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00年福建省国有企业改革,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认真分解实施省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决议》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几个政策性问题及重点工作。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 应注意的政策性问题 1关于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问题 股份制具有“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特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国企改制的方向。过去一段时间,大家曾经迷信“一股就灵”的做法,现在又出现另一个思想误区,认为“股份制不灵了”。这个问题主要是出在,企业在实行股份制的过程中,从体制上看是转为股份制了,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地建…  相似文献   

2.
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产权多元化的可行性1.理论可行性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此外,十六届三中全会作了补充:“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意味着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创造了…  相似文献   

3.
陈及 《中国西部》2014,(14):46-46
<正>混合所有制实际上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只有混合所有制才能淡化国企垄断、淡化市场地位,逐渐进一步深化改革。这是过渡性阶段的选择。现在用混合所有制替代现代企业制度或是股份制,实质上并没有变化,只不过用词新颖了,避免重蹈过去落入被动的思路。从基本经济学角度看,并没有变化。国有企业改革界定产权,这个概念有误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合理比例问题。混合所有制提出后,强调控股权,那么,产权界定实际上不重要了。因为,混合所有制是一个主导权的问题。但是,在一个行业竞争,不应该再提到国有主体地位。否则一旦  相似文献   

4.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重心在于“两权分离”中的“经营权”一侧,其核心是处理股东和董事会之间、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一时期,中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市场供需力量逆转,使得国有企业原有的经营机制缺陷愈加凸显,亏损愈益严重,客观上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契机。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都表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要围绕“产权明晰”做文章,同时也必须营造一个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京伦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企业理论和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不仅对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将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等微观经济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在中国经济学界传播开来,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有企业三大难题试解鲁开垠一、产权结构安排问题企业改革到今天,加快产权制度创新已成为一种共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实质在于改革所有制关系,改善所有制结构,股份制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理想途径,现代企业制度在实践中的试行和推广无疑从政策上对此加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随着以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国企将逐步实现公司化,并以独立法人的地位,独立自主经营,进入市场竞争,国家资本将以投资或股份占有形式来体现。国有企业公司将同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各类企业  相似文献   

7.
明晰产权关系与企业集团化战略·连玉新产权改革:绕不开的难题我国以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为基础的承包制、租赁制等各种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整体经济体制改革。但是企图绕开所有制的企业改革思路,由于未能触动产权制,国有企业改革达到预期的目的。全民所有制在现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Coumot双占模型,来建构两家国有企业在承包制与股份制两种经营体制上的竞争策略赛局,以试图解释为何有些承包制企业不愿意转向产权明晰的股份制,以及为何有些国有企业却会选择走上股份制的原因。 首先是考量两家承包经营责任制国有企业的相互竞争问题,其次是考量将其中一家改制为股份制后两家国有企业的竞争问题,第三是考量两家承包制企业都改为股份制企业后的竞争问题。经由上述分析,了解到若改为股份制后的边际成本反而比改变前的承包制大许多,或经理目标函数中的利润权重在改制后反而比改制前大许多,则承包制国有企业将不存在具有改为股份制的诱因。 中国大陆有意推动将国有企业改为产权明晰的股份制,假如能把原先属于职工工资外的福利支出项,从企业负担中分离出来,使得改制后的边际成本不至于比改制前大许多的话,其成功的机会将较大。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再次肯定混合所有制概念。在论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现在我就以推行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制为题发表一点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0.
出路还在于产权国际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之浅见□文/张旭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之浅见企业研究-、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误区以扩大自主权为基本取向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自1984年在全国铺开后,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后来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直至近两年的转换经营...  相似文献   

11.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些地方虽已改组成立了不少公司制企业,但却普遍成效不大,绝大多数都是国有独资公司,改组后并未达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本文试结合现在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制企业所出现的问题,对今后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谈点看法。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西方市场经济因家是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实行公…  相似文献   

12.
一、国有企业不可能成为现代公司制企业到目前为止,不管是理论界,还是政府一般普遍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过近几年的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以股份制为标志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确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较优的企业制度形式。适应市场经济,焕发企业活力。对于我们的国有企业,若是能真正地改造为现代公司制企业,那么就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国有企业普遍缺乏活力的局面。实际上我们的改革试点就是在探索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国有企业改造改组成现代公司制企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所有制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国际共运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对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的认识,曾存在误区。我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开始对所有制理论进行探索,经过20余年改革实践的印证,至十五大真正厘清所有制的含义,并丰富和发展了所有制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基础与马克思经典公有制模式所要求的生产力水平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因此,我党根据中国的国情,基于“三个有利于”标准,找到了符合国情、顺应客观历史条件要求的所有制模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其宗旨在于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基础。因为,社会的更迭,生产方式的变化,所有制的演进,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导致的占有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经典作家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它必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之上。因此,中共十五大确定的所有制改革的方针,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大力发展股份制,正是基于中国的国情,遵循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任何一种理论的坚持都源于对其继承和发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五大,?  相似文献   

14.
老工业基地如何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不仅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也是全国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保证。本文将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探讨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工业化问题。 一、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的体制保障 (一)老工业基地的问题在哪里 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一直围绕着产权所有制与企业经营机制两条线路进行的。第一步,企业承包租赁经营,但实际上该办法到了90年代初期就开始不灵了。第二步,股份制改革,其在理论上的最大特点是既能做到产权明晰化,又不涉及姓资姓社问题,但在实践中本应由市场机制形成的股份制便由政府操作了,那些在企业经营中尚不灵验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农垦企业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将逐步推行。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将改变过去国有一元化产权结构为多元化产权结构,社会上的单位、集体、公民和企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山东经济》2000,(6):56-5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十五大确立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它的基本思路是 :国有企业建立一种“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并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要形态的新型企业制度”。由于这些概念本身的不明晰以及与之相应的企业治理机制建设的滞后 ,使得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而“内部人控制”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对此 ,政府部门、学者已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讨 ,提出和尝试过多种设想 ,然而收效甚微。那么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本文将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 ,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国有企业建立现…  相似文献   

17.
资讯·点击     
●中国改革触及“铁三角”目前在北京举行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理论与实践论坛”上,有关专家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实际上都已经触及了产权问题。特别是金融和资本市场,国有企业、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改革遇到的“铁三角”,而解决这三个问题都涉及到产权。  相似文献   

18.
耿卫东 《特区经济》2004,(10):75-76
<正> 一、国有企业改革取向的争论 面对国有企业其存在的问题,一种较为普遍的论点是产权论,它侧重于从产权界定、产权结构优化以及由此决定的利益激励机制,来探讨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其中心观点是产权明晰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这里的产权明晰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产权法律归属上的明确界定,与产权的有效率配置(或产权结构上的优化配置),由此产权决定论可分为产权归属决定论与产权结构决定论。 按照产权论的观点,产权私有化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唯一出路。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最本质的不同是企业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负担:国有企业改革的掣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长期以来一直都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从建议给企业放权让利,赋予其自主经营的法人地位出发,继而强调产权或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性,直到关于企业治理结构的讨论,具有逐步深化的特征,迄今为止的国有企业改革也正是沿着这一逻辑进行的。然而,从1970年代末开始的按此逻辑发展的国有企业改革,却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无论是企业承包制还是股份制的试验,都出现了国家作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处于获得企业经营信息不利地位的状况,而内部信息的拥有者即企业经营者却与国家利…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国有企业改革不应该也不可能绕开产权改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并且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我国经济改革在理论方面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