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继续开展"质检利剑"农资打假行动,组织河北、江苏、山东等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对16个涉嫌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生产企业开展了集中执法打假行动,现场查获假冒伪劣农药7000余公斤,并端掉了一个违法生产有毒农药多效唑的黑窝点。上述行动重点打击农药产品无标准、无证生产和化肥产品有效含量不足等违法行为。为确保执法行动打击有力,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河北成安县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狠狠打击制售假冒农资不法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县工商局查获各类经济违章违法案件102起,已结案89起,罚没款140多万元。其中,农资案件61起,罚没款53万余元,万元以上的案件26起,10万元以上的大案4起,赔偿农民经济损失27万元,为农民挽回损失115万元。查获的主要违法商品有:劣质农药120吨,假化肥980吨,假种子26吨,农用机械195辆等。先后被省、市、县政府命名为“打假工作先进单位”。一、抓好队伍,强化素质,加大执法力度1.领导重视,…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我们浙江全省各地认真开展了以种子、化肥、农药三大类农资商品为重点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对各类农资产品的经营商店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专项治理。全省11个市全部制订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方案,台州市工商部门在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中,检查各类农资商品经营主体465户,查扣假冒农药11.5吨、以次充好种子10900斤、抽检各类农资商品87批次,立案查处涉农案件39件(其中移送农业行政管理部门1件),总案值近9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70余万元。二季度,全省工商部门又开展了农资产品专项抽查,11个市地…  相似文献   

4.
每年农忙季节,也是农资市场交易最为活跃的时候。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各地每年都要开展农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假种子、假肥料、假农药、假农膜等。据云南省富源县农业执法大队2012年的农资打假信息显示,在今年的农资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县共检查各类农资企业260家,查处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违法案件33起,查获劣质种子3896千克、假劣农药267瓶,受理投诉33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8.44万元;查获假种子包装袋12500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75万元。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百业兴盛 ,农业为本。”党和国家一贯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 ,一直把净化农资市场、开展农资打假治劣、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强化职能 ,尽职尽责 ,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仅1999年1—9月份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查处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6017件 ,案件总值5473万元 ,罚没金额1481万元 ;查获假冒伪劣化肥1274.2万公斤、农药90.8万公斤、种子64万公…  相似文献   

6.
2005年我们辽宁省朝阳市工商局共查处农资违法违章案120件,罚没款95万元。捣毁制售假劣农资窝点12个。查出的主要违法农资有:商标侵权种子22万公斤、假劣种子3.2万公斤、假劣化肥64万多公斤、淘汰地膜20吨、假农药1700公斤、超越核定经营范围农药8000公斤。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利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的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提高监管能力我们始终把调查研究贯穿于执法全过程。在执法中调研,在调研中完善监管方式方法,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创造了“五勤”工作方法,对监管科学化、规范化做了有益的尝试。一是勤看,就…  相似文献   

7.
涉农维权,规范农资市场,是工商机关服务“三农”的重要职责。吉林省前郭县工商局在农资打假护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3月至6月,已查处农资市场的各类违法案件136件,捣毁制售假农资窝点3处,查获假劣化肥120吨,种子3.7吨,农药2.5吨及其他农用物资,抽验化肥3大类24个品种,收缴罚没款43万元,移送公安机关2人。与此同时,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产生的新问题、新变化,积极研究探索农资监管的思路和对策,建立健全农资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防止坑农损农案件的发生。一、规范主体,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农业减税、粮食直补,使农…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规范有序的农资市场是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保证首都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以来,北京市工商管理系统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工商局的指示精神,对化肥、农药、种子等重要生产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执法检查活动。不仅摸清了经营者的底数,而且发现了在经营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共查扣种子15.3万公斤,化肥120万公斤,农药6.3万公斤,农用柴油2.2万公斤,农膜40万公斤。并查处了一批违法经营农资的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违法经营农资的活动,大大减少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有力地为发展农业生产保  相似文献   

