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陈新美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41-45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经济泡沫的主要载体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投资额的剧增,房地产泡沫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文章从我国房地产的发展现状引发对房地产泡沫以及泡沫经济的探讨,通过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以及危害性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房地产泡沫的措施,促使房地产市场沿着持续健康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泡沫是一种价格运动现象,是由于人们预期变化导致产生群体投机行为,使得房地产价格脱离了市场基础而持续上涨.在房地产泡沫形成、膨胀的机理中,人们的非理性行为是基本前提,正是由于人们的非理性预期,才在市场上表现出了众多的投机、从众行为等现象.文章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国内外房地产泡沫的资料,在分析了"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和讨论了对房地产泡沫进行检测的具体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缘何这般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及空置房屋的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再次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泡沫论"、"过热论"扑面而来,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这种过热会不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态势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汇率改革与银行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之后,中国不断膨胀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忽视了金融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很大.从日本和台湾的经验看,在汇率升值和银行监管制度变革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与银行监管制度的改革正在同时进行,已经引起了局部的房地产过热,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大多数研究者在研究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时,都主要从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本研究将从汇率改革和银行改革的角度分析中国的金融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析世界各国房地产泡沫给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房地产泡沫全球化和普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房地产泡沫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首先阐述文房地产泡沫的内涵及其形成的条件;其次对美国、日本和东亚等国发生的房地产泡沫进行考察,并结合我国房地产目前状况从中得出几点启示;再次根据我国现行可得到的数据设计一套我国房地产泡沫监测指数,以此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情况进行判断;最后,为我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宗怡 《亚太经济》2007,(4):100-105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货币政策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教训、比较中日两国针对房地产泡沫决策的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货币政策不作为的宏观经济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相似背景,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也呈现出与日本资产泡沫形成期类似的特征.考虑到两国银行体系在房地产融资中的相似地位以及同样较高的房地产家庭财富占比,中国在货币政策的应对方面应该紧缩货币以挤压泡沫.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泡沫破灭后日本陷入长期的经济萧条。究其原因,土地投机是造成房地产泡沫危机的最根本原因;银行和金融机构则是最有力的"帮凶";政府连续失误的金融政策,则是导致这场危机的"关键"。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打击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才能防止或降低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如果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泡沫的破灭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一定会远大于西班牙。到那时,要想找办法来救已是回天乏力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危害性,尽管总有人不断提醒,也列举了不少例予,比如日本、美国、爱尔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过热存在一定程度的"房地产泡沫",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宏观调控势在必行,"十二五"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文章主要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以前对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的研究,文章提出房地产泡沫实际上就是投资需求中缺乏消费需求支持的那一部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是由于非理性预期的存在.当房地产投资需求发生萎缩时泡沫随之破灭。房地产泡沫的分析指标有房价收入比、商品房空置率、房地产贷款增长率/贷款总额增长率。最后提出了房地产泡沫的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泡沫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这些调控政策能否有效降低房价并抑制房地产泡沫呢?以往房地产泡沫的研究表明,投资者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极为重要。经典的噪声交易模型也指出,噪声交易者预期是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噪声交易者预期对于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并剖析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噪声预期和房价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构建了相应的调节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35个大中城市2002-2011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调节作用模型的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抑制房地产价格异常波动和房地产泡沫问题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泡沫评价方法与预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收益还原法、市场修正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法三种房地产泡沫评价方法。前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而综合指标评价法能够更全面考虑各个因素对房地产泡沫的影响,且能更准确的预测出房地产泡沫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房地产泡沫预警方法,希望能够对房地产泡沫加以更好地预测和防范。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升温,价格涨幅加大.媒体报道较多,说法存异,有人说"房地产市场温度过热,泡沫成份出现",呼吁要"立即灭火,防止泡沫".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就房地产市场是否过热?房地产市场经济是否出现了泡沫成份?导致现状的主要成因等问题,通过对浙江省和杭州、宁波、舟山市等城调队及部分房地产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企业等有关部门的调查座谈发现:浙江省房地产市场具有典型性,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具有警示和借鉴作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文章系统性探讨了房地产泡沫度测量方法,梳理了相关方法的文献,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贵州省自2005至2014年的房地产泡沫度。研究表明,贵州省存在房产泡沫现象,在2009、2014泡沫现象超过了正常泡沫范围。根据贵州省房地产市场泡沫状况,提出了对房产泡沫进行抑制的短期和长期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已有对“泡沫”以及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和形成的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局部均衡下一般资产泡沫模型对房地产资产的泡沫进行了分析,并且引入了银行信贷因素对房地产“泡沫”的局部均衡进行了研究,最后对非理性泡沫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资本增殖扩张逻辑就是实现价值增殖和不断扩张,它是资本内在的驱动力。资本以房地产为工具实现自我增殖的过程,往往会导致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资本逻辑何以生成,成为资本增殖扩张意志在房地产投资中出现膨胀的内在依据,从近20年房地产市场几次泡沫生成与幻灭,可以窥见资本逻辑的一些本来面目,我国应当重视资本逻辑在房地产领域的扩张与实现,防止房地产泡沫生成后导致经济衰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通 《中国经贸》2014,(11):108-109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在这其中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亲眼目睹了房地产行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使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这发展的背后,中国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房价上涨过快以及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等现象,亟需解决。基于这一背景,国内专家学者以及房地产从业人员纷纷掀起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当前是否出现了“泡沫”的大辩论。因此,探究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现象是否存在,又该如何检验以及如何预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泡沫的概念,对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了对房地产市场和金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防范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价格与泡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时,人们就会围绕着房地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进行争论,国内关于房地产泡沫问题的争论的不同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或背景下看待房地产业,认为泡沫存在的理由一般是房地产投资和价格上升快,而认为局部存在泡沫的观点是从行业内部结构和区域结构上考察的,认为不存在泡沫的观点一般从行业的长期发展和行业引导的角度分析的,而且在房地产泡沫的定义使用上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结论上会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从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因素实证分析入手,考察房地产价格的发展及价格泡沫.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一度低迷到迅速膨胀,使房价的泡沫、居民的住房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文章首先定义了房地产泡沫,然后基于房地产投机理论,探究了济南市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并通过投机泡沫模型以及房地产泡沫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济南市房地产市场存在过热现象,甚至有些年份出现泡沫的结论,并在现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财经》2010,(2):115-115
中国的房地产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的社会心态和市场表象很相似,不同的是,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是由于西方国家迫使日元升值导致的,而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由于多发了货币导致的,这对中国民众的危害会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