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混业监管——大势所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逐步融合,交叉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的局限性日渐突出.通过试对比分析混业监管与分业监管,提出应当改革成混业监管模式将更好的适应混业经营、业务创新的需要,混业经营呼唤混业监管,将更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考察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和发展趋向,并比较分析了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的优缺点,指出在混业模式成为趋势的当今时代,为了克服在分业监管体制下的种种弊端,适应金融监管改革需要,有必要建立适应我国具体国情和金融混业发展的统一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3.
论美国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实行不同的金融监管制度是由该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变化来决定的,监管制度的利与弊并不在于分业或混业,而在于这种制度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制度变迁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顺应世界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利用我们自身的后发优势,现阶段为我国由分业转向混业进行过渡性、前瞻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1999年11月,美国正式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各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宣告历经60多年的分业经营模式彻底终结.至此,世界金融业的三大巨头--美国、日本、英国,都先后跨入了混业经营的行列,金融混业模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模式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走向综合监管,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国际上混业经营已成为趋势,但是,我国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这是与我国的国情相关。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看,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跨业经营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使用等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遵守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前提下,认识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讨应对之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在现阶段,作为WT0的正式成员,中国金融业必须在坚持现行法律框架下的分业体制的前提下渐进实践混业经营。其实现途径:一、研究现行金融法律,拓宽业务领域;二、重组现有金融机构,实施分业体制下的混业经营战略;三、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网络银行;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实现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7.
英国经过长期的分业经营阶段后,于20世纪80年代末走向混业经营,其组织形式主要采取的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金融监管模式上放弃了分业监管模式,实现了统一监管。英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与此相适应,中国金融监管也必须逐步从分业监管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问题再次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将分业监管体制调整为统一监管体制。本文通过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混业经营的时机成熟了吗?"、"对于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是唯一的选择吗?"、"中国的分业监管体制失效了吗?"三个问题的解析,认为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适应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芳 《全国商情》2007,(9):68-69
在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对现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本文介绍了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银行在1995年以前实行的是混业经营.1995年,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从立法上正式确立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的管理制度.当前,在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银行的发展趋势.混业经营一方面给银行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风险.因此,讨论我国银行分业与混业的利弊,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