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近3亿人出行,史上最火“五一”假期,是3年疫情后一次消费与心理的集中释放。假日经济规模巨大,“花样迭出”,从长城到上海外滩,中国各大景点人头攒动;从淄博赶“烤”到“特种兵式旅游”;从国风庙会、大漠骑行,到乡野露营,花式旅游场景广受热捧……多元消费需求催生出旅游新场景、消费新体验。“假日经济”是在1999年国庆,国务院调整了节假日时间,通过上移下借的方法,形成了春节、“五一”和国庆三个“黄金周”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本质就是一种消费现象,是消费在特定时段内的集中。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掀起一股“旅游消费券”热潮。杭州、苏州、南京、郑州、广东、山东等地纷纷向百姓派发“旅游消费券”,引起人们排队申领,场面轰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近日表示,“2009年旅游全行业将致力于增强最终消费能力”。邵琪伟透露,2009年旅游业将推动发放旅游消费券、试行奖励旅游、旅游消费信贷、旅游企业促销让利等活动,  相似文献   

3.
科学评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于微观家庭福利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匹配2012~2018年县域高铁开通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于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本地家庭的旅游行为,相较于“非高铁县”的家庭而言,“高铁县”家庭的平均旅游出行概率和旅游消费金额均明显更高,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不变。机制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带动效应主要通过改善出行条件、增加出行人次、扩大出行半径,以及促进家庭就业和收入增长等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闲暇时间更充裕的家庭而言,高铁开通对其旅游消费的提升作用更强,高铁也更促进了家庭的短期污染规避行为。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了“高铁时代”的旅游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助力国内大循环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在近几年不断涌上国民经济市场,旅游消费成为国内消费的热点和亮点,旅游业作为一个发展潜力极强的产业群体,有着“朝阳经济”、“无烟工业”的美誉,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要影响地位,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促进旅游消费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众标准化》2011,(4):58-58
“十一五”时期,我国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率超过10%。2010年,中国已跃居全球第3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4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旅游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6.
国有经济中的“在职消费”卢现祥所谓"在职消费"是指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凭职位获得的免费消费或津贴,包括能分配到更好更大的住房,私人用车,利用公款来吃喝、娱乐,支付国内旅游、国外旅行费用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报销等等。尽管一位总经理的工资和奖金只是一个普通工...  相似文献   

7.
“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数最为集中,消费者如何才能玩得安全、顺畅、满意,为众多打算外出旅游人最关心的话题。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消费者协会针对以往旅游投诉案件提醒消费者,“五一”长假外出旅游“五注意”。首先,选择一家信誉好、有资质的旅行社,并签订国家旅游局制定的统一规范的旅游合同。在以前的旅游旺季,就曾出现过因无合同或签订的合同不规范、内容不详细导至投诉受阻的例子。倡导健康科学旅游消费,增强维权意识。建议游客进行有益身心健康和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旅游消费活动,对以诱作游客钱财为目的“看相抓药”、“烧…  相似文献   

8.
4月份,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国内消费市场活跃以及海关进口额增长速度提升的影响,综合经济景气评分比一季度提高2分。各项宏观经济监测指标运行平稳。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黄金周”消费已扩展成“黄金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假日经济现象。 “黄金周”扩展成“黄 金月” 权威调查显示,商场消费增速加快的原因,除了国家公务员和企业事业职工增加的工资从4月份起逐步到位外,主要则是“五一”消费旺季提前,不少消费者为避开高峰,主动调整时间提前出门旅游。主要旅游城市4月20日前后就进入旅游旺季,各地商场也及时抓住…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旅游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市场也越分越细化了。大学生旅游市场逐渐成为了国内旅游关注的焦点。荆州大学生旅游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大。其旅游市场的现状是旅游企业推出的旅游产品少,大学生选择跟团旅游的也少,我国相关部门对大学生旅游支持也不够。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特点是旅游意愿强烈、出游时间集中、对价格敏感以及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局限性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应秉承“薄利多销”的态度、开发适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以及建立完善的销售系统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笑宇 《经济界》2013,(5):82-89
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旅游消费以其固有特殊性,在扩大内需中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旅游消费,与其他社会消费相比,已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消费领域和推动消费升级的渠道。旅游消费巨大的潜力和特殊的功能,决定了旅游消费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桂林市2006年是桂林确定的“诚信旅游年”,桂林旅游行业开展了系列诚信旅游年活动。一是年初在桂林电视台演播厅举行了隆重的“桂林诚信旅游年”启动仪式;二是通过印制《桂林旅游消费指引》、组织媒体采访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旅游企业诚信教育等有效方式,广泛宣传旅游诚信建设,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培育诚信旅游消费市场。三是大力宣传旅游行业先进典型,开展了“寻找桂林文花枝”、“向文花枝同志学习、争做桂林文花枝”活动,将诚信旅游教育并纳入企业职工培训重要内容。四是开展诚信旅游企业、星级导游员、十佳旅行社、十佳景区、十佳饭店评比,大力促进旅游诚信建设。五是将诚信旅游纳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星级饭店的复核、购物和消费场所、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的工作。4月底,桂林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桂林)户外联盟群英会暨户外运动邀请赛,广东、广西、福建、重庆、贵州、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数十家户外活动俱乐部、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各地新闻媒体共聚桂林,开展了中国(桂林)户外精英论坛、桂林户外景点和线路互动推荐、户外运动邀请赛、桂林户外运动新线路考察等多项活动,将桂林户外活动优势迅速推向全国。桂林市旅游质监所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前...  相似文献   

