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处于构建"大调解"格局的主流发展趋势,探索民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实践经验是发展多元化调解机制中的大胆尝试和创新。民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调处工作中的灵活度和搭建信任都独具特色,独立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使争议双方快速放下戒备心理更易于达成协议。民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生根和发展路径研究将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大有裨益。本文将从调解理念、实践条件、特色机制、调解效果、发展方向等五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一例民间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是"一调一裁两审"制度,该制度在实践中仍有许多不足,难以有效化解劳资纠纷。本文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劳动仲裁委员会机构的重置、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和协商机制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不协调的表现,是现代社会和谐与否的标志。随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我国劳动争议协调机制的制度规定有了一定改善。坚持公正合理地解决劳动争议,以多元化调解模式替代调解组织的单一性;实行“一裁终局”;强化工会组织的调解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正劳动关系中劳动争议不可避免,而及时做好争议发生初期的调解工作极其重要。调解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公正中立的调解员介入,引导双方克服偏见,互相体谅,增进信任,达成共识。而调解与仲裁、诉讼最大的区别也就在于,调解的目的在于重建信任。本文借助对成熟调解制度的研究,结合我国劳动争议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在劳动争议调解中增进信任的方式,以期使调解机制发挥更好更多的作用。现实中,一旦劳资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很多是双方对簿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建立健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义,提出广西在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中构建金融纠纷诉前调解与非诉化解社会参与机制,健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对接平台机制、监管协作机制、诉前调解机制、高效运行机制等,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乐陵公司通过高度重视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坚持"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有组织、有预防、有调解、有保障"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持续强化人力资源、工会、信访、法律等部门之间的协同协调,不断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切实保障职工权益,形成了以发展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把劳动争议纠纷解决在基层,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潍坊市从健全网络体系,完善保障措施入手,大力构建多元化、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新机制,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企业调解、区域性(行业性)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劳动争议调解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8.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的劳动关系正日益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石。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不断创新劳动人事争议管理调处工作机制,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纳入全区社会矛盾纠纷联排联调的大调解格局,全区建立起了自上而下、上下贯通、覆盖全面的劳动人事争议管理服务网络,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新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和工作框架,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处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全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妥善解决日益增长的消费争议,各地消费者保护组织着力发挥调解机制的作用,不断探索新型解决方式,以增强调解机制的功效。然而,我国现有调解机制已遭遇发展瓶颈,必须破除协商式调解和免费调解的局限性,在总结传统调解机制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型的调处机制,形成调解机制和调处机制并存的新型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0.
陈春玲 《企业导报》2013,(12):176-177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机制具有多元化程序模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虽然回应了现实的部分需求,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处理,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