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准扶贫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和人民的关注,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我国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扶贫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为此,应该构建精准扶贫绩效评估体系,对精准扶贫的绩效进行评价,以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相似文献   

2.
甄红线  王三法 《金融研究》2021,487(1):131-149
精准扶贫是一项国家战略,企业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本文以2016-2018年A股市场参与精准扶贫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精准扶贫参与水平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精准扶贫的参与水平越高,其股票市场风险越低;(2)企业信息透明度越低,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风险的降低作用越强;(3)制度环境越薄弱的地区,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风险的降低程度越大;(4)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精准扶贫提高了企业声誉、资源获取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本文研究了企业精准扶贫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经验证据表明,上市公司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既响应国家号召,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又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能够获得承担社会责任与规避风险的“双赢”结果。  相似文献   

3.
金融精准扶贫评估指标体系是推进金融机构精准扶贫效果评价的基础,但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评估的指标体系,因此,构建金融精准扶贫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是必要的.本文基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视角构建了5个维度24项指标反映金融机构精准扶贫的推进程度和达到的效果,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从而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扶贫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7,(15)
水利精准扶贫是我国实现2020年全员脱贫目标的关键一环。加大加强水利精准扶贫绩效审计可以有效助力水利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实施的背景,分析了目前水利资金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水利资金精准扶贫审计的措施:以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路进行水利资金精准扶贫审计、积极开展水利资金绩效审计、建立水利扶贫审计数据库。这些措施将有效降低水利资金精准扶贫审计的风险,实现水利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5.
农村贫困群体所面临的生计风险与生计脆弱性是讨论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群体能力建设议题的基础和靶向。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则涉及政府、市场与个人等诸多社会主体及其相互关系。SL、NP和SY三个欠发达村的案例分别反映出在当下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扶贫项目主导者的行为激励和行动逻辑、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政策执行者和农户之间的互动与反馈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形成的不同扶贫绩效。基于这三个案例之间的评估与比较,应就发展能力在时间、群体和内容维度上的扩展,政府与市场、城市与乡村两对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政策执行者和贫困群体的激励机制的完善等议题,探索精准扶贫实践中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时代金融》2019,(5):136-139
当今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而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暂不能得到有效的评估。为了探索当前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的实际效果,本文将提出精准扶贫的衡量指标,通过受扶助人员与其他未能得到精准扶贫政策扶助人员对相应指标的满意度来进一步展现出当前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反贫困的重要推手,随着扶贫的精准化推进,金融面临较为突出的工具缺乏的困境。同时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财政、金融及社会资金存在明显的碎片化投入状况,各类资金未能形成合力,且面对千差万别的致贫因素,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及项目扶贫政策也未能有效进行因地制宜的对接和整合,这些都可能导致现有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在脱贫效果上缺乏可持续性。课题组基于资产负债和资源禀赋分析方法,对玉溪市金融精准扶贫的三个典型村落进行了剖析,对现有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及效果进行了立体分析,从精准扶贫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具有可持续性的金融精准扶贫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8.
韩英 《青海金融》2017,(3):40-43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转型。本文结合青海省农村信用社支持精准扶贫的实际,在梳理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扶贫路径的基础上,科学分析金融机构在支持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困境,从建设金融环境、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强化政府引导与激励、构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探索精准扶贫实施的创新路径,力求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点思路及帮助。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质量保证与改进项目(Quality Assurance and Improvement Program,QAIP)是为内部审计的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通过开展定期和持续的内部评估和每隔5年的外部评估,来实现内部审计的遵循性、效率效果性和价值增值性目标。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提高了对内部审计质量保证与改进项目的重视程度,于2001年起,通过陆续出台和修订实务公告,以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与改进项目,并提出了每隔5年实施外部评估的要求。但调查显示,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在过去20年中的实施情况不佳,同时内部审计资源安排和评价主体的不同对评价结果也会产生不同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推进。本文探讨内部审计质量保证与改进项目的发展动因、实施形式、评价内容、实践状况及审计资源安排和评价主体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是进一步增加精准投放扶贫贷款力度。对现有的扶贫贷款客户和项目,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到期后能续贷的要续贷,有新贷款需求的,应积极满足。建立完善扶贫协作项目库,落实优惠的信贷政策,引导客户投资兴业。通过组建跨层级跨部门团队,围绕地方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规划部署,筛选目标客户和项目,开展调查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1.
贫困山区依据国家精准扶贫的精神,充分利用金融扶贫相关政策,根据地方实际开展产业项目以期实现脱贫致富。但是贫困山区产业项目的实施和开发会受到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实物期权理论,通过求解价格和成本不确定条件下产业最优投资决策的自由边界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得出投资与等待的区域,确定最优投资法则。结合实例分析价格与成本不确定条件下,贫困山区产业项目开发的最优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2.
我幽当前普遍采用的以判断项目整体风险等级为目标导向、以计算项目综合风险指数为核心方法的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框架,在目标导向、分析方法和风险等级判断等方面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第一次提出引入第三方评估开展扶贫绩效考核,这标志着我国扶贫考核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此背景之下,本研究分析宁夏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现状,发现宁夏较好地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但存在需加强与扶贫对象沟通等问题,建议构建以信用评级、金融服务、舆论宣传、社会参与为一体的大扶贫格局,进一步推进宁夏精准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4.
韩旭  武威 《会计研究》2021,(6):129-143
精准扶贫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行使公共职能的关注焦点.政府采购连接政府与市场,成为推动政企协同扶贫的重要突破口.为探究政府采购对企业履行精准扶贫这一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政府采购对企业履行精准扶贫社会责任的影响呈现出"U型"关系,以改善教育脱贫、医疗卫生资源、社会扶贫(定点扶贫)及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为主要实施内容;(2)在实际作用机制方面,政府采购以强化政府补助支持力度、改善社会融资获取规模为中介机制,同时媒体关注也体现出重要的调节影响;(3)政府采购推动企业履行精准扶贫社会责任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要实施主体,以自行采购为基本实现手段的.应以政府采购活动为纽带实施政策引导,建立政企扶贫协同发展关系,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运营效率提升、长远战略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潘健平  翁若宇  潘越 《金融研究》2021,493(7):134-153
本文以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实施精准扶贫对扶贫企业以及被扶贫地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扶贫企业而言,实施精准扶贫能够显著缓解其融资约束。从扶贫方式来看,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的效果最为明显。从经济后果来看,实施精准扶贫不仅提高了扶贫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增加了股东的财富水平。对于被扶贫地区而言,精准扶贫显著提高了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未遭受明显破坏。在企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动机方面,本文发现管理者私利动机并不能解释企业的精准扶贫行为。上述结果表明,与慈善捐赠有所不同,企业实施精准扶贫并不是企业自利的工具,而是利他性动机与战略性动机的结合,能够实现企业、社会与环境三者的共赢。  相似文献   

