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偏重于依靠技艺,能源消耗低,所生产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高,不会污染环境等特点,非常适合今天及以后的产业发展结构和方向,适合于进行产业化。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处于刚刚起步的摸索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怎样才能推动其深入产业化和健康发展,无论从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推动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面来讲,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即以温州市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现状为例,逐一分析其在目前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于今后如何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玉军  王可馨 《北京商业》2010,(1):F0004-F0004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中国北方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其品牌在清初已形成,历代传承发展,形成其独特风格,被誉为北方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典型代表。其传统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产品厚重粗犷、朴实自然,在选料、贴钢、锻打、淬火等方面,有其工艺的严格性和独特性,已被政府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出的每一步都留下了艰苦创业的深深脚印,映射着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坎坷历程,是中国刀剪文化的象征,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如何保护与传承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使命,本文特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分析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手工艺人、向民间学习,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生动呈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基于对先人留下来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料香生产技艺"进行深入了解,结合当今社会形势,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旨在研究其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重要分类。以苏绣为例,在其保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人才缺乏、传承机制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和保护资金的来源不足等问题。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构建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建设一个展览馆,做好保护传承人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将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最终实现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今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于延续世界文明的精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今政府机构非常重视的主要工作范畴。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而在如今网络数字技术发达的今天,也需要政府机关和公共管理组织与时俱进,借助这一新型手段推动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转变。使得其科学、合理、高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从而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海玲 《江苏商论》2023,(12):130-132+136
非遗促使古老技艺重回大众视线并引起广泛关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问题始终是研究的热点和实践的难点。在社会转型期,回归生活是当前传承与创新传统手工艺努力的方向,创新往往是实践主体被动的应对性的选择,要坚持在传承中创新的原则。作为青绣代表的互助土族盘绣,具有传承时间悠久、传承人数众多、传承模式传统的特点。论文为理解传统手工艺创新的发生过程及其与传统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与启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从数字化、培训、扶贫、文创、旅游等五个产业发展方向讨论盘绣的艺术性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商》2015,(31)
本文从沈阳历史遗产基本情况入手,梳理了沈阳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业文化遗产的现状,并以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品牌建构的角度,分析了建筑文化品牌、工业文化品牌、抗日文化品牌和饮食文化品牌在历史遗产的影响下的不同特色,指出城市文化品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不断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创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文化遗产”习惯统称为“传统文化”,对“物质文化遗产”多称为“文物古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或“传统习俗”等。近年来,国际社会对这类概念的逐渐规范,我国也于2005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保护等做了进一步的明确。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在全社会得到逐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涵盖的面非常广,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本文以泰山东岳庙会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就加强档案管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途径,谈一些浅显的认识。一、档案管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必要性(一)泰山东岳庙会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时间、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按照这一概念,泰山东岳庙非...  相似文献   

10.
苏州是"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很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政府和人民也非常重视对其保护和传承。课题组在总结苏州手工艺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州非遗手工艺展示传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打造"互联网+非遗手工艺"精品平台;借助网络新媒体来创新非遗手工艺展示;利用直播大平台打通互联网+非遗手工艺销售渠道;运用智能新技术优化非遗展示性体验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湘西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种类繁多,特色明显,对其起源及生存环境做一次全面的研究,是以方便公众检索、利用为目的,建立起一个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的数据库,从而保护我国湘西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及其文化,并推进和深化我国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既积极配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对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振兴民族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4批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测算非遗分布均衡程度,探讨非遗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非遗空间分布不平衡,北疆数量比南疆多;类型上以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为主,传统戏剧和医药比较稀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除了文化自身特点以外,受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本文提出从政府、社会人群、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等角度做出相应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曹晓燕 《消费导刊》2012,(9):154-155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我们可概述为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并通常被认为与特定的民族和区域有密切关联,并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地演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凝聚民族认同、维系地方风俗、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传统手工艺与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着民族的、民众的创造力。常州西直街的手工艺文化丰富,这些手工艺文化哺育着江南常州人,为常州的经济与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手工艺,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被遗忘,失去这种根文化社会也将进入毫无生机状态。对此,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依据西直街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建立传统手工艺发展组织,加大宣传,做好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基,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既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也发挥着融洽地区关系的功能。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采用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互促进的方式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也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得出了目前鄂尔多斯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实现状,并站在不同社会主体的角度,尝试探寻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文化乐游"以促进文化传承的有效方法,为西北边疆搭建一条文化绵延之带。  相似文献   

16.
多金荣  范儒林 《消费导刊》2012,(5):145-147,220
内蒙古是一个历史文化宝库,目前,内蒙古有63个项目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样式远离衰亡?从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具体措施,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理维度、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视角探究我国传统特色农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特色农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实地调研新疆吐鲁番葡萄产业集群的典型地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对特色农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机理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特色农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因素是地理资源禀赋和政府支持,核心驱动力是区域文化和供应链品牌协作。我国传统特色农业集群区域品牌创建由“资源优势”向“效率优势”和“品牌创新优势”转化,有赖于政府制度创新、集群供应链品牌协同及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20,(3)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加之市场主导政府助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势头迅猛,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之一的西北地区,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同时在此番转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保护好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本文将从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特色入手,以其品牌构建为主线,探究品牌构建过程中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时代,珠算受到了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冲击,从一项"技艺",逐渐变成了"记忆".职业院校肩负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职责,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就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志丹 《北方经贸》2012,(5):125-126,129
"生产性保护"是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最直接和现实的途径。旅游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旅游吸引物。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文化价值高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应确定保护性开发原则,明确开发定位和发展方式选择,以区域旅游发展角度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