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王迪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一书是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成功著作,通过描述成都茶馆这一微型社会空间的发展展现了整个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变化,丰富的文献史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社会的一个小角——茶馆的变化发展展现了整个社会大的背景文化,从茶馆这一微观的世界折射出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茶馆的产生构成了成都市独特的地方文化,从独特的历史学角度阐述了特定时代下的成都社会,作者描述的茶馆既是一部社会史,也是一部经济史,一部文化史。  相似文献   

2.
关瑞 《中国市场》2007,(16):56-59
正是因为星巴克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了泛着温厚奶香的拿铁,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习惯在星巴克里小坐。从某种意义上说,星巴克造就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咖啡馆市场。中国有上千年的茶文化,为什么没能喝出名馆?成就一个茶馆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北京市东城区茶馆的连锁经营情况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茶馆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东城区茶馆的连锁概况,对茶馆在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茶馆经营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促进中国茶馆连锁经营的发展和茶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4.
黄进 《现代商业》2012,(5):22-23
本文首先把成都传统茶馆界定为能体现巴蜀茶文化,传承巴蜀茶文化,弘扬巴蜀茶文化的成都茶馆。分析影响成都传统茶馆服务质量的因素,阐明了服务质量对于成都传统茶馆的重要性。归纳成都传统茶馆服务质量现状,并提出提升成都传统茶馆服务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小凡是个嗜茶如命的人,因而心里一直有个开家茶馆的愿望。可是等她有了一点积蓄后,她却发现城里茶馆早已呈现饱和状态了。不过,小凡认为,只要自己不“紧跟城市季风”,而去经营“另类茶馆”,给茶客们全新的感觉,就一定可以心想事成。经过反复思索,小凡最后决定开一个“好色茶馆”。她想,这样一个招牌足可引起路人的好奇与嘀咕,而新店开张时,有人嘀咕并非坏事。打出“好色”旗帜,就得做“另类”文章。小凡这个茶馆只有20多平方米,只摆了3张小圆桌,但小凡却辟出一半的空间玩“花点子”。玩什么“花点子”呢?用她的话说,叫“演绎茶的神韵,挖掘茶…  相似文献   

6.
《华商》2011,(6):61-61
湖南省茶馆业的“领头羊”——白沙源茶馆,与北京老舍茶馆等另外9家茶馆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十佳特色茶馆”。  相似文献   

7.
茶馆是成都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成都成为茶馆产生和发展的典型,茶馆浓缩了成都的地域文化特征及风土人情、市井百态,同时也承载着成都人对传统休闲文化的理解与认可,随着成都旅游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成都传统茶馆文化也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例如麻将文化,这不仅丰富了成都市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使传统茶馆的发展融入了新的生命力,从而促进茶馆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依据成都茶馆的历史讲述成都传统茶馆的产生、特点以及发展,即麻将文化与茶馆文化的完美融合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共享茶馆逐步兴起.相比于传统茶馆,共享茶馆具有典型的"互联网基因",中青年消费者则是共享茶馆的主要目标群体.福建省是我国茶业主产区之一,民众普遍具有强烈的饮茶习惯,这也为共享茶馆在福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掌握共享茶馆主要消费群体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共享茶馆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川西茶馆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此文在分析其茶馆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挖掘出了茶馆文化独特的旅游价值,并以成都茶馆为例,提出要实现川西茶馆文化的旅游价值,就应当围绕其娱乐、教育、逃避、审美功能研究具体的开发模式,以达到对其深度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研小组对成都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型茶馆实地考察访问后,本文对其经营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对成都其他两类,即大众茶馆和商务型茶馆进行比较得出该类茶馆所具有的特征.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于成都传统型茶馆旅游推广的一些建议,希望本文能加深读者对成都茶馆文化得了解,并对树立和推广成都茶馆文化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茶馆萌芽于晋,兴起于唐,繁荣于宋,普及于明清,微衰于近代,复兴于现今。中国茶馆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和缩影,它起着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功能。然而,中国茶馆发展至今天,复兴繁荣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营销模式的选择与应用。中国茶馆经营现状:走不出去的传统套路茶馆发展一千多年来,始终沿着休闲茶馆、文化茶馆的套路走下来,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在运作模式上,多是“为卖茶而卖茶”的经营模式;在人员使用上,多是店主本人或其配偶亲戚是饮茶方面的专家或知之较多;在品牌塑造上,没有品牌意识,缺乏茶馆价值的塑造;在文化层次上,虽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但未真正理解茶文化的真谛。同时,装修风格相近,茶叶品种雷同,价格不相上下,没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都市又见茶馆司马南说到茶馆,对于今天多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讲,除了在一些文学作品里读到,在部分电影电视片里看到过以外,于生活中兴许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新事物;而对于像笔者这样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讲,则并不陌生。记得我念小学时,离学校很近的一条小街上就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
PC茶馆     
PC茶馆正在营业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本茶馆终于正式开张和广大茶客见面了。茶馆嘛,有茶喝,而且还可以畅所欲言,只要是和电脑有关的硬件、软件都可以,谈谈它们的质量、功能、  相似文献   

14.
茶商     
本期看图学管理,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茶的生意无处不在,不管是海拔3800米的高山上,还是街边的小店里,只要有一个火炉,一个烧水壶,一些茶叶,几张桌子,几把小凳子,茶店的生意就可以开张。当然,很多世界繁华的街道上,也不乏富丽堂皇、高雅别致的茶馆,其间的消费成千上万,即使价格不菲,但仍有不少富商光顾。  相似文献   

15.
正大家都知道咖啡馆,也都知道茶馆,但是一个像星巴克那样可以让人们舒适交流,同时售卖30多元价位非奶茶茶饮的店面,你见过吗?我自己都没见过,所以想做一个这样的店,名字叫"一木觉茶"。从定位上讲,一木觉茶和星巴克有点像,就是所谓的"第三空间"——都市人群在生活和工作之外,想要去坐坐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正> 如果说三里屯是新新人类西风东渐劲歌靓舞的渊薮,那么什刹海则是一杯翡翠盛来琥珀光、炎黄文化已酵得酽酽的老酒。 而现在,什刹海是北京下一个“俗地”——有人大声疾呼。 从传统、纯粹、自发的消闲到满目的茶馆、酒店、游船,从素面朝天冷月石桥到桨声灯影笑语喧哗,什刹海的火爆商气仿佛是一夜染就。  相似文献   

17.
现代茶馆经营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茶馆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经营策略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充分利用和开发茶文化来提高经营层次,吸引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人才茶馆     
一、项目简介 茶馆历史悠久,前景广阔。但由于目前全国各地茶馆一哄而上,绝大多数无个性、无特色,经营方法陈旧,同质化竞争剧烈。大多数惨淡经营。  相似文献   

19.
喜爱旅游的余蓓蕾,在一次高原之行后找到自己喜爱的事业采访对象NO.3: 余蓓蕾拥有店铺:200平方米藏式主题茶馆经营特色:采用茶馆休闲、  相似文献   

20.
PC茶馆     
PC茶馆正式开张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纷纷来信表示对栏目的肯定以及对我们的相关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欢迎,并真诚的请您来我们茶馆来坐坐,让我们一起畅所欲言。栏目宗旨:其实本茶馆就是站在中立的立场,提供给广大茶客自己的舆论空间,充分体现消费者是产品的主人,消费者对产品的评论也是最直接、最权威的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