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把减少碳排放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已经是大势所趋。交通运输尤其是城市交通所产生的碳排放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以公共轨道交通为主的便捷出行模式、大力发展慢行交通系统、限制城市私家车的增长、鼓励新能源技术、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模式等,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空间结构正快速调整的时期,为解决城市交通日益暴露出的矛盾,建立绿色低碳的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而交通领域提出了中国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5D模式。然而这一模式所提倡的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街道空间建设,因此从街道的视角而非传统城市机动车道路建设的视角看待城市交通,是个有必要进行研究与探讨的课题,有助于梳理与探讨街道对5D交通中绿色出行相关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戴慎志教授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刘婷婷博士在2012年第9期《现代城市研究》上发表题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避难空间整合建设初探》一文,认为慢行交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交通模式,因区位与选址、场地规模等级、服务半径、避难设施、避难通道等特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已成为联系公共避难空间的重要纽带。由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往往强调的是城市主、次干道  相似文献   

4.
民生理念下的路权分配与空间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交通民生与路权分配 2007年底,在<生命时报>关于是否收取"交通拥堵费"的论争中,我取支持态度,赞成使用经济手段,不仅是为了减少私车对大城市中心道路资源的过度使用,更是为了平衡路权,将出行空间还给步行和自行车,还给城市中大部分没有私家车的普通出行人,而对各种出行方式的合理分配的路权才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难题的制度之道.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与近些年我国倡导的"绿色出行"的宗旨似乎背道而驰,而自行车交通作为一种比步行快、比公交灵活、对环境友好的低碳环保出行方式,正在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以交通为核心的现代城市空间整合——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以交通为核心进行城市空间整合设计与系统建设,其中包括:交通设施的立体化与网络化、公交优先与交通主导、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构与完善、各类交通空间与城市建筑、广场、景观体系的多元整合。  相似文献   

7.
优先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大城市发展又与综合交通系统的构建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应定位于不断提高人和物的快速、低成本、自由移动能力,同时在综合交通体系重构、TOD模式实施、路网模式改变、停车系统建设等方面采取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市机动化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严重的交通拥堵,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威胁。随着自行车这种绿色交通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自行车出行日益成为保护环境、缓解交通拥堵和益于身体健康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快速交通是指出行速度大于15公里/小时的交通方式,包括快客、私家车、动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以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高效便捷、运输量大等特点.作为都市圈空间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快速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城区拥堵状况,突破单一中心结构,促进多中心形成,优化城镇体系,对构筑一体化大城市疏运体系、促进都市区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邓杭 《大众商务》2011,(10):20-27
导读:9月4日北京地铁试点高峰期限流,期冀借此令公共交通更畅通。而城市交通拥堵通过限流、甩站和错峰出行,只是缓解一时交通压力的措施。在解决城市拥堵方面,智能出行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智能交通系统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通过在纽约、旧金山等城市的发展证明,智能出行在缓解私家车拥堵以及服务公交方面作用巨大,单是一项汽车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