16.
《时代金融》2019,(3):87-88
风险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当前我国的精准扶贫方针要求相一致,保险扶贫方式蕴含着其特有的精准指向性,包括:保险赔偿的精准性、风险保障的精准性和保险服务对象的精准性。这些精准性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而且可以延伸到低收入的潜在贫困户,作为预防措施防止贫困的发生或者返贫。保险精准扶贫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需要政府将保险纳入精准扶贫措施体系中去,做好保费的精准补贴;保险企业不断提升保险精准供给的能力;学术界加强保险扶贫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激励约束机制是金融精准扶贫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模型证明,政府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的效果要好于直接把扶贫资金补贴给贫困户,政府对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政策能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的持续性差、动力不足问题。当前,受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性目标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不匹配、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改善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约束过度与约束缺位并存、激励不足等问题。为此,在构建金融精准扶贫的激励约束机制时,应坚持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运作、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金融扶贫为主、财政扶贫为辅等原则,从优惠政策扶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风险救助补偿、金融生态环境培育等方面入手建立激励机制,从差异化金融扶贫监管、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金融精准扶贫科学考核等方面着手建立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以2016—2019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供应商—客户关系对企业精准扶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稳定客户关系会显著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进而显著抑制企业精准扶贫行为,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机制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区分不同类别精准扶贫行为发现,稳定的供应商—客户关系更有可能抑制企业的社会公益扶贫以及教育扶贫行为.进一步横截面分组检验发现,当产品市场竞争强度较高、政府补助水平较低以及管理层风险承担水平较低时,稳定客户关系对企业精准扶贫行为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6月3日,富滇银行召开富滇-格莱珉扶贫贷款项目实施情况通报会,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余汝兴主持会议。会上,董事会秘书孔祥丹和格莱珉有限公司总裁高战分别向新华社云南分社、人民日报云南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云南记者站等多家媒体记者介绍了格莱珉银行信贷模式和富滇-格莱珉扶贫贷款项目实施情况。孔祥丹表示,富滇-格莱珉扶贫贷款项目是富滇银行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为了将格莱珉银行信贷  相似文献   

20.
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具有社会责任履行与经营动机的双重属性,同时还可能受到行业与省份同群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选取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精准扶贫投资行为是否存在同群效应及其同群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精准扶贫投资受到同行业、同省份企业行为影响;第二,信息不对称下,观察式模仿为企业精准扶贫的主要动因,竞争性动机并不明显;第三,精准扶贫行为自身会降低崩盘风险,而同群动因下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对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