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分娩,对照组未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分娩,观察两组在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上的不同。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0.0%(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应用无痛分娩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较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并且能够有效保证母婴安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方法足月单胎头位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经硬膜外腔注入0.1%罗哌卡因+1.5μg/mL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经硬膜外腔注入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随后泵速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产妇注药后0.5h、1h、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疼痛水平及产程、分娩方式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转为剖宫产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0.1%罗哌卡因与1.5μg/mL芬太尼复合应用于经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改善镇痛效果,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地西泮在分娩过程中应用状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48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静脉注射地西泮治疗,与未注射地西泮的对照组进行对比,从新生儿出生后1min阿氏评分、产后出血及产程进展方面观察两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阿氏评分、产后出血和分娩方式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产妇较对照组从分娩活跃期到宫口开全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分娩过程中对产妇静脉注射地西泮能加快产程进展,加速宫颈口扩张,无产后出血等不良反应,不会对新生儿阿氏评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刺激乳头对剖宫产术产程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的辅导方法.方法 将200例临产后进入第二产程的临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辅导执行,实验组接受产妇本人或其他人有节奏地刺激乳头,观察2 组产程的时间,产时出血量.结果 实验组第二产程缩短,产时出血量明显减少,2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应采用刺激乳头的方法,对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及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胎头着冠后口令式深呼吸法应用于减少会阴撕裂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产房护理,观察组采用胎头着冠后口令式深呼吸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时Apgar评分,统计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Ⅱ度会阴裂伤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未撕裂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5 min时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头着冠后口令式深呼吸法能显著改善产妇在自然分娩中会阴撕裂程度,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新生儿整体呼吸情况良好,产妇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肩难产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60例肩难产孕产妇为观察组,60例经阴道正常分娩顺产的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在产前、产时的指标,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各径线、新生儿并发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和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产妇在宫高、腹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新生儿的身长和体质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儿出现肩难产的发生率较高,产前做好预测是防止巨大儿肩难产的关键,正确熟练处理肩难产可有效减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生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晚期孕妇脐带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医院分娩的366例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脐带异常分为异常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及足月低体质量胎儿发生率。结果异常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常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及足月低体质量胎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脐带异常轻则终止妊娠,重则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做好产前检查及应对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道溃疡出血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胃镜止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在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止血时间和生命体征恢复时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和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出血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的孕产妇180例,将其基于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分娩指导及产科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常规分娩指导及产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泌乳量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术后孕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较好地满足孕产妇的情感需要,获得信赖感、安全感及愉悦的心情,促进孕产妇泌乳量增多,全面提高母乳喂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传统术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复发率、术后发热率、术后镇痛情况的不同。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后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物使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疼痛小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就缩宫素配伍地塞米松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300例,按照分娩个数的奇、偶数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缩宫素组)和观察组(缩宫素配伍地塞米松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150例患者30分钟出血量为(130.0±20.7)ml,2小时累计出血量为(179±64)ml;对照组150例患者30分钟出血量为(180.0±36.1)ml,2小时累计出血量为(237±80)ml。两组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50例患者第三产程时间为(8.7±3.2)钟,出血500~100ml的有9例,出血>1000ml的有4例。两组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毒副反应。结论缩宫素配伍地塞米松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缩短第三产程,且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妊高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前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妊高症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维持血压稳定,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选择自然阴道分娩的4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将再次选择剖宫产术的6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实习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程时间、产褥感染率、住院费用以及围产儿结局等情况变化。结果实验组产妇比对照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程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降低(P<0.05),而产褥感染率、围产儿结局两组产妇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进行再次妊娠可以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程时间、住院费用等,同时产褥感染率、围产儿结局与再次剖宫产术没有显著差距。临床应大力推广,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东海县黄川中心卫生院收治的54例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自然分娩率、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医学应用价值,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不仅能缩短产妇分娩的平均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对提高新生儿的体质量以及胎儿分娩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收的7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预防出血,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其药理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给予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抑制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儿方位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证实体位矫正胎儿方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分娩的100例胎位不正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为通过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儿方位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情况、新生儿评分及产程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42例,阴道分娩率为84.0%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8例,其阴道分娩率为16.0%,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剖宫产中情况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新生儿评分比较中,两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改变产妇体位应用于临床矫正枕后位胎位不正,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降低难产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益母草注射液在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拟行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臀部肌内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宫缩药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第2、3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第2、3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可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2、3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复发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5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分为三组,分别为第一组(51例)、第二组(49例)、第三组(50例),第一组产妇取40 mg间苯三酚干预,第二组产妇取80 mg间苯三酚干预,第三组产妇取120 mg间苯三酚干预,比较三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宫口开大、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指标。结果 1第三组产妇的产程活跃期明显短于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一组、第二组相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给药40 min后,三组产妇在宫口开大上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并无太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期间使用间苯三酚,可促使产程缩短,控制产后出血量,提高分娩安全性,值得产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7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皆为分娩后立即给药,观察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后出血预防,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注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3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缩短第3产程。产后3 h观察组血量为(152±20)ml,对照组出血量为(320±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卡前列甲酯栓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并缩短第3产程,确保产妇安全,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