0万吨/年,其中七大合成橡胶(含SBS品种)的总产能为165.75万吨/年,约占我国合成橡胶总产能的80.8%。总产量达到222.0万吨,同比增长20.32%。其中七大主要胶种的产量为163.3万吨,同比增长约11.9%,产量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燕山石化、申华化工和齐鲁石化,分别达25.90万吨、21.36万吨和21.26万吨,  相似文献   

7.
1995年世界ABS树脂的总生产能力只有420.0万吨,2002年增加到630万吨,2004年达到约717.1万吨,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6.7万吨/年。约占世界ABS树脂总生产能力的14.88%;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39%: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96.0万吨/年,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是当前钢铁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障碍我国钢铁企业组织结构是大中小相结合的。按照1995年的工业普查资料,全国共有钢铁生产企业17181个,其中大中型企业75个,乡及乡以上小型企业700多个,乡以下小企业16000多个。在这些企业中,有炼钢生产工序的1600多家,其余是炼铁、轧钢和金属制品企业。目前,我国拥有年产钢5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46家,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5%。在46家企业中,有4家年产钢500万吨以上(宝钢、鞍钢、武钢、首钢);29家年产钢100~500万吨;13家年产钢50~100万吨。此外,还有年产钢50…  相似文献   

9.
经济复苏投机计划陆续出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ABS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国外公司纷纷来华建立生产企业。2009年我国新增ABS产能25万DE/年.总产能达到226万吨/年,产量178.44万吨.比2008年增加了2105万吨。韩国LG、台湾奇美、宁波台塑、镇江国亨等几家颇具竞争实力的生产商和供应商,经过数年来的扩张,其装置产能已占到国内总产能的70%,可以说,外资企业已在我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见表1)。  相似文献   

10.
领跑世界聚酯工业随着自主技术的开发成功及装备国产化能力的不断提升.20世纪末以来我国聚酯产量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1998~2008年年均增速达到18.8%。截至2008年底我国聚酯产能达2700万吨/年,产量2005万吨,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  相似文献   

11.
孙伟善 《化工管理》2014,(34):21-23
中国电石工业现状及趋势 据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底,国内有电石生产企业约300家,产能合计3790万吨/年,比2012年增加560万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产量达到2234.2万吨,比2012年同比增长16.2%。  相似文献   

12.
产业发展现状 1.上游产业快速发展 近几年,甲醇、二甲醚行业快速发展,产能和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77家,产能合计1639.4万吨/年,产量1076.4万吨,开工率为65.7%,表观消费量1104.6万吨,2007年甲醇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分别同比增长22.0%、23.1%和12.5%.目前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34个(不包括二甲醚、甲醇制烯烃企业自身配套的甲醇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世界双酚A生产能力约为337万吨/年,需求量约为290万吨/年,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国外的反应技术以及回收技术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我国双酚A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国内产量不大,需求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我国周边国家双酚A装置的不断上马,我国生产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且积极应对国外产品对我国进行的低价倾销。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2年我国乙烯产能1648.9万吨/年、产量1486.8万吨,表观消费量1629万吨。随着我国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约2600万吨/年,当量消费自给率将由2012年的47.5%提高到近70%。但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应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据《亚洲化学新闻》6月份报道,由于天然气富国建设百万吨级甲醇厂热情高涨,预计未来几年世界甲醇产量将稳步增加,虽然甲醇产能处于过剩状态,但大多数公司仍在积极推进其计划。预计全球甲醇产能将由目前的4000万吨/年增加到2010年的大约4800万吨/年,同期世界甲醇消费量将由目前的3300万吨/年增至3500万吨/年。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世界甲醇的总生产能力为4797万吨/年,主要集中在亚太、中东和南美地区;总需求量为3680万吨.世界新增甲醇产能正加速向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中东和南美地区转移.预计2010年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将达到7600万吨/年,而需求量约为5735万吨,市场供过于求,竞争将会加剧.2006年,我国甲醇产能合计为1 344.4万吨,但10万吨/年以下的小型装置占了绝大多数;甲醇产量为874.7万吨;表观消费量为968.7万吨,同比增长45.4%.2007年1-5月我国甲醇进口量同比下降58.7%,出口量同比增加9倍,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国内甲醇产能急剧膨胀.预计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将达到2542万~3212万吨/年,产量将达到2033万~2570万吨,而需求量约为1900万吨,市场存在过剩的风险,价格将继续下滑.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来看,我国甲醇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当前在产业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行业发展的机遇和风险并存,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聚丙烯工业现状及其发展 (一)产能和需求 近年全球聚丙烯(PP)工业持续强劲增长,据美国CMAI公司统计,全球PP生产能力由1999年3100万吨增至2004年4110万吨,2005年PP能力增长约6%,达到4370万吨/年,增长最快的是中东,增长28%,达到250万吨/年;其次是南美,增长7%,达到226万吨,年;东北亚增长6%,达到1210万吨/年;北美和西欧能力分别保持在920万吨/年和971万吨/年。2005年世界各国(及公司)PP产能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18.
我国涂料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挖潜改造、科研开发和从国外引进丙烯酸涂料、粉末涂料、汽车涂料、卷材涂料、船舶涂料、高档建筑涂料、重防腐蚀涂料、包装桶生产线、电脑配色及金红石型钛白粉等生产技术和设备,再加上乡镇企业和国外独资合资企业的发展,全行业2000家,生产能力约80-90万吨。(2)涂料产品高、中、低档并用。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1995年全国涂料生产能力为230万吨,产量为169.23万吨,无机颜料产量为56.19万吨。其中高档合成树脂涂料的比例从1980年的16%提高到1996年的71.24…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随着房地产业、平板玻璃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拉动了纯碱需求,推动国内纯碱产能、产量迅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我国纯碱产能已达到2870万吨/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45%;全年产量为240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自2003年起,我国纯碱产能和产量便稳居世界首位,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目前,国内仍有大量在建和规划产能,预计到2015年,纯碱产能将达到3495万吨/年甚至更多,而需求只能保持在2500万吨左右,开工率或降至71%。如果不出台严格的调控措施,对国家和地方经济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都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3年我国乙烯产能1728.9万吨/年、产量1622.5万吨,表观消费量1792.9万吨,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61.75万吨/年,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2500万吨/年,未来几年将进入新的扩能期。但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应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