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和曲美他嗪治疗,对照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于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均给予常规治疗后,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治疗,观察组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心绞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和血糖浓度均得到有效控制,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血糖含量,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血清HIF-1α、VEGF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持续时间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IF-1α、VEGF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VEGF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乐脉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青壮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用药治疗,但需停用2周以上硝酸脂类抗心肌缺血药物。若治疗后,不能自行缓解心绞痛症状,加服硝酸甘油。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乐脉颗粒治疗,若效果不佳,则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硝酸甘油耗量、心悸、胸痛、胸闷、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都得到了较为明显下降(P<0.0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乐脉颗粒在本组患者中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脂、血糖、肾功能、肝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乐脉颗粒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但长期使用是否能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片联合地尔硫卓片,观察治疗2周后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强度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心力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对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治疗,均治疗4w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变化。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有减少,相比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肌缺血,疗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138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38%和93.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和73.68%(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提高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2013年4月至12月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11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我科同期收治的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的116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血脂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症状,控制心绞痛发作时间、次数,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控制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20例试验组患者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控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明显优于控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时评价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CH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冠心病(CHD)患者86例,将该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利尿剂、吸氧、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硝酸盐等);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曲美他嗪,20mg/d,3次/d;联合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其中阿托伐他汀10mg/d,1次/d,曲美他嗪,20mg/d,3次/d;观察并记录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冠心病(CH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临床有效率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结果 :①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胸闷、胸痛、乏力以及心悸等等方面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联合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4%,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治疗过程中和完成之后,2组患者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联合组失眠1例,呕吐1例,恶心1例,对照组失眠1例,呕吐2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拥有更加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与单纯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差距不大,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4月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心脏指标、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改善和恢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疗效确切,心肌缺血明显缓解,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良好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且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故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阿司匹林、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给药血府逐瘀胶囊。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1疗程和第2疗程末记录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期、持续时间,并评价心电图疗效,同时在给药前和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测定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期、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血糖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可有效减轻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减缓心绞痛的发作,缩短其持续时间,改善心电图表现,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应用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基础治疗前提下,配合应用螺内酯治疗观察组的84例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并与基础治疗的7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脏指标等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测量患者6min步行结果,两组患者步行距离均长于治疗前,患者运动耐受性提高,观察组治疗后步行结果为(542±56)m,显著大于对照组(434±45)m,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FV、APFV、EPFV/APFV、DT值明显改善,患者血浆内脑尿钠肽、醛固酮、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下降,其中脑尿钠肽下降幅度最大,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尿剂螺内酯可有效提升伴有DHF的高血压老年患者运动耐受能力,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就波立维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所收治的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服波立维,两组均口服鲁南欣康,静滴欣康注射液+250ml葡萄糖注射液。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较强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佳,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两组均治疗2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TXB2水平,同时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 前列地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与左室功能,进一步降低TXB2水平及血液黏滞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观察组选取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采用鲁南欣康治疗,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同类型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中,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观察组减少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消除和改善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获得理想预后,对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