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前 《中国质量》2004,(12):46-47
为了履行对WTO做出的承诺,中国政府于2002年5月1日起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与健康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即3C认证).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们的产品质量认证起步较晚,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使它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产品安全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对涉及人类健康安全、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即“CCC”认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进口和销售。  相似文献   

3.
《巴蜀质量跟踪》2003,(20):40-41
为了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我国开始施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2003年8月1日起,和消费者安全密切相关的19类132种产品必须迈过“3C”认证这道门槛。未通过“3C”认证的产品将禁止进入市场。四川质监系统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关于“3C”认证的部署,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3C”认证工作,宣传到位,措施有力、认真负责、不留死角.使我省“3C”认证工作得到顺利地实施。从8月1日各地质监部门检查的结果来看.我省“3C”认证工作还是喜中有忧.存在着有些企业和商场对“3C”认证的认识不够、甚至有用假冒“3C”标志的情况。对此,我省各级质监部门决定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排除干扰,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坚决将“3C”认证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4.
3月5日下午,晋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福建认证咨询中心在福建省瓷质砖产品重要产区的晋江联合召开瓷质砖产品强制性认证宣传培训会。90多名规模以上瓷质砖企业的代表参加了学习培训。来自福建认证咨询中心(FCC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福建分中心(CQC)、福建  相似文献   

5.
建立统一的、有权威的认证认可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也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贸易发展、保障人类健康、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质量认证作为国际通行的对产品和服务及过程是否符合特定标准、技术规范的评价方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履行合同要求和贯彻标准的一个手段,已广泛存在于商品形成和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许多国家为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通过立法手段或发布与标准、质量有关的行动纲领来推动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出台,为解决我国对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抓起”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也顺应了我国加入WTO后产品质量管理同国际接轨的要求。1 何为国家强制认证 中国强制认证制度是主管部门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对产品是否符合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强制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CCC或3C)制度今年8月1日已正式实施。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列入第一批实施3C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未获3C认证证书和未加贴认证标志的国外商品不准进口,国内产品不准出厂销售以及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开场白:旨在国家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简称为“3C认证”)已在我国开始实行。我国首批公布实行强制性认证的共  相似文献   

8.
童剑  周国玲 《企业世界》2004,(10):34-35
企业进行“3C”认证与ISO9000论证,都是为了建立一套保证生产合格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的组织作用和质量职能,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和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减少和消除质量缺陷、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达到用户满意和企业获利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9.
《广东质量》2003,(5):12-12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关系的决定,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产品和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原则上不再交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最近发出通知,对低压电器等17种与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关的产品,不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见附件1)。同时,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今天,"认证"这个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经不陌生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C"认证……认证的种类多多,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认证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诚信信息,认证使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但是我国认证市场"无序竞争"的现状又让认证证书的含金量打了折扣.认证工作在我国呈规模性地开展已经十余年了,十年磨一剑,认证这把剑怎样才能锻造成削金断玉的"干将"、"莫邪"呢?为此,我们邀请了山西省质监局副局长盛佃清等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对认证市场的看法,为认证事业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强制认证(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简称CCC或3C)制度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规定,列入第一批实施3C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未获3C认证证书和未加贴认证标志的国外商品不准进口,国内产品不准出厂销售以及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目前,我国首批公布需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共19类132种,主要涉及电线电缆、低压电器、家用电器设备、音视频设备、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农机产品等商品,这些都与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3C认证,是依照法律法规对产品实施合格评定的制度,亦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主要是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  相似文献   

12.
从去年8月起,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工作全面启动。按照3C认证的有关规定,属于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克服困难抓好企业摸查和执法准备等工作,促进3C认证工作在我省顺利开展。”4月8日,省局召开3C认证工作会议,省局赖天生局长在会上提出了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1日,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开始执行的期限。从这一天开始,凡被列入《第一批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必须获得指定机构的认证证书,并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否则,将不得出口、出厂和在经营活动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连日来,凌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针对在辖区内销售的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低压电器产品开展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这些产品的强制性认证(3C认证)情况。这次专项检查,发现VCD机、音频功率放大器、有源音箱、开关插座、电线电缆、电饭锅等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均存在未按规定认证或伪造、不按规定使用认证标志的情况,认证率不到40%。特别是音箱、开关插座的问题最严重,还存在无厂名厂址、劣质等问题。另经调查发现,这些产品大多没有进货发票单据,只是口头说“三包”而已,并且价格低廉,只是通过认证的同样产品的半价…  相似文献   

16.
产品质量认证(又称产品认证)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产物。有商品生产,就有商品交换,从而划分出卖方和买方。卖方(包括生产方)为推销其产(商)品,所做的自我宣传或承诺常不可靠,于是出现了第二方认证,由买方亲自或委托专门机构对卖方的产品进行检验或做出评价。买方为此而付出了额外的代价,因而希望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对产品质量予以证明,以减少采购风险和成本。基于这种客观要求,产品质量认证诞生了。 我国的产品认证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虽然比英国晚了80年,  相似文献   

17.
何云福 《监督与选择》2008,(4):58-58,57
【案情介绍】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甲公司生产的电线电缆强制性认证(3C认证)情况进行检查。现场发现该公司正在生产3C认证证书已经被暂  相似文献   

18.
自8月1日起,我国将对包括电线电缆、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信息技术设备、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照明设备、医疗器械等19类132种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产品实施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届时,凡是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而没有加贴“3C”认证标志的产品就不能出厂、进口以及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3C认证的实施,既是对中国入世的承诺,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为此,本刊特约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处处长何建中撰写此文,希望给我省须通过3C认证的企业以帮助。  相似文献   

19.
《广东质量》2003,(4):8-9
全国须办3C认证的企业都必须向在北京的9家机构申请,大家蜂拥而来,电话难打门难进……单广东省起码便有5000多家企业至今年5月1日未能拿到认证证书,其产品不能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20.
《上海标准化》2008,(3):4-4
近日,徐汇区质监局对辖区内各大娱乐场所使用的3C认证产品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质监人员发现,辖区内娱乐场所使用的音响设备普遍情况较好,大部分列入“3C”强制目录的产品均标注了“3C”标志。针对个别既未标注“3C”认证标志,又无法现场提供相应“3C”认证证书的音视频播放设备,质监人员当场责令相关责任人员尽快提供相应的证书,留待核实后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