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鹏 《发展》2007,(12):45-46
2007年8月,我随中央媒体记者团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考察调研.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94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的综合指标一直位居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如今,她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2.
重庆高新区     
《中国高新区》2007,(7):21-21
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和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安经济社会巨大引擎的西安高新区,由于在"二次创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全国发展中独特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雄厚基础。因此,西安高新区被国家列为重点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高新区之一。西安高新区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建设特色鲜明、科技先进、产业发达、区域和谐的现代新城区,为西安市的率先发展和建设西部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西部     
《中国高新区》2009,(2):8-8
首家中外合作创投公司落户西安高新区;桂林高新区2008年节能近5万吨标煤;成都高新区携手中国信保;宝鸡高新区获财政部贷款贴息640万元。  相似文献   

5.
确立环境带动战略2002年1月18日,是高新区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高新区通过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创建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程正式启动。每一个老高新区人,部非常熟悉西安高新区在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1994年5月,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中第一家完成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1996年5月,在全国高新区所在城市市长座谈会上,西安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和环境质量评比得分居全国高新区首位。2001年11月,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国家级环保产业示范园在西安高新区设立。有环保专家认为,西安高新区经过12年坚持不懈的环境建设,已经建设成为一个面积达到20多平方公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设施完备、人才聚集、产业兴旺的现代化科技新城。西安高新区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西北地区,树立了一面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抓住自主创新源头,培育自主创新主体,西安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高 1.抓住自主创新源头,架起“市场化”桥梁,形成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的能力 西安高新区创立之初,就着力将西安的科技资源优势与高新区市场化的环境优势进行嫁接与融合,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同时,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地把优化创新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措施和核心目标,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资讯     
《中国高新区》2005,(1):76-77
国家高新区宣传工作座谈会在琼举行;程培津副部长:中国将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马颂德副部长:科技创新强国;加强技术创新基金的立法工作;西安高新区:大力扶持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8.
8月15日,科技部在成都高新区召开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座谈会。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成都市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以及来自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6月14日下午,在纪念西安高新区成立十五周年暨自主创新奖励大会上,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都高新区等六个国家级高新区,共同签署并发表《建设世界一流园区创新宣言》,表示要作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和先行区,担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锋。《创新宣言》提出,要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加快“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0.
《当代陕西》2011,(1):27-28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大力优化人才结构、统筹科技资源、培育产业集群、营建人才高地,使众多以创新研发为特征、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抢滩西安高新区,高端产业大规模集聚,成为陕西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西安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增长极,走出了一条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高新区引领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唐琼 《特区经济》2011,(8):270-272
本研究借鉴以往学者研究的成果,从区域(产业)创新的视角,把高新区演化的路径划分为要素聚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及产业转移、财富聚集与创新要素扩散四个阶段。并以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作为实证分析,从产业、空间以及创新主体关系等三个方面判断西部高新区总体处于主导产业发展阶段,其中,成都高新区和西安高新区正向创新突破迈近。  相似文献   

12.
1992年11月9日,襄樊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国家级高新区,襄樊高新区曾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发展之路.2003年,襄樊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6亿元,综合排位在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列倒数第4,面临被摘去"国家级高新区"这一金字招牌的危险.如何摆脱尴尬局面,襄樊高新区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西部     
《中国高新区》2008,(9):8-8
成都高新区卫士通深交所正式挂牌;西安高新区293万元资助23家企业;生产钻井制造企业落户乌鲁木齐高新区。  相似文献   

14.
成都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9年,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高新区”十强。2009年,成都高新区(集中建设区)实现产业增加值396.5亿元,增长25.1%。目前,在科技部综合考评中,成都高新区位居全国56个国家高新区第四位、中西部第一位,是科技部确定的“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自1992年建区以来经历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一次创业”。经过“一次创业”,无锡新区已在海内外具有了相当影响,树立了良好形象,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分别跃居全国高新区第二名,综合实力已跻身江苏省和全国开发区前列。  相似文献   

16.
西部     
《中国高新区》2008,(3):8-8
昆明高新区引资新举措出炉;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在成都高新区召开;西安高新区新政策促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8月15日,在“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之际,国家科技部和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在成都高新区召开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座谈会”。“饱满深情,富有成效”——火炬中心主任梁桂用八个字总结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成都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成都市市长助理、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以及来自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西部     
《中国高新区》2008,(5):8-8
西安高新区300万元资助知识产权项目;西部首个合资创投基金落户成都高新区;中集新疆特种专用车生产基地落户乌鲁木齐高新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产业》2010,(1):43-43
每天注册企业8家:每天转化科技成果4项,每天申报知识产权21项:每天引进内外资总额5300万元;每天向国家上缴税金4319万元……在西安高新区规划展厅,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据。西安高新区正依托这种速度,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作为中国中西部经济规模最大、创业创新最活跃的科技园区和国家确定的6个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高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西部的渴望     
高新区发展有助城乡协调发展,为此西安高新区主任景俊海撰文认为,国家配置土地资源,应向国家高新区,特别是西部的高新区倾斜——高新区的发展有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这是我们西安高新区12年来在实践当中悟出的一个体会。西安高新区1991年开始建设,当时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