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企业"走出去"基本战略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情况 2005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加快,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下同)69.2亿美元,其中股本投资40.7亿美元,同比增长53.6%;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1067家,同比增长28.7%;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17.6亿美元和2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6%和24.2%;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上半年,各地区经济运行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投资、消费和出口等经济指标继续在高位上运行。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五大亮点:一是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普遍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各地区工业生产增加值增长继续保持较快发展,西部和中部地区利润增长较快;三是是国家政策支持的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的投资增长态势强劲,且占全国地区合计投资的份额在不断提高;四是地区城乡消费品市场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五是各地区呈现进出口高速增长和增速放缓,出口增长与进口增长同步发展,并出口增幅回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导刊》2008,(12):15-15
日前,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机电科技产业商务工作面临的环境。 一、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世界经济有望低速增长,形势整体上有利于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平稳增长 从国内看,总体经济形势比预想的要好。农业稳定发展,工业较快增长;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有所缓解;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财政收支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学术)》2010,(1):20-22
2009年1~7月,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7月份发电量继续保持同比增长,行业经营效益持续改善;用电量需求进一步反弹,工业用电恢复较为明显,重点行业用电进入旺季,电力设备利用不足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预计下个报告期行业利润指标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三季度,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因素继续增多。GDP增速同比回升,环比继续增长;工业生产进一步加快,投资高位运行,进出口有所复苏;贷款稳步增长。2009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CPI同比上涨-1.3%,当季新增人民币贷款1.30万亿元。  相似文献   

6.
消费和社会投资的相互驱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淑芳 《消费经济》2004,20(2):50-52,56
剖析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分析政府投资、社会投资、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和国外需求等主要需求的走势,可以发现目前投资领域开始出现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但政府投资的拉动作用仍略强于社会投资;而消费领域出现的却是政府消费率上升与居民消费率保持低位,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起伏不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需要一定规模政府投资的支撑,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前提,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应由目前的投资主导型转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合力推动型。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国东部地区克服了世界经济增长减速运行的不利影响,仍取得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实绩。其经济运行特点表现为地区经济整体稳定增长,增长幅度略有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恢复性高增长;消费增长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出口增长速度大幅滑落。  相似文献   

8.
环球资讯     
《国际市场》2007,(12):52-53
缅甸计划出口生物柴油;越南水产原料严重短缺;菲律宾度假村成为投资新热点;巴基斯坦海产品出口大幅增长;韩国:对外投资继续首选中国……  相似文献   

9.
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位运行,并呈现出增速平稳、结构改善、约束减缓和投资消费比例失调减缓良好态势;但同时存在粗放型特征突出、政府及政府主导的经济增进型投资过大、政府宏观调控主体和投资者主体界定不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2006年,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20%左右,比2005年回落5-3个百分点。为保持投资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改善投资运行环境,促进社会福利总水平的提高,建议下一步投资政策主要着力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界定和健全政府投资与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社会发展、规范房地产市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4):56-57
200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形势良好,呈现出六个特点:1)全行业的运行速度大幅反弹,重新回到高速发展区域;2)总体运行质量较好,经济效益增长快于产销增长;3)重点行业快速增长,行业结构变化趋势呈现佳绩;4)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5)出口增长高于进口,贸易逆差快速减少;6)投资增长高位趋降,产能扩张依然强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商务》2004,(9):13-13
今年以来,浙江省开放型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1—8月,全省累计完成进出口533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360亿美元,同比增长40%;实现贸易顺差、一般贸易出口继续居全国首位。累计合同利用外资8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5%和30.7%,继续居全国第四和第五。完成外经营业额9.3亿美元,同比增长34.5%;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20个,中方投资1亿美元,同比增长78.9%。境外企业带动出口达11.6亿美元,为历年同期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江苏省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投资数量上升,投资金额增长,但是对各个国家的投资存在差异。江苏省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带动了江苏省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并且进口效应大于出口效应。对江苏省而言,应因地制宜,差异化制定投资策略;对东盟而言,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并且积极寻求投资;对江苏省和东盟而言,应继续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学术)》2007,(12):5-11
2007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平稳较快,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但贸易顺差规模增长依然过快,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随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预计四季度消费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在高位增长基础上略微回落,外贸出口增速和外贸顺差增幅将明显回落;经济增长偏快的势头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消费价格上涨的势头将有所放缓。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该继续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4.
我省对俄商品贸易的战略升级,应着力克服产品单一、贸易方式单一、投资薄弱等主要弊端,选择如下方向进行突破:继续巩固和扩大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产品的贸易;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贸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对俄投资,建设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拉动商品贸易增长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体上看,要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从稳定需求特别是股市需求的角度出发,调低今年初计划的货币供应量。抑制经济过快增长,要重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的三个原因:一是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是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二是房地产供不应求是房地产投资反弹的重要原因;三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快速增长是相应投资反弹的重要原因。应继续引导内需,稳定外贸发展,支持进口,控制CPI涨幅,防止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杨成长 《新财富》2005,(1):22-23
本轮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内生型投资需求和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市场化投资主体和行政式调控手段的矛盾;上游行业投资内循环和下游行业需求约束的矛盾:中国大进大出式贸易结构和维护全球资源品供求平衡的矛盾。目前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2005年宏观调控仍将延续,货币政策基调依然适度偏紧,利率、汇率调整将首选加息。预期经济增长将继续向8%的合理增长水平回归,全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7%。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学术)》2010,(7):30-33
2009年1~11月,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电力生产和传输能力建设平衡推进;全社会用电量加速回升,工业用电增长尤其突出,重点行业用电持续反弹;电力行业经营效益大幅度改善,供电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效益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8.
何炯 《市场周刊》2004,(23):5-5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进一步回落;市场销售稳中趋活;进出口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市场物价涨势减弱;银行信贷有所控制。下阶段宜继续加强监测。着力落实好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确保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反复偏快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地方政府争相推动新一轮“造城运动”造成的。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有效调控;重点运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择机加快推进财税体制及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回答了记者就2006年工交经济运行的提问。这位负责人说,2005年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工交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煤电油运制约矛盾有所缓解;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工业产品价格涨幅回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