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声音     
《商周刊》2011,(4):15-15
“生活需要钱,我也希望自己能有足够的钱,但如果生活完全是为了挣钱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如果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银行账户上增加更多的0,那没有什么意义,把钱作为最终目的,那这个人其实也是没有多少财富的。”——对于个人财富,胡润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如果你在新年下了一个决心,而你觉得这个决心不能扩展你当前的技能、让你学会新的东西,也不能发挥你的想像力或调动你的激情,那么请把你的目标提高30%。  相似文献   

2.
人在哪个天地中最容易异化?财富天地。面对一堆金子,两只贪婪的眼闪出绿莹莹的光。这是最常见的文学描写。许多人把“人为钱还是钱为人”等同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被搅得闹不准北。为防止走火入魔出现异化,在财富堆中打滚的人就特讲究固本培元。这个本,应当就是人本。  相似文献   

3.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我们陷入了片面的经济决定论,以为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并不必然会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必然需要有相应的道德价值指导。一个社会如果以道德价值为代价而获得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那么一切社会问题也会随之蔓延开来,特别是当人们藐视财富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时,就会自食道德缺失的恶果。  相似文献   

4.
货币的类型与货币供应量调控余力一、货币形式多元化是信用经济发展的产物货币俗称钱。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当有人问你(尤其是企业法人)有没有钱,有多少钱,你一定会这样考虑:第一你会想到有多少现金,第二你会想到有多少存款,第三你会想到手中掌握的支票、汇票、本票...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有一块250GB的大硬盘,当初别人给你安装Vista时却只给你分成C盘(40GB)和D盘(210GB)两个分区,那就不大合理了,因为你电脑用得越久,资料也会积累更多,会发现只有两个分区的系统用起来极其不方便。这时你不用烦恼,用Vista的动态分区功能将D盘重新分区即可。  相似文献   

6.
晓芳 《经济世界》2002,(3):52-53
人的投资理财行为,不可避免地受个人偏好、既得利益、从众等非理性影响。通过对一些人投资理财心理误区的分析,可以学会避免投资理财错误。本文就几种最常见的家庭投资理财陷阱作些浅析。 银行储蓄最稳定? 王山和李卫都有15万元余钱,王山将钱全部存进银行,交税后,每年都能稳定地获取2%以上的利息,而李卫却用钱购买了一套住房。如在两人投资行为中选取一种,你会怎么做?毫无疑问,大多数会选取银行储蓄,因为在他们看来,银行储蓄是最安全的家庭投资理财途径。 然而,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银行储蓄虽然可以取得稳定利息,…  相似文献   

7.
符康 《财富时代》2004,(8):76-77
也许你现在已经挣了一些钱在手上,比如,5万?10万?15万……甚至可能你已经有30万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在十多年前,你会很满意了,认为这就够你一辈子衣食不愁了,你大可什么都不干,坐享清福。但现在的情况完全变了。时代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就像以前人们爱说的那句老话一样:“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的确是“滚滚向前”,今天,我们已经“滚”进了财富时代!  相似文献   

8.
人这一生会赚多少钱,又会花掉多少钱?很多人天天都在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自己的年薪不如别人高;自己的荷包瘪瘪。那么你真的是赚得不够,真的没有机会成为有钱人吗?其实,人的一生能赚取的财富是非常庞大的,如果在有限的一生中,对有限的钱财进行聪明的理财,会让你成为真正富有的人。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36岁,现供职于一家公司策划部经理,妻子33岁,政府机关干部,我们有一7岁的儿子,全家年收入13万元左右,家庭金融资产60多万元。9年前,我的年收入就突破过六位数。几年过去,我钱没少挣,却没有积赞下多少资产,我很惋惜错过了一些积累财富的良机。好在人过三十了,有了投资理财的紧迫感,开始注重管理和经营财富,理财时我主要采取了三大步骤:  相似文献   

