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竞争战略范式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蓓 《企业活力》2006,(9):74-75
一、企业竞争战略基本范式及其发展始自亚当·斯密,竞争就在经济分析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为了赢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竞争战略,其中心内容是寻找在某一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而且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表现在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呈现出学派风起云涌之势。尽管学派林立,波特的竞争战略观仍为当前企业竞争战略的基本范式。他在安德鲁斯的SWOT分析构架基础上,提出了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三种基本范式,并指出企业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来源于企业为顾客创造的超过成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营销学者劳瑞·莱特(Larry Light)在对营销趋势进行预测时指出:“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 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许多,而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先拥有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如今,当企业界清楚地看到,雀巢公司不养一头奶牛就享有在世界乳制品行业的权威地位,海尔通过进行品牌运作就能够轻松地完成了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时,人们不再怀疑品牌所具有的威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任何企业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企业并非生来平等的,同时,企业所拥有的品牌也不是完全平等的,行业中存…  相似文献   

3.
企业战略联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兴的战略管理思想。战略联盟的概念是由美国D 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提出的,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之间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的战略目标而达成的长期合作安排,其核心思想即为“竞合”。战略联盟改变了传统的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竞争,联盟中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为合作而竞争,靠合作来竞争以寻求企业竞争优势。战略联盟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增强联盟企业总体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并不削弱每个企业的原有核心竞争力。它可以在保持双方核心竞争力相对独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战略管理是以预测和分析未来竞争环境为基石,以寻求长期竞争优势为目标的一种先进管理方法。在现代市场中,每个企业都面临比以前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企业能否取得成功,就是看其能否灵活运用战略管理将各种资源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国外知名企业无一不重视战略管理,我国企业也开始由经营管理转向战略管理,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企业在战略管理的三个阶段即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下面逐一分析之。 一、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1、无确定战略的“流浪”倾向 经营大师卡耐…  相似文献   

5.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及其名著《竞争战略》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中国企业界。只要一提起战略,人们就会马上想到波特,并把战略与竞争联系起来。中国人似乎对波特教授情有独钟,对他的战略思想更是奉为精典。经济学家粱小民就曾这样描述过企业家们阅读《竞争战略》的情况:“他们把《竞争战略》放在办公桌上、放在枕头下、装在公文包里。像虔诚的教徒读《圣经》一样有空就拿出来读一段。”  相似文献   

6.
竞争战略的新选择:"价值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我们跨入全球一体化更趋密切的新世纪,特别是当我们加入了WTO后,我们必须有全球竞争的视野和战略。这首先就需要我们能够对新的经营理念和竞争模式的变化有所把握。那么,仅就企业市场竞争而言,许多成功的企业在竞争战略上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战略中枢已经明显地表现为以“价值”为核心的竞争,即“价值竞争”。增加顾客让渡价值——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价值企业的市场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围绕满足顾客需求而展开的。然而,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指出的“顾客是价值最大化者”。因此,所谓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就是要为顾客提供…  相似文献   

7.
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著名管理学家霍曼·梅纳德说过,“未来属于企业,社会中心将是企业,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经济基础,是左右世界的主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活动,催生了整个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公司的战略环境特征目前,关于研究公司战略环境的文献很多,本文仅以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的3C(竞争、变化、顾客)为依据,来论述公司的战略环境。首先,现在公司面临着全球化市场的竞争,因此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自明。跨国公司的出现正好印证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次,公司所处的环境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现在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在不改变战略的情况下持续成长。世界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公司并购和重组的事件。并购和重组意味着公司战略的更新和变革。再次,顾客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几年前所谓的奢侈品如手机、笔记本电…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初,当互联网尚在母腹中躁动之时,唐·佩珀斯与马莎·罗杰斯出版了其革命性的著作《一对一未来:一次一个顾客地建造关系》,他们在书中描绘了一个企业将采用互动技术和电脑数据库竞争更多顾客份额的未来世界,从而被称之为“顾客服务的革命化处方”。“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唐·佩珀斯提出了“顾客份额”新思维:即决定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不是“市场份额”,而是在于“顾客份额”。“一对一营销”要我们在区分不同的顾…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战略问题的生态特性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企业竞争环境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它具有一般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即企业与战略竞争环境的相互作用。企业战略问题的生态特性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流”的问题或资源利用开发配置的生态问题。企业战略是通过与同业竞争者、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顾客、顾客的顾客、政府、社区、学校、社会公众、其他行业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连续进行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等来维持其新陈代谢的。产生这类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短浅的资源开发行为和低的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是“网”的问题或生态系统的成员与关系结构问题。战略环境是一个通过各种复杂的物理网络、管理网络、文化网络和关系网络交织而成的超维人文空间,它们的形成可能是  相似文献   