9.
《工商行政管理》2010,(23):28-29
我们海南省共有农资经营业户4510家。2009年以来,全省工商机关立案查处违法违规农资案件470宗,罚没款373万元;受理投诉68件,取缔无照经营29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92万元,没收或查扣不合格化肥207.8吨。今年2月,新闻媒体报道了我省“毒豇豆”事件,曝光了我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这一事件发生后,海南省工商局迅速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处理对策。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一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从二月份开始,在农民春耕用肥旺季,深土分局对辖区的农资经营户进行了大检查,重点检查种子、化肥、农机及配件,严厉查处标实不符,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和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有毒化肥、农药产品等违法行为,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1起。二是建立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深土分局在全辖区农资经营户中建立“农资购销台账”和“农资销售信誉卡”。农资经营户每销一笔农资产品都要将其品名、批号、进货来源等入账;农民消费者购买农资时,经营者都要向其出具“信誉卡”,卡上除标明产…  相似文献   

11.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去年10月国务院部署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011年5月20日,全国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42万人次,检查汽配、手机等产品生产企业14.5万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4196起,移送司法机关301起,捣毁造假窝点987个,查获违法产品货值8.6亿元;  相似文献   

12.
《工商行政管理》2010,(14):55-55
今年来,全国各级工商部门深入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据统计,截至5月30日,工商部门在红盾护农行动中共检查各类农资市场5.4万处(次),检查农资经营户71.2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7417户,查处农资违法案件2.7万起,案值3.4亿元,受理农资投诉4858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4亿元。  相似文献   

13.
每天销往自由市场、小超市及饭店警方收缴地沟油1.4吨警方联合区质监、工商、城管等部门雷霆出击,将房山两处炸制劣质小黄鱼和生产地沟油的黑食品作坊一举捣毁,查获劣质食品500余公斤,地沟油1400公斤。昨日,记者从房山警方获悉,目前所有查获的劣质物品均送往指定地点进行销毁,此案已移交质监部门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4.
《工商行政管理》2011,(2):80-80
全国公安机关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亮剑”专项行动中,严厉打击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三假”农资犯罪。“亮剑”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共破获制售“三假”犯罪案件49起,涉及北京、内蒙古、辽宁等多个地区,涉案金额2230万余元。  相似文献   

15.
《工商行政管理》2009,(11):79-79
今年以来,全国各级工商机关深入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努力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作出积极贡献。截至4月30日,全国各级工商机关共检查各类农资市场1.58万家(次),检查农资经营户9.33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1723户,查处农资违法案件6977件、案值6380万元,受理农资投诉1374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4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371万元,“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展农业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保证。1998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部署,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打假治劣作为保农护农的重要举措摆在突出位置。仅1998年上半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查获假冒伪劣化肥3.5万吨,农药8887吨,种子近1.1万吨,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1999年春耕季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7.
农资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导致大量的伪劣农资产品(农机、农药、化肥、种子)上山下乡,不规范的“订单农业”,也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农民的最基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乡镇“三站”(农技站、植保站、农机站)经营秩序混乱,“三假”(假种子、假化肥、假农机)泛滥。成都市工商局2002年、2003年两年对农资市场的重要农资商品进行监督抽查,其结果令人担忧:2002年的抽检合格率仅为25%,不合格农资商品高达75%;2003年抽检的123个重要农资商品样本,有61个品种不合格,约占总量的50%,其中劣质肥就有11种。80%以上的不合格农资商品都…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9万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8亿元今年春耕生产以来,各级工商机关共检查各类农资市场1.6万家次,检查农资经营户21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0.7万户,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9万件,受理农资投诉0.8万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8亿元。  相似文献   

19.
《工商行政管理》2009,(16):60-60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日前联合发出通知,部署从8月至11月开展化肥专项执法打假集中行动,重点解决当前化肥有效含量不足、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杂掺假、虚假标注等违法行为。行动以磷肥、钾肥、复混(合)肥为重点产品;以有过质量违法记录、消费者投诉较多、媒体曝光、抽查不合格的生产和销售者为重点单位;以生产集中区域、农资市场等为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0.
《中国供销商情》2007,(8):37-37
今年上半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据统计,1—6月,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3.8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35.1万家.整顿农资市场12.4万个,查获假劣农资4.5万吨.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3万多件。捣毁制假窝点322个,[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