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2月5日我市又一个社联和科协共同领导的学术团体老年学学会在湖滨饭店举行成立大会。学会的宗旨是组织团结全市有志于老年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老龄工作者和各界人士,联系实际,进行老年学理论研究,为党和政府制定老龄问题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根据;为解决老年人本身需要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提供咨询。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目前已经形成了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城市学、法学等多种学科参与研究的现状。主要运用的理论主要有冲突理论,政策、制度变迁理论,推拉理论,阶层理论,社会网理论,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等;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模型分析、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等。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3.
科技产业经济学是以理论科技经济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研究科技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探索科技产业战略、政策、管理等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科技产业经济的合理运行和健康发展,实现科技资源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有效配置和管理的新兴学科。探索科技产业经济学不仅要应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且要使用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分析,并进行学科交叉、互补应用。因此,科技产业经济学可以概括为一门交叉于科技、经济、管理等理论,系统研究科技产业经济演变及空间运动的应用科技经济学学科。  相似文献   

4.
博弈论与国际关系研究:历程、成就与限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数学和经济学领域借鉴而来的博弈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开始使用并迅速发展。借助博弈论,现实主义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大国冲突与对抗问题、自由主义者在80年代对国家合作问题分别进行了有力的战略分析和理论演绎。作为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弈论为促进国际关系学科的科学化进程和构建统一的学科范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中的博弈论也存在很大的限度,需要学界进一步研究加以充实。  相似文献   

5.
民族经济学学科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现阶段民族经济学在学科地位与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亦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我们应理清民族经济学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的相关思路与现点,以推动民族经济学学科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的民族经济人才,使民族地区的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西方经济学经历2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三次大的革命,已经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学科。但它始终未能摆脱其固有的理论思想和理论体系上的致命缺陷。正是这个缺陷构成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兴起的理论条件与逻辑起点。新兴古典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分析范式等方面的开拓性研究取得崭新突破,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成因和经济增长长期动态模型等提出新的学说。新兴古典经济学增强了对现实经济事实的解释力,受到日益广泛的认可,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特色的最新反映。  相似文献   

7.
叶航 《南方经济》2014,(6):75-80
最近10多年来,随着一些非主流新兴经济学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一个新的、超越新古典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对新兴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方面的创新进行了阐释,这种阐释有助于我们前瞻性地把握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学家尽快融入这场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理论创新思潮,从而缩短中国经济学研究与国际学术前沿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学在中国仍然是稚嫩的.相比与以往,甚至是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无心从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工具、以及学科体系上看,都还存在着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与此同时.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变化中一些表现突出的新特征.却促动我们去思考能否再更进一步.跨越束缚传统学术视角的藩篱.将经济学、尤其是国际经济学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兼纳并蓄,重新构建和丰富起对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框架。本文将在回顾世界经济学在中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内涵和相关经济学理论的新趋向,提出对于世界经济学研究方法、以及完整世界经济学科建设的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外关系契约研究浅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系契约是近来国外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焦点。该概念源于美国法学家Macneil提出的关系契约理论。目前关系契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博弈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现有的研究对传统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中未曾涉及的中间形式经济组织问题、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关系契约、关系性规则、关系治理等概念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本文对近期国外关系契约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已经无法再回避来自于其他学科的诘问了,作为人类思考 的一种6方式,社会科学在各个学科的对话与融合中发展将是一个自然的趋势。《社》文)桂勇等,2002)将社会学的社会关系网络概念运用于研究下岗职工的搜寻工作行为(job search),验证了社会关系网络对再就业的重要性,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这篇“拾遗和回应”中,我们不妨将《社》文的结论作一些进一步的阐发,得到一些有益的政策含义,同时,我们也需要指出,劳动力市场研究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都大有作为的研究领域,两上学科的互补远远大于替代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再就业的重要性恰恰是在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条件下人的理性行为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