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下简称《合作社法》)的颁布和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发展新阶段,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要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必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合作社法》的活动,要让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同志和农村干部群众知法用法,以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以《合作社法》为依据,尽快制定地方性《合作社法》的实施条例和实施细则,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之后,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搞好农民合作经济体,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讯     
部委我国立法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致富经过三次审议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31日表决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部法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一部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它增强了分散的农民家庭的市场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发展这一组织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好途径。据统计,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各地已经创办了十万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6年中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走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快速增加,地区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数量上呈快速发展态势。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全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超过15万个,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  相似文献   

6.
郑宝叶 《商》2014,(14):27-27
近年来,我固的农村合作社迅速发展,渐渐的将会成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对风险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对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于对整个农村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层次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了能够更加对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经济理论进行丰富、对农民的风险意识进行更全面的培养、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步发展,本文通过对以往农民专业合作杜风险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再进行一次系统性的研究,并提出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对风险管理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出现可喜的新变化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发展呈现加速态势,覆盖乡村、农户的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之后,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搞好农民合作经济体,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指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2007年7月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7年5月28日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2007年11月14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农民合作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必将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扶持下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但由于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种种因素的制约,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缺陷,迫切需要国家采取法律和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总社办公厅消息 为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日前,浙江省慈溪市推出了专门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服务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银行为慈溪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对象为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该贷款服务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贷款用途明确;二是贷款利率优惠:三是贷款手续简便;四是贷款期限合理。  相似文献   

12.
《广东合作经济》2009,(4):19-21
近年来,增城市供销合作总社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当地发展农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力量、农产品流通的主导力量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在该社的组织和引导下,增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止2009年1月,共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43家,约占广州市的41%,成为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孙亚聪 《商》2014,(12):169-169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6年多来,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不仅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促使农业向产业化经营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缺陷,出现无法覆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新问题的情况。本文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完善角度对合作社进行剖析,揭示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发展的不足,并结合自己所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为共同利益发展而成立的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本文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并且从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加强指导、提升规范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论小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纪荣 《财贸研究》2012,23(6):65-70
安徽凤阳的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然而该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农民专业合作意识有待加强、缺乏专业合作社人才、基层政府重视不够等等。应加大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培养合作社专业人才,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等,以促进小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博弈与互惠规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乡土空间作为场域背景,围绕农民谋划组建、参与管理、生产互助合作社的实践过程,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过程中小农利益的复合诉求,以及交换行为的多元博弈与互惠规范的演化生成。从社区合作社的视角审视中国乡村农民的生产实践,凸显的是以农民为轴心的多方合作主体在特定社区空间下展现出的利益、博弈、互惠规范等多种维度,体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式乡土场景里存在的动态性、整体性和复合型的运行过程。依循社区合作社的认知路径可以警惕对农民专业合作专业性和经济性的盲目夸大和过度主导,可以为经济主导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一种反省视角,为理解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实践提供另一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美国新一代合作社对我国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一周年之际,本文通过数据分析等方法,借鉴美国新一代合作社的经验,探讨发展我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农民参与新型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和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为此应从农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其家庭的劳动力数、年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分析影响农民合作行为与意愿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参与合作能否受益的预期心理对农民的合作行为与意愿有着显著影响,农民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了解也是影响农民合作行为与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截至今年10月,我们新疆吉木萨尔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0个,其中涉农专业协会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4户,人会、人社农户18000户,辐射带动农民近26000户。针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我局确立边发展、边规范的指导思想,采取“巧登记、宽监管、重扶持”的方式,支持其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呼伦贝尔市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33户,发展户数占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分之一以上,比2007年底增长1555%,比2008年底增长283%,发展势头迅猛,形势喜人。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在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在分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呼伦贝尔经济实际的方式,通过发挥工商职能,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