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典的权证定价模型包括BS模型以及在它基础上对稀释效应进行修正后得来的权证价值模型,其使用的一个隐含前提都是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或绝大部分流通).而股权分置是我国股市的特色,平均只有30%股份流通,在给权证定价时若不考虑此点将导致权证价值高估.虽然目前有很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权证的市场价格过高的原因,而本文则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分置的现状来分析.得出了权证定价的修正模型,并对这三个模型进行实证比较.结论是,在股票非全流通的情况下,完全依靠BS模型计算得出的理论价值明显高估了,因此必须在B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
分别运用GBM模型和GARCH模型对我国市场上的股票价格进行参数估计,并使用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我国具有百慕大性质的权证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定价,发现GARCH模型的定价效果明显优于GBM假设下的定价,虚值程度越高的权证,定价误差越大。定价误差的对数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对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权证没有卖空机制,使得套利无法实现,投机气氛较浓,是我国权证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估的重要原因。实证对GARCH条件下的定价误差更加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郭雪 《当代经济》2008,(9):126-127
在对期权定价的理论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认股权证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权证市场投机因素比较大,权证的价格背离了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牛兵 《生产力研究》2012,(4):67-68,76
权证,一种特殊的期权,中国金融市场为了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而引入权证。期权定价是它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对权证的定价理论的研究也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探讨了权证的结构特点和价值组成,给出了权证的两种定价方法,并结合国内权证的实例,用B-S定价方法和分形定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证明运用权证分形定价公式对中国权证市场进行估值比运用B-S定价公式更加准确,分形定价更加适合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权证市场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权证市场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就是其中一个方面。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作为期权定价的经典方法,其有效性在发达国家已得到验证。本文通过比较中国权证市场上交易品种的理论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异,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来为中国权证市场的追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主动性投资视角,构建权证价格波动模型,并根据影响权证价格的两个因素,对权证市场的行为特征进行刻画。根据理论分析框架,以包钢蝶式权证存续期内的价格为样本,对我国权证市场的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在经历了一段较浓的投机过程之后,尽管总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性与稳定,但在权证存续期的不同阶段,权证行情会发生多空转变。  相似文献   

7.
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的金融衍生品,学术界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基于投资者视角的研究较少。从云天化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580012)的权证部分上市前后正股股价变动情况以及权证价格与正股价格的分离率等角度对权证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差异,权证价格与标的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了案例分析。发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投资者普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8.
认股权证这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以及影响其价值的主要因素,我国早期权证市场的不足之处。为了配合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沉寂了九年之久的权证市场终于迎来了宝钢权证的推出。宝钢权证价格飙升的原因以及未来走势,发展我国的权证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欧式认购权证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偏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在交易所上市的欧式认购权证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分析法和广义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广义差分方程模型,认为目前我国权证市场尽管有时存在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偏离问题,但其中的欧式认购权证总体上市场价格的增量变化绝大部分是受理论价格的增量变化的影响,其它因素的增量变化的影响较弱或现阶段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李楠 《现代经济信息》2011,(19):236+241
本文主要介绍权证及权证定价的相关理论,包括最经典的B-S模型,以及蒙特卡罗模拟法。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假设B-S公式为正确的定价公式,运用一系列模拟的权证价格数据对于网络进行训练,并与B-S公式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杜亮 《时代经贸》2008,6(5):196-197
本文介绍经典的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并用其计算武钢认购权证(580001)的理论价值,通过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比较分析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中国的A股权证被再次推出,它的诞生丰富了投资者的交易品种,对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本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A股权证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实际价格偏离理论价格的现象司空见惯,其交易品种与交易规模不对称的现象也一直伴随着A股权证市场的发展.基于业内与学术界对A股权证价格偏差的困惑,本文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方法,对认购权证市场价格偏差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对认购权证的频繁操作和投机炒作是导致价格偏差的重要原因,并且认购权证的创设制度对于抑制价格偏差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本文结合研究的实证结果,从创新A股权证产品和完善市场交易制度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A股权证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思涵  陈守东  王妍 《金融评论》2021,13(5):91-10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杠杆之间的定价关系,发现在违约概率为正的前提下,金融杠杆的上升会导致正向资产价格泡沫增大.为验证上述理论结果,本文采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部门宏观杠杆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长、短期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实体经济部门以及金融部门杠杆率的负向调整均会长期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持续膨胀,但"一刀切"的逆周期杠杆调整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应实行差异化的杠杆调控政策.其次,在长期可采用非金融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的杠杆转移来实现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温和平抑作用.再次,应有效、合理发挥中央政府杠杆的前瞻指引作用.同时,政策当局不应对地方政府施行强效去杠杆政策,应试图"熨平"地方政府债务波动以免引发局部房地产价格泡沫风险.最后,就金融部门而言,应对金融部门杠杆进行有效调控,谨防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向房地产价格泡沫转移所引发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14.
标的股票收益的波动是认股权证价格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对股票收益和认购权证价格之间进行研究表明:标的股票收益率和权证收益率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且这种关系随着市场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标的股票收益波动率会对权证价格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着滞后性,同时也随市场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杨为敩 《资本市场》2013,(4):98-101
<正>转债定价剖解价格的两个构成因素——债底与权证影响可转债价格的因素主要是两部分,即债底和权证价值,可转债指数主要波动在于权证价值的波动,而债底波动较小。若以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来计算权证价值的话,联讯证券认为有两个方面影响到可转债指数的运行,一方面在于成分的不同造成的指数纵向的联动性差异,包括成份债和指数久期等,另一方面在于金融资产现价的波动所造成的指数波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联系密切,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0年来,中国房地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伴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强劲增长,其价格出现了泡沫化倾向。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原因,指出流动性膨胀、房地产市场虚拟化、虚拟经济部门资金错配、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和房地产市场需求刚性是房地产价格出现泡沫的主要原因。当前的挤出政策治标不治本,改堵为疏才是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通过IPO抑价程度以及把抑价程度与成熟市场进行比较来判断IPO价格合理性,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股票市场。为此,文章利用价值变量提取的主成分因子分析了我国股票IPO定价的合理性,并通过对各阶段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发行定价制度改革的效果。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我国股票IPO发行价格较市场价格更能反映公司内在价值,造成IPO抑价程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二级市场价格虚高;市场化定价试行阶段之所以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可能是与市场化选择的时机有关,而不在于市场化定价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18.
股市泡沫是股票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其市场价格高于基础价值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而且到了后期,泡沫的膨胀和破裂对经济发展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本文通过使用市盈率方法、动态自回归法、单位根方法检验了我国近两年来股票市场泡沫的水平与性质.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泡沫.本文同时对股市泡沫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销售价格呈现较大幅度增长,而今年全国各地房价暴跌,房地产价格的不稳定反应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现象.论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几种形式,产生的原因以及特征,然后分析了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危害,最后提出了房地产泡沫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权证的概念及其在香港的发展,接着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计算了香港7家主要房地产公司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最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考查了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和房地产价格历史波幅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是房地产价格历史波幅的领先指标,领先周期为3个月至7个月不等;市场信息先被认股权证市场吸收,然后再流向房地产市场.该结论对内地房地产公司认股权证的价值估计以及房地产价格的预测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