10.
四、王氏文书 (二) 当契 1 立当契人义和堂(印章“义和堂记”),因正用,同中人说合,今将庄西道嘴西南北地一段计地七亩,情愿当于祁名下,言明当价(九厶)(九六)清钱二百吊整。言明二分五行息,随月交还,十个月为满。如钱不到,钱无利息,地无年限。恐口无凭,立当契存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开放经过30年的发展,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财富都得到快速的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掀起了一场财富的资本化运动,更是让大多数民众感觉家庭财富在逐渐地增长。但是,当民众衣食住行基本上得到满足,财富有一定程度增长后,如何让个人财富更好的增长,或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如何让民众手上的“钱”能够更好的生“钱”,这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如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旨意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一、收入增长的要素 首先要弄清收入和财富两个重要概念.收入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的全部进账和现金收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一切收入和财富都是劳动所创造,但是劳动创造价值却离不开一定的生产资料.在财产私有的条件下,拥有资本的人必然要求分配劳动成果.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割为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资本收入).财富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的货币净值,家庭财富包括有形资产(如房地产等)和金融资产,如果有负债还要减去总负债.财富=总资产-总负债.财富是一个存量,而收入是单位时间中的流量.收入是流动的财富,财富是收入的积累又反过来产出收入.  相似文献   

13.
现在对我而言,再多1个亿和多几百块钱没什么区别,因为当足够满足自己生活所需后,钱已经不是你追求的最终目标。支撑一个人不断前进的是不断地追求、奋斗。我当过教师,当过农民,有了这些经历后,我想即便有一天我忽然什么钱都没有了,我也不怕。我还可以当农民。”财富是个过程,而不是目的。人最终都是要死的,但为什么人们明知结果,却不早去见“马克思”,因为拥有多少财富远不及自己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获得的欢乐多……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经济纵横》2006,(9):8-8
“我记得我母亲对我讲过一句影响我最深的话:真正的成功不是看你20岁、30岁、40岁的时候分别有多少钱,而是在你生命的最后10年,你已经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有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些不动产,自己负担得起必要的开销,过上非常安宁的生活。必须提早给未来做长远的打算。但仅仅去计算40岁的时候要存够多少钱非常没意义,因为你今天有,明天可能又没了。即使你只拿500块,也懂得花50块去做投资,这样你总能感觉到自己很富有。学会投资的眼光才能完全利用钱的价值。把手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光,甚至不知所谓的花明天的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活方式。”——斯羽西谈女人是否该建立自己的财富目标.  相似文献   

15.
《经济纵横》2004,(8):7-8
富人们知道钱是资产,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给他们更大的自由。他们可能有时会很慷慨,有时还会允许自己买一些他们想要的奢侈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在浪费钱。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提起海湾国家时,首先想到的会是那里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财富。如果你今天置身其间,也会强烈地感受到这点,昔日海湾地区的自然风貌:无垠的沙漠,如火如焚的骄阳,狂舞的风沙,还有大漠深处的驼群和贝都因帐篷,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化带来的林立高楼和现代化工厂。然而,仅在20世  相似文献   

17.
Windows系统目录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重要目录,当我们访问这个目录时,系统会提示你这个目录的重要性,如果需要进入,只需要单击“显示文件”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进去了。如果我们给Windows目录增加一个进入口令,只有那些口令输入正确的人才能进入,这样,你的Windows目录不是安全多了,而且一些不愿让别人看到的文档也可以放到里面。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这个追求财富的世界上.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人让你回家种南瓜.你愿意吗?99.9%的人会说:“不愿意,种南瓜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呐!”因为在大家的眼里,南瓜就是菜市场中几毛钱一斤的蔬菜.而且.即便便宜都很少有人买。就是拼死拼命种上两车卖掉,也不过千把元。  相似文献   

19.
我这一生.从未希望过自己会大富大贵.但也不愿自己手中无钱。依我的想法.最恰当的财富是:当我在路上步行遇雨,手中能有余钱可让自己随便买一把伞,这就是很惬意的生活了。  相似文献   

20.
生命就像一掬捧在手里的水,不管你如何小心翼翼,那水依然一点一滴在渗漏,没有谁能阻止。那是一种挡不住的丧失。   生命是上帝在每个人帐户上存放的一笔定额储蓄,生前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少,却每天都在开支它消费它,直到有一天出现赤字。   生命也是一道减法算术题,只说是生命有限,却不知道,人的一生拥有 2- 3万个鲜活的日子,活一天就少一天。功名和财富随时间推移做着加法。可是有一天当这两条曲线交叉时,生命的显示屏上就出现了零, 0乘任何数都等于 0。这就是生命的算术公式,残酷而真实。   都知道健康是生命的本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