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产生的第四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模型对于金融危机的蕴含和爆发具有一定的警示功能,对于中央银行防范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的频繁爆发,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货币危机理论也日趋系统与成熟,形成了解释货币危机成因的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和亚洲危机后的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相似文献   

3.
货币危机理论是当前国际经济学研究热点之一,学者围绕货币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三代货币危机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大多从微观经济主体出发,探讨货币危机发生机制,对当前因国际资本流动逆转所引起的货币危机缺乏解释力.本文拟从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视角出发,运用数理模型推导汇率与资本流动内在关系表达式,利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构建资本流动逆转下的货币危机理论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杠杆投资和去杠杆化在货币危机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货币危机理论认为,每次货币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导火索一般都出现于证券市场或商业银行,其中又以证券市场的表现更为频繁。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实施QFII制度,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所以。基于货币危机理论来完善我国的QFII制度尤为强要。  相似文献   

5.
汇率制度选择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合适的汇率制度会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不合适的汇率制度则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加速的情况下,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近年兴起的几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主要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和两极汇率制度理论等,并分析了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最后特别指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美国几次金融(银行)危机的比较——货币供应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货币供应为视角展开对美国的几次金融(银行)危机的研究。文章首先对研究对象做出基本介绍和观察;然后对有关货币供应的理论进行简单阐述;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几次危机中货币供应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集中讨论美国在当前金融危机下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投机性货币冲击引发货币危机的条件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投机性货币冲击所引发的固定汇率制崩溃给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为此,本文运用国内外关于货币危机中货币投机性冲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欧洲货币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投机冲击致胜的基本条件,进而提出了我国加入WTO后防范和化解人民币危机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克鲁格曼1979年发表的论文“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 Crises”开创了第一代危机模型.本文试从文章中发现自己的见解,并结合该模型对目前欧洲债务危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货币危机发生机制问题,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注重的是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出发,去解释货币危机发生机制。虽然货币危机预警模型是从宏观方面来研究货币危机,然而却是建立在统计经验之上的,缺乏严密的数理基础。本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基于资本流动的宏观效应,运用数理模型对货币危机发生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货币危机发生机制的宏观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结论是:资本内流存在一个临界值,一旦资本流入超过临界值,货币危机就会发生。运用该模型给出了防止货币危机的建议:只要当局把资本流动控制在临界值以内,就可以防止货币危机。  相似文献   

10.
货币危机发生机制问题,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注重的是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出发,去解释货币危机发生机制。虽然货币危机预警模型是从宏观方面来研究货币危机,然而却是建立在统计经验之上的,缺乏严密的数理基础。本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基于资本流动的宏观效应,运用数理模型对货币危机发生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货币危机发生机制的宏观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结论是:资本内流存在一个临界值,一旦资本流入超过临界值,货币危机就会发生。运用该模型给出了防止货币危机的建议:只要当局把资本流动控制在临界值以内,就可以防止货币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