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可以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造假等现象,避免牺牲弱势群体利益来保障强势群体利益,使社会财富不公正地流向少数人手中的现象,符合实现会计改革的初衷及现阶段强调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陈志刚 《消费导刊》2013,(11):55-56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非常大,为什么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禁不止呢。在新的网络社会的形势下,兴起了事项会计研究,以及在事项会计为理论基础的XBRL技术的应用的研究;事项会计是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出发来记录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会计方法,事项会计相对于传统价值法会计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记录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原始数据,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来编制财务报表。事项会计的优势将有效地遏制会计信息造假的行为,并且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从而起到了防治会计信息失真作用。  相似文献   

3.
构建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可以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追假等现象,避免牺牲弱势群体利益来保障强势群体利益,使社会财富不公正地流向少数人手申的现象,符合实现会计改革的初衷及现阶段强调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目前会计工作中,会计监督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资产管理流失严重等现象,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会计监督进行一番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5.
吴洁 《消费导刊》2014,(6):59-60
会计造假现象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因此会计造假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运筹学的角度,运用博弈论分析会计活动中的特殊主体--经营者的造假行为,并为治理经营者的会计造假行为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丽新 《商业科技》2014,(9):144-144
公正当属于道德的范畴,而现代会计的最本质的特征则是公正性,公正性对于会计信息而言,其是确保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利益公平公正的基础,但在当前的会计实务损伤中,并没有将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充分的体现出来,也使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在进行决策时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多元化,会计反映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复杂,然而投资者、债权人、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质量、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会计监督体系并不完善的缘故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现象的存在,导致各利益相关者做出错误的经营、投资决策。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会计监督体系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芳 《商业科技》2013,(29):165-166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易造成股市动荡,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状况的众多原因,探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对策,以期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会计行业诚信的重塑。  相似文献   

9.
对于当前会计行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本文分析了产权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会计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会计规范,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谢民 《财经界(学术)》2014,(20):190-191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失真严重,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害。笔者通过对五十名中小企业主管会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拟定了几项调查会计信息有关联的指标,有造假失真次数、原因、动因、目的等项目内容,并根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加以分析研究。调查显示主管会计的路径依赖选择是会计信息造假的重要因素,主管会计的第一次请示汇报是造成路径依赖的根源,对企业利益最大化是主管会计路径依赖的主要选择,而会计信息造假的直接责任人就是主管会计。路径依赖理论也为我们如何防范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提供了理论参照,我们要针对这一现象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防止再次形成路径依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质量在经济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一个单位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体现各种利益关系的界限和分配结果,被各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及职工个人广泛关注。但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仍然存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12.
会计工人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核算和监督,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信息,会计工作直接影响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与完整,影响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新修订的《会计法》增设了对会计作实行单位负责人负责的制度,由单位领导对会计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既能消除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在守法利益上的冲突,又可从根本上避免打击报复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 ,不但助长了部门利益 ,也干扰了经济秩序 ,影响了社会风气。应在新《会计法》的引导下 ,尽快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的会计行为管理标准 ,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 ,加强会计行为人的素质培养 ,提高会计服务质量 ,防范和化解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失真固然有社会环境和会计系统本身的诸多原因,但笔者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是最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就显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孙大海 《北方经贸》2010,(10):96-97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成,会计政策选择成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主要手段,但是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报表粉饰甚至利润操纵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受到了威胁,从而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监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成为企业内外管理和决策的关键。现代社会会计职业活动是一个受到法律严格规范的职业,原因在于会计职业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并且会计职业活动的结果——会计信息,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协调。可以说,会计活动的影响是全社会性的,作为财富分配基准的会计信息直接关乎市场各主体间的利益协调的公正性。所以,会计立法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必需。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3)
<正>1.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般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是会计核算所依据的信息不准确,不能客观完整地反映会计主体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现象,或会计主体所用信息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符合实际企业情况。会计信息不真实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有意失真与无意失真。通常以失真的成因是否在于参与者的主观意愿造成和参与者造假者是否能从造假中获得利益来判断。会计信息有意失真即会计信息造假通常指会计活动的参与者目的性策划,通过欺骗等行为手段谋取利益,其结果是会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对企业利害关系各方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并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选择行为十分普遍,本文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了在此背景下进行会计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会计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计行业出现了很多信息失真的现象,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带有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加强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综合治理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制度伦理视角下会计信息现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会计信息失真解决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一直是会计领域研究的重点.但长期以来,会计信息质量研究都围绕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展开。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基于投资者视角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受到一定质疑。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而非投资者唯一所有。因此。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应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本文主要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来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