12.
“假日经济”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扩大内需,刺激居民的假日消费,从2000年起,国家推出了“五一”、“十一”两个七天长假。意在通过扩大娱乐等消费,尤其是通过旅游消费带动交通、宾馆、酒店、饮食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所谓“假日经济”效应。 “假日经济”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分歧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全国假日办有关负责人认为,黄金周期间,居民消费潜能得到较大的释放,旅游、交通、商业、餐饮等相关服  相似文献   

13.
徐晓娜  付岗  温婧 《企业经济》2023,(3):121-133
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起最终决定作用。以城镇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消费价值观—旅游动机—旅游消费行为”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价值观和旅游动机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镇老年群体消费价值观中的面子形象、中庸从众、独立发展、物质享受对出游频次影响显著,面子形象、独立发展、物质享受、情感归属、谨慎保守对旅游花费影响显著,旅游动机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从构建差异化市场体系、按照老年人的价值观和消费心理创新设计旅游产品、加快形成老龄产业新体系等方面加以引导,制定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此满足老年群体差异化的旅游需求,真正实现老龄旅游产业服务于老年消费者,更好满足其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时下,暑期随着各大中专院校的开学和炎热的渐渐消退而进入尾声,今年的暑期旅游也为上一轮的假日经济消费打上了一个句号。从去年“十·一”的举家出游到今年。五·一”的万头攒动再到暑假的出门避暑,初识旅游滋味的中国老百姓多少体味出了些个中酸甜。面对马上又要来临的“十·一”长假和下一轮的假日消费潮,人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为此,这一期的消费选择,我们辟出了六个版块,对“旅游”作了一次全方位的报道,涉及到假日旅游如何拉动经济发展、旅游经济与品牌效应关系之间的深层分析;人们为何热衷旅游的消费调查;出门远游准备过程的警示提醒,旨在希望阅读过这些文章的游人们,真正在旅游中游得开心,游得畅快。  相似文献   

15.
“黄金周”=“旅游周”,传统意义上的黄金周消费概念使得很多人都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定势:黄金周的主要消费方式就是旅游,且必定要到旅游名胜才不枉真正的出游,这不能不说和“黄金周”刺激旅游业发展的初衷有很大的关系。于是乎,似乎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涌到了交通线上,在不同的景点问穿梭流动,交通线不堪重负,著名景区里摩肩接踵。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旅游饭店行业协会”的规定,自2002年5月1日起,各旅游饭店可以禁止客人自带酒水。规定一推出,即引起极大的争议。纵观各种说法,争议的焦点在于:“谢绝自带酒水”是否违反《民法》、《合同法》中的自愿原则;是否侵犯《消费权益保护法》所规定消费的选择权。笔认为:“谢绝自带酒水”并不违法。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的国庆黄金周,中国出境游客再度大掏腰包。调查显示,国民境内游消费“羞羞答答”与境外游消费“一掷千金”形成强烈对比。“黄金周”境内外旅游消费“两重天”,如何才能让游客在境内旅游时心甘情愿掏腰包?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在国内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已经成为国内旅游市场上重要的消费群体之一.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增强是扩大内需、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统计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建议,以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战略转型时期,由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金融危机的冲击,入境游明显受挫以及国内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国内旅游逐渐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过去,在我国的旅游消费群体中,主要消费群体为城镇居民,因而人们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对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研究上。但近几年来,农村居民的旅游人数和旅游花费也在显著增长。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阐述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状况,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不同影响,为策划国内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并预测未来的旅游消费情况,试图找到挖掘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1995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的人数已居世界第5位,仅次于法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我国的旅游外汇收入数已居世界第9位。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则更快,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实行“双休日”、“国庆”、“五一”、“春节”连续放七天假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迅猛发展。2000年预计,国内旅游人数可达10亿人次,全国旅游总收入可达3500-3600亿元人民币,使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