11.
余学君 《经营者》2003,(8):54-55
<正>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因为激烈的竞争,有太多的企业进进出出。据研究,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过是35年——而德国匡特家族企业已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他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其长久不衰的秘诀是什么?什么样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好企业呢?有研究专家认为,那些敢于竞争与合作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好企业;那些始终将自己的身影隐藏在幕后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好企业。赢在战略:合作和竞争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恩斯特·彼得·菲舍尔教授写过一本关于匡特家族企业的书。他在书中研究了家族的历史,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韩国W.钱.金和美国勒妮·莫博涅合著的《蓝海战略》已在企业界引起巨大反响。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蓝海战略”呢?“红海”是指已知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空间,其相关的游戏规则已经确立,市场也相对的成熟。“红海战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竞争战略。“红海战略”主要是在已知市场空间的竞争,在这里游戏规则已经订好了,你只需按照这个游戏规则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你所要分析的就是竞争态势和已有产业的条件,这是“红海战略”需要研究的变量和因素。如果说“红海战略”是基于产业组织经济学,那么“蓝海战略”的理论基石则是基于新经济理论,也…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06,(13):42-45
与波特在《竞争论》中所提出的“在追求差异化与低成本之间作出选择”不同,畅销书《蓝海战略》的作者、欧洲工商学院教授钱·金和莫博涅提出了“蓝海战略”:通过开拓新市场彻底甩开竞争对手,步入无人竞争的领域,这样也可以同步实现差异化与低成本。硬碰硬的竞争令不少企业陷入了血腥的“红海”市场,大家都在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而流连于“红海”的竞争之中,将越来越难以创造未来持续性的增长——《蓝海战略》这样认为。那么,在市场环境并不乐观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蓝海”在哪里?事实上,在中国市场的许多领域,一些企业在左冲右突之…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确实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如果连家门口都守不住,那么失去“大后院”的我国企业,恐怕就可能没有多少资本进军国际市场。果真如此,那么加入WTO带给我国企业的将不是机遇而是威胁。好在我国有一大批企业已经或正在崛起。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只能主动应对,在与强手的较量中尽快学会游戏规则。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预测2l世纪的竞争环境后告诫企业:“要么变革,要么失败”。这也许正是我国企业的处境。因此,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战略变革,应成为我国企业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一、当前面临的全球…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7,(6):2-2
<正>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绘了未来的商业社会,将处于一种更为剧烈的变革之中,随着变化的加剧,未来企业更长寿还是更短命?这一切,都源于商业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力量。已经过去的2006年,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们的一些不起眼的微小的管理事件,就能揭示出中国企业的管理真相  相似文献   

16.
战略是为了创造未来而设置的成长路径,它是在现状的基础上描述未来方向的总体构想。经济学意义上的战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成长轨道以及资源配置的取向。企业竞争战略作为企业对长远发展的一种全局性策略,并上升到一个比较成熟的管理理论阶段和实践阶段,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本试图围绕企业竞争战略选择,从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核心竞争能力评价、准确战略定位等方面进行初浅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与环境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意识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五个统筹”,其中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深刻地解释了“环境与环境成本”在企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8.
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把握不断出现的商机,抢占新的竞争空间,使企业持续发展。中从物流企业开展虚拟经营、拓展核心专长、争做联盟中心、培养预见能力和建立企业全球战略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竞争未来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丹尼尔·奎因·米尔斯(D·Quiun·Mills)在他的管理思想代表作《新竞争者》一书中说,“当今经济竞争的特点就是变化,管理人员应当考虑诸如企业结构重新组合这样的措施,对剧烈变动的竞争局面作出必要的反应”,他提出了“以人为导向”和“竞争力思考”的崭新思想:在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提出了“我们是以人为导向的公司”(People Oriented Company)。奎因·米尔斯认为,以人为导向是任何要迎接日益剧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挑战的企业都必须具备的重要价值观,任何竟争事业,是“人”在竞争,而不是企业自身。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战略与风险的概念 虽然“战略”一词广泛用于商业领域,但人们很难对其有个明晰的概念。格里&#183;约翰逊、凯万&#183;斯科尔斯(2004)对战略的概括则非常清晰,他们认为战略是一个组织长期发展方向和范围,它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资源配置来取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我国风险管理学界的主流思想是把风险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其次强调风险给人们带来的损害。从战略和风险的概念来,“不断变化的环境”意味着“不确定性”,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证明战略与风险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