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增加农村金融产品供给,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机构中仍处于垄断地位,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占农村金融供给的绝大部分,所以,解决好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问题将有助于缓解整个农村的资金需求不足,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关键是要靠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发展. 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已经逐步确立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明确了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生力军,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机构收缩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将主要落在农村信用社肩上.但是,在贫困地区,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资金匮乏,且使用效率低,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由于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方向"错位,经营管理体制落后,金融资产质量低下等问题,大大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客观地分析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何走出经营困境的思路,就成为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壮大的必然课题.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信用社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一)农信社筹资受偿不平.目前,在农村这块阵地上开展筹资竞争的服务部门主要有农业银行的营业所,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这三家机构从农村筹集的富余资金,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都转存入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 1、与农村信用社肩负的支农重任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待遇、生活环境以及个人事业发展的机会,已成为企业员工选择职业岗位和评价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农村信用社主要为"三农"服务,其营业机构大多分布农村,甚至不少营业机构地处边远山区.  相似文献   

5.
设想一: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即彻底取消农村信用联社的行政管理权限,转变职能,将联社改组为"农村信用社资金服务中心",给农村信用社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信用联社主要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和资金服务.其利在于:1.在农村金融机构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加强金融监管;2.促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3.社与社之间的资金调剂较为灵活.其弊在于:1.仍然没有引入竞争机制,发展进程较为缓慢;2.内部管理虽因联社职能转变而得到加强,但由于是被动式的行为,仍将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3.过多地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经济落后的状态下,仍不会体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4.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足;5.受到行政干预较重,经营思想落后.  相似文献   

6.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网络建设滞后。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后,只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三家金融机构,真正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由于存在对农村资,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几乎遍及所有的乡镇,是联系农村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与农村信用社的体制就一直处于改革和探索阶段.纵观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其艰巨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社员服务点作为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在利用人缘、地缘优势,为农村信用社筹集支农资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推进,从多年的运行和长远发展来看,清理社员服务点,既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防范经营风险、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公平有序竞争环境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当前,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既为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又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结算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各种经济成分交易活跃,为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特别是城区信用社在与国有商业银行城区机构的博弈中败北,从政策因素、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充分暴露了农村信用社发展定位选择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农村信用社必须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并改革体制管理模式,建立农村合作银行。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和改革的机遇.农村村信贷风险较大,信贷管理以及相应业务人员是素质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调整发展的人才培养以及电子化建设以及提高信贷风险管理实现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实现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发展模式的终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的制度安排和发展走向直接影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目前省联社制度的性质和职能定位都存在缺陷,需要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省联社发展模式的选择应有利于整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有利于增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有利于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银行体系。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地方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单一的行业管理机构和行业服务公司四种省联社发展模式都存在缺陷。只有兼具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职能的区域性农村合作银行机构的发展模式既能使各级农村信用社保持相对独立,又能实现自上而下的服务,使不同层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在业务上保持战略联盟,还能行使行业管理职能,是一种最优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机构最多、分布最广与农村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却明显滞后,就目前来看,农村信用社也是我国金融组织体系中问题最多、潜在的风险最大、在功能定位上争议最激烈的金融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农村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综合分析农村经济情况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内部关系进行重新认识,进一步阐述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额贷款是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向农户、农村工商户以及农村小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贷款。实践证明,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支农惠农精神,为更好地发挥农村小额  相似文献   

16.
支农再贷款是为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缓解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发展而发放的专项贷款.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石楼县农村信用社使用支农再贷款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支农再贷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原则及方法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化对客户的差别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经营机构的灵活性,增强业务的竞争能力,提高综合收益率和市场占有率.农村信用社建立灵活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借鉴先进模式、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包括农户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等在内的贷款利率浮动管理暂行办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包括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等,这一体系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以部分民间金融为补充,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仍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本文试图从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挎包"精神是什么,是老一代农村信贷人员数十年间,身背挎包,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上门为农村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奉献精神,是农村信用社自上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优良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正是依靠"挎包"精神,农村信用社才与农村的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奠定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基础;也正是依靠"挎包"精神,让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部地区农村信用社信贷创新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部地区一些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出现萎缩,陷入了"乡镇企业贷款收不回,农户贷款放不出,民营企业贷款不能放"的尴尬境地,增量存贷比严重偏低,生存发展能力受到严重的挑战.我们对中部地区一个县级市的农村信用社进行了调查,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引起农村资金潜在需求变化,进而影响农村信贷需求变化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求为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主动推动信贷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