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和主线的光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二十大报告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的现代化思想取得新飞跃、达到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系统性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中心”,体现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双重规定:一是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从落后国家走向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航人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李雪 《经济师》2024,(3):6-7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在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上,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王承哲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创新。本刊将王承哲的发言以专题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肖文 《江南论坛》2023,(3):86-8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可以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所在。改革开放45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浙江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走在了时代前列。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  相似文献   

7.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经济基础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通、依什么走得稳、靠什么走得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蕴涵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内在逻辑,即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独立自主、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统一战线、自我革命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价值立场、思想源泉、立足基点、发展方向、使命担当、精神动力、政治保障、重要法宝、鲜明品格。  相似文献   

9.
王裕雄 《经济》2023,(8):26-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进入新时代之后的核心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赋予了时代机遇,而体育产业发展也可以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发挥独特作用。这一判断既是来自过去十余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来自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宏伟蓝图与实现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集中展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文章从阐述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的体现展现切入,重点从提升产业创造财富和就业能力、“城”“市”并举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理性”“经济理性”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角度,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新要求赋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议题,以期丰富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国内区域一体化研究,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洞察现代化实践和创新现代化理论的新范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发展、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意义,必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唯物史观的理论形态和它的应用范式。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研究,对发达国家来说,指的是其所走过的由传统到现代的历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指的是其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和发展进程。对中国人来说,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反映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推进的现代化尊重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重视先行国家现代化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但是,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将其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上经济改革日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工商业发展体制、机制,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代化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它不仅解读了中国道路、诠释了中国理念,而且体现了中国智慧、展现了中国力量,这一原创性的现代化理念与实践对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价值目标、实践要求、价值意蕴的要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传承性特质、人民性特质、实践性特质、世界性特质。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深刻把握其内在特质,才能更加科学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律,更好地推进民族复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已经成为初步成型与相对稳定的理论形态。2023年,学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于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也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所创造出的新文明形态,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阐释其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内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共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统筹部署、一体谋划、一体实施,极富深意和新意。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连接产业、科技和人才发展,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动对外开放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旗帜,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回顾中国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其次阐释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要求和新使命,而后提出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应从深化“五通”合作、拓展合作新领域、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强化企业风险防范等方面加强工作。此外,地理学者应该系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道路,开展国际发展、国别地理、世界地理、“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党坚持的改革开放是紧密相连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