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课教学、实践技能教学、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整体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本文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问题,提出了"2加强+1促进"(即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整体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此全面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
杨维民 《中国外资》2010,(4):149-149,151
理论课教学、实践技能教学、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整体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本文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问题,提出了“2加强+1促进”(即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整体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此全面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对电子商务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了项目化的创新设计闸述了项目化实训课程的实施要点。为高职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雪丽 《投资与合作》2011,(12):159-159
电子商务是未来全球商务活动的主流,代表着未来商务发展的方向。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式。这里提出项目式教学方式。希望能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的问题。希望能为电子商务教学的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针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问题,需要寻找有效措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育水平。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探讨总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嗣慧 《时代金融》2016,(5):154+156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也日益成熟,市场对高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由于课程设置不甚完善,教学模式有待改进,无法很好的适应市场对于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学校与市场的人才供需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构建基于任务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模拟实训等方式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于秀丽 《中国外资》2014,(6):242-242
现阶段,高职院校都开展了电子商务专业,这门专业的学科特点是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复杂,这给才吏学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学科当前的教学现状,研究并谈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和策略,这给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整改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毛羽 《中国外资》2013,(20):366-366,368
新知识时代背景下,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教育变革不断深入,以致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理念、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教育教学目标,严重制约了学生、高职院校及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纷纷着手于推进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广泛汲取国内外其他高职院校优秀教学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国内高职院校依托于该模式创造良好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果,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4,(11)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逐渐发现问题,单一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另外,流于形式的会计实习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没有较高的学习实践意义,得不到专业的实践培训与经验。各大高职院校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学校教学目标与基础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新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案,即基础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并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材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要适合高职类院校的教学和发展.成本会计作为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时就需要对成本会计课程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不断地加入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本文在